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经济开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湖北省黄石经济开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综合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①石缝间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xié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yá。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石缝里。(   )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一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酷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   )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细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

②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1. (1) 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倔 jué   吮 yún B . 倔 jué   吮 shǔn C . 倔 juè   吮 shǔn D . 倔 juè   吮 yún
  2. (2) 在这段文字拼音处填入相应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撷 涯 B . 颉 涯 C . 撷 崖 D . 颉 崖
  3. (3) 在这段文字括号里填入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但是 所以 B . 尽管 而且 C . 尽管 因为 D . 但是 因为
  4.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将“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酷”中的“现实”改为“情况”。 B . 将“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中的“于是”改为“所以”。 C . 将“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酷”中的“严酷”改为“严峻”。 D . 将“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中的“丛生”改为“生长”。
  5. (5) 文中第②段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下列四个选项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们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②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③而最为令人感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昂首挺胸,傲然挺立;④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A . ②④③① B . ③①④② C . ②③④① D . ③④①②
2.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 . 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只能采取一种说明顺序。 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 . 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
3. 综合题
班级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2. (2) 春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杜甫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来表达对春雨的赞美,王维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来流露对友人的不舍,漫步古诗苑,古诗中有很多写雨的佳句,请你再写出其中的两句,要求标明作者、出处。
  3. (3)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的情感,给这本专题诗集取个合适的名字。

    《春望》——杜  甫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渔家傲》——范仲淹    《次北固山下》——王  湾

    请你为诗集起一个合适的名字,诗集名称:《

4. 默写
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1. (1) 《桃花源记》中一句说明了桃花源中老人小孩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
  2. (2) 《关雎》中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3. (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句子是 ,
  4. (4)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5.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释】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

③潆回:水流回旋。 ④委:聚集。 ⑤荠(jì):荠菜。 ⑥舁(yú)夫:轿夫。

  1. (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B . 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C . 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D . 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2. (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作者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等职。 B . 《浣花溪记》是一篇记游散文,生动地描写了浣花溪畔杜甫草堂一带清幽曲折的景色。 C . 甲文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游鱼的活泼、可爱。 D . 乙文开头点出浣花溪的方位,然后用了八个比喻,穷形尽相地描写溪水的形状和颜色,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

6.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1) 下列对这首律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辅”字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B . 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 .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D .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2.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这首诗中历代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古人防疫话“隔离”

①庚子年春节,对于每一位中国人而言,都过得极其难忘,非常特别,新冠肺炎肆虐武汉,向全国蔓延,各户闭门谢客,大家裹足不出。“隔离”也成为2020年最热的词语之一。

②翻看史册,浩浩荡荡人类文明之进程,可谓波澜壮阔,从爬行到直立,从新旧石器到青铜,从蛮荒走向文明,历经千万年发展至今。据人类有记载开始,每一次面对重大的突发疫情,都不得不采用最原始、最古老的方法,那就是“隔离”,除外再无别的更好的办法。在古代,对“隔离”也有“离间”之称,所采用的“隔离”,多以收容式为主,譬如在寺庙里,或是在空旷之地架设临时棚舍,开设“隔离所”,古称之为“疠人坊”,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如果疫情严重,官方多会采用强制性隔离,譬如在疫情区封锁各进出道路,派出兵丁镇守,不让人员随意流动,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这也成为古今完全之策。

③《汉书·平帝纪》有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面对疫情发生,官方会专门腾出空余之房舍来隔离患者,同时会向灾民免费发药,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另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有载,疫情发生,百姓若发现身边人有染疫之迹象,必须主动保持距离并第一时间向官府报告,患者一旦被官方确诊后,会被强制隔离,关进特殊的地方,称之为“疠迁所”,以便切断“疠”病的传染源,这里所谓的“疠”,就是指瘟疫,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记载:“厉大至,民善暴死。”等等。

④当然,在每一次大疫过程中,隔离并不是都能顺利推行,(      )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非议或抵触,也属正常。譬如晋时就有记载,有朝臣家染上瘟疫,三人以上被感染时,即使没有被染上的人,在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这种看似十分有效的隔离方法却遭到当时人之讥讽,被认为是“不仁”。其实,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同各种疾病的斗争史。据《中国救荒史》不完全统计的疫灾数,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从死亡人数看,程度最严重的一次,1232年,汴京大疫,50日间,“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其数”。当然,若是放眼全球,更为可怕,如霍乱、黑死病、斑疹伤寒等,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十分惨重的影响。

⑤其实,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中,人类总是以“万物之灵”而自居,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但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身在其中而受益其中。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很脆弱的。人类可以发明最先进的武器,用所谓的智慧,对野生动物进行大量捕猎、杀戮,或烹食,或穿在身上、踩在脚下,但随着一些未知病毒的“闯进”,就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完全陌生且诡异的“小家伙”们,足可让人类付出惨重的代价。

⑥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一次次惨重的教训,应该让我们警醒,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关爱一切生灵,实际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人类的世界,也是千千万万其他生物的家园。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21日 16版)

  1. (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体现说明事理的严密性,选文采用了逻辑顺序。 B . “隔离”即面对突发疫情开设“隔离所”,防止疫情扩散。 C . 第④段末尾画线句表明病毒带来的疫情非我国独有。 D . 第⑤段加点词语“盲目”可以用“盲从”替换,语意不变。
  2. (2) 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性。请从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并说明选填理由。

    当然,在每一次大疫过程中,隔离并不是都能顺利推行,(      )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非议或抵触,也属正常。

    A.也许            B.大概            C.几乎             D.当然

    选:理由:

  3. (3) 说明事理有多种方法,请说说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我们是一家人

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经典阅读》,作者秦文君,有改动)

  1. (1) “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2) 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11)段画线句子中“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
  3. (3) 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
9. 语言表达
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走出误区。
10.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 (1) 本选段出自《》,作者是一位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等,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2. (2) 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3. (3) 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①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② 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