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卷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角色/角逐        兴奋/诗兴不作          风餐露宿/锋芒毕露 B . 花圃/胸脯        粗拙/相形见绌          默契相投/锲而不舍 C . 细菌/菌子        斗胆/气冲斗牛          是非曲直/九曲连环 D . 怪诞/诞水        谰语/万丈狂澜          鞠躬尽瘁/笑容可掬
2.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愧怍    藤萝   白萨萨    猎猎做响      深宵灯火 B . 烧灼    累赘   炼钢炉    炯乎不同      洞察幽微 C . 嫁接    铁钯   磕烟灰    悲天悯人      一以惯之 D . 羸弱    雪橇   灸疮疱    自作自受      盘虬卧龙
3. 单选题
下列各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他称。《孙权劝学》中的“卿”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B . 红岩》最后的情节中,齐晓轩被敌人打伤,在这危急的时刻,江姐和华子良带着解放军出现了。 C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是他专门回忆和纪念长妈妈的一篇文章。 D . 王维,字退之,唐代诗人。他的诗作色彩鲜明,意境恬淡。苏轼称赞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4. 单选题
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朗读是文字的生命,是把握文本中最感人、最触动人心的东西,用磁性的声音表达,然后沉浸其中。  △    △    △    △  。体会它带给你的良好心境,而且要反复读,不断读出自己的见解来,就像京剧票友一样,乐此不疲。

①朗读一定要选择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品位高雅的文本来读        ③这样

②人的美好也被演化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④所以

A . ③②④① B . ③①②① C . ④①③② D . ③①④②
5. 默写
名句默写。
  1. (1)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2)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 (3) 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地驻军纷纷组织军队专业医疗力量紧急奔赴重灾区武汉,全力投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战争中,恰如《木兰诗》“

    两句所描述的那样。

  4. (4) 诗人常因景物生发感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用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引发作者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议论;杜牧的“”(《泊秦淮》),用凄清朦胧的景象,引发作者对统治者醉生梦死、不知国之将亡的嘲讽和批判。
6.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1.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老舍《骆驼祥子》)

    祥子原以为“俏的事”,后来却是什么结果?请简要概括。

  2. (2) 小配角,大作用。文学作品中的配角往往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主要人物的形象。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骆驼祥子》中“老马”的作用。
7.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百善孝为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

照要求,完成以下三项内容。

  1. (1) 下列诗句中不符合“孝顺”主题的一项是(    )
    A .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B .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C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D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 (2) 请写出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3. (3) 相比于传统的“孝”,“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

    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发现一:

    发现二: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草记

    ①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夕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地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竞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索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叶,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再问,回答是:“它怎么会不长绒毛呢?要

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③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都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遥想竹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捂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以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团儿各自在寻找自己的归宿呢?

    ④“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

    ⑤“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⑥“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

    ⑦“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⑨“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駝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

    ⑩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作者:贾平凹)

  1. (1)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①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2. (2) 请结合内容谈谈作者与牧人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3. (3) 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请分别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他们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甲】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以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草记》)

    【乙】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一棵小桃树》

  4. (4) 为“草”作记,作者借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只能陪你到这里

    ①我是极不愿意去车站送别的,受不了那离别的气氛,如秋风吹落叶,簌簌,荒凉寂寥,好像随时催发泪腺。然而,弟弟客居他乡,中秋短暂的相聚之后面临着长久的分别,不得不送弟弟到车站。

    ②一路无语,从反光镜中看,弟弟脸色凝重,母亲伤感的叹息沉重冗长,就连一向活泼的侄女墩墩,也一改往日的明朗,打蔫地靠在弟弟身边。

    ③车很快到达动车站,母亲叮嘱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才说“行了,进去吧,只能陪你到这里!”

    ④弟弟拉着行李箱,牵着侄女的手,抛给我们一个背影。过了闸口,那背影在楼梯处渐渐矮下去,最终被高大的广告牌遮住了。我拍拍母亲的背:“走吧,我们也回吧!”

    ⑤母亲还在牵念,还在眷恋,她一步三回头。我知道她是希望弟弟回瞥一眼,然熙熙攘攘的人群,难觅那熟悉的背影。母亲走在我前面,她彷徨的背影,像一只迷途的老鸟,忧郁的翅膀找不到飞翔的航向。她仿佛老了十岁,虽然衣着还光鲜,但那光鲜已被离别压得灰不溜秋。

    ⑥“走吧,回去吧。”我拉住母亲的手,曾经温润的手不知何时布满核桃般皱褶,粗糙的纹理略得我心酸:母亲老了,经不起一次次离别了。

    ⑦“谁让你们小时候经常离开我们,现在这滋味不好受吧。”我说

    ⑧母亲讪讪地笑。

    ⑨小时候,父母在外地经商,一年只有正月回家团聚六天,初五是一定要离开家乡的。离別的场景总是跟喜庆的春节氛围格格不入。

    ⑩弟弟像块黏性十足的膏药贴在母亲的大腿上,无论祖母怎样撕都撕不下来,哭喊声震天动地。后来,祖母在邻居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扯下弟弟,母亲仓皇而逃。弟弟的心像被扯开一个口子,泛着淋淋的血水,扒着窗户喊“妈妈”。母亲颤抖着身子,手背悄悄拭泪,急急走出道坦,转过桥头,淡出了视线。弟弟推开众人,跑向后窗,向着母亲离去的方向哭喊,声音被新年的爆竹掩盖,声嘶力竭的挽留全落进了我的心里,如滂沱大雨淋湿了我整个童年。

    ⑪只能陪到这里——六天,是父母陪我们的时间界限。

    ⑫一晃童年过去了,少年过去了,青春也过去了大半……需要陪伴的人物翻了个儿,变成了日益苍老的母亲。凑巧的是弟弟过年陪母亲的日子不多不少,正好六天。

    ⑬轮回,就这样不期而遇。那头漂染过的青丝中,落了一瓣小小的寂寞。

    ⑭长大后,我分在了城关工作,每逢周末,总是回老家陪祖母一起过。返回单位时,祖母总是一路相送到车站,行在一座座小桥,一个个河埠头把生活虚化成背景。我的手指轻轻滑过老家的竹篱笆,鲜红艳丽的鸡冠花在风中摇曳,咯咯咯的母鸡从竹篱笆窜出,旁若无人地当道觅食,留下一堆冒着气泡的鸡屎。祖母笑骂着母鸡的不合时宜,一路提醒我避开一堆堆“地雷”。

    ⑮后来,祖母生病了,我独自悄无声息地走在越来越冷清的回乡小路上,老家的鸡冠花早已不知所踪,码头上已不见停靠的舴艋舟,我知道祖母有一天也会如这消失的舴艋舟一样零落无踪,独留残破的记忆给我。

    ⑯祖母知道我的脆弱,熬到我成家立业,熬到我生命中有了自己的孩子,熬到我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面对死亡,她才沉眠南山。

    ⑰我送她最后一程,走过熟悉的一线天街,走过铺满水葫芦的轮船埠头,走过虔诚守岁的庙宇,走过恩怨,走过悲喜,走向虚无的空间里。唢呐很悲,呜咽声中棺木缓缓被推进了洞穴,主持丧事的帮工开始封“龙门”。

    ⑱我和祖母之间只隔了一道门,这道门她迈不出来,我亦不能迈进去。我只能陪她到这里。細雨织满了天空,一滴从脸頰上滑下的水,打痛了所有的记忆,那些模糊而清晰的爱的细节在眼前呼啸而过。

    ⑲驿站。码头。车站。机场。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一别无归期。所有的相聚都是久别的重逢,所有的离别都是此去经年,望断天涯路。

    ⑳没有人能陪你一辈子,即使亲若父母子女,亦只能陪你走一阵子。

    ㉑抽不完的青枝,折不完的柳条,陌上花开,生命列车远驰,靠站时,总有人离开,也有人进来。离开的是我们的先人,进来的是我们的后人。在一场场断舍离中,如有下一个相聚可期,请好好把握,那是漏进生命的一缕微光。

  1. (1) 请按时间顺序,将下面离别的场景补充完整。

    →长大后,在城关工作的“我”每次陪祖母过完周末,便和祖母分别→②→如今,客居他乡的弟弟在中秋短暂的相聚之后,与“我”和母亲分别。

  2. (2) 结合上下文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母亲颤抖着身子,手背悄悄拭泪,急急走出道坦,转过桥头,淡出了视线。弟弟推开

    众人,跑向后窗,向着母亲离去的方向哭喊,声音被新年的爆竹掩盖,声嘶力竭的挽留全

    落进了我的心里,如滂沱大雨淋湿了我整个童年。

    ①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 (3) “我”知道年迈的母亲经不起一次次离别了,为什么“我”还会说“谁让你们小时候经常离开我们,现在这滋味不好受吧”?
  4. (4) 结尾写道“在一场场断舍离中,如有下一个相聚可期,请好好把握,那是漏进生命的一缕微光!”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谈谈。

    【链接材料】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

10.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①,广袤丰杀②,一称心力。涧北户,来阴风,防徂暑③也;敞南薨④,纳阳日,虞祁寒⑤也。木斫⑥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⑦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两三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⑧,不知其然而然。

(节选自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注】①牖:窗。②广袤:土地的长和宽,这里指面积大小。丰杀:增减。③防徂暑:盛暑。④敞南甍:把南屋造得很亮敞。甍,屋脊,⑤祁寒:严寒。⑥斫:砍削。⑦幂:覆盖。⑧嗒然:物我两忘之貌。

  1.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阅金经    阅十余岁 B . 无丝竹之乱耳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 . 往来无白丁   无他,但手熟尔 D . 之何之有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2) 请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3) 语段【甲】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4. (4) 阅读语段【甲】【乙】,刘禹锡和白居易一居“陋室”,一在“草堂”,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