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遵化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河北省遵化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 .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 . “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 . “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2. 默写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1) 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
  2. (2)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 (3) 虽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各行各业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正如李白《行路难》中“”所描述的那样,疫情过后,我们可以加倍努力,争取更大胜利。
  4. (4) 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刘禹锡《陋室铭》),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
3. 填空题
在下列句子中,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净都会永驻心中,即便身形羸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yì yì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tónɡ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4. 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光与影交叠生辉是南京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开展的夜间对外开放活动的最大特色。 B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因为促进了亚洲文明交流,也为世界文明繁荣注入新时代的力量。 C . 巴黎圣母院突遭火灾,塞纳河畔的烈火映照着巴黎的上空,法国人众多都失声痛哭。 D . 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雅的摆渡人。
5. 语言表达
某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请你参加。
  1. (1)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调查结果。(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占比

  2. (2) 根据调查情况,校团委选择了剪纸、对联、中医药三个项目开设兴趣课程,面向全体同学招收学员,请你以夏华的名义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写一则申请书,表明你想参加兴趣课程的意愿,理由明确,格式正确。
  3. (3) 对联课程班学员举行对联比赛,请你把他们拟写的对联补充完整。

    对联1: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迎新春。

    对联2:精准扶贫,同小康路;科学施政,共吟盛世歌。

6.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代文学作品,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的大海、山岛、草木的特点。
  2. (2) 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

    ①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②佳木而繁阴

    ③太守

  2. (2)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四时之不同      春和 B . 而或长烟空      惟长堤 C . 游人而禽鸟乐    国怀乡 D . 醒能述文者      不物喜
  3. (3)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理解:这句话描绘了山间的朝暮景象,对比鲜明,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在写景中,既抓住了

    景物特点,又蕴含了事理的逻辑: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

    【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太守因喝酒而酣醉,因美景而陶醉,因百姓、众宾客欢乐而沉醉。在滁人游山的热闹

    和众宾欢饮的喧哗里,太守的颓然之醉态,更突显出太守消沉失意之情。

  4. (4) 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即使在仕途不顺时仍心存家国天下。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三则链接材料,说说家国情怀在欧阳修、刘禹锡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服饰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

    中国古人讲究同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凡是一个新的王朝建立,都要确定本朝崇尚的颜色,以证明自己统治天下是顺承天意、合乎天德的。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例如,青色就是蓝草(草名)染在素色布上的颜色,而黄色是土地之色,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秦尚黑色,到了汉代,黑、黄、红三色都曾受到尊崇;而唐宋以来,黄色成了最尊贵的色彩,“黄袍”成为天子专着的服装。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蓝、绿、灰、白则属于平民。不过,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的语句,紫色于是自官服中废除不用。可见,色彩的应用已逐渐脱离自然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

    除了色彩之外,服装款式也蕴含着古人的思想追求。以深衣为例,它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左右相交,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深衣背后有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顶天立地,为人正直;腰系大带,象征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总之,深衣象征着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中华传统美德。

【材料二】 

    早在《诗经》中,就有借服饰表现人物身份,寄托人物情感的诗句。“硕人其颀,衣锦褧(jiǒng)衣”,这里的锦绣华服不仅是描绘一个女子的衣着,也显示了她贵妇人的身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衿”是古代读书人常穿的衣服,在这里既表明了恋人的读书人的身份,也借写对衣服的念念不忘传递出女子相思萦怀之情。

    周代时,冠服制度确立,规定:天子、诸侯穿衮服,戴冕;大夫穿裨衣,戴冕;平民则只能穿布衣。这一制度在不少成语和古诗文中都有体现,比如成语“冠冕堂皇”就与这一制度有关。古时的王公贵族和武将还要戴“貂蝉冠”,这种冠冕“附蝉为文,貂尾为饰”,是地位的象征,陆游诗句“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还”中的“貂蝉”指的就是达官显贵。到了明代,冠服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服装方面,开始用官服上补子图案的不同来区分官职:文官都用禽类,武官皆用兽类。成语“衣冠禽兽”即源自于此,本指身居高位,但后来渐渐演变成了贬义词。在冠冕方面,因为当官封王的太多,“貂蝉冠”供不应求,貂尾严重不足,只能用狗尾来代替,从而产生了成语“狗尾续貂”。

【材料三】

    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汉族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的第一次融合。赵武灵王发现汉人的上衣下裳和深衣的着装方式不便于作战,于是果断推行短衣长裤的胡服。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使胡服掀起又一个高潮。到宋代胡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朱熹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可见其流行之广。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也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如清代后期的史书中就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记载。中国各民族服饰文化在彼此融合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20世纪初,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中,中山装与旗袍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男女的主要服装样式。它们的变革融入了时代的特征,糅合了中国传统服装的民族特色与外来服装的特点,既保留了中国古典服装的含蓄、端庄、严谨的风格,又吸取了洋装的实用、简洁、舒适的优点,体现了“洋为中用”的时代精神;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适应了国际化的潮流。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成为外事场合礼仪服装和国际盛会礼服。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APEC会议中,与会女领导人的服装就由立领旗袍礼服裙和直领开襟披风构成,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1.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面成语中与服饰文化无关的一项是 (   )
    A . 冠冕堂皇 B . 布衣之交 C . 黄袍加身 D . 飞禽走兽
  2. (2) 2022年,我国将承办第24届冬奥会。服装学院的同学们想为出席冬奥会开幕式的国家女领导人设计一套礼服,要突出中国元素和时代特征。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和【链接材料】,从下面三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并从服装款式、色彩和图纹三个方面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①方案一:绿色复古深衣,配朱雀纹样。

    ②方案二:红色改良旗袍,配祥云纹样。

    ③方案三:白色西服套裙,配梅花纹样。

  3. (3) 阅读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你对中国服饰有了哪些认识。
9.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回答问题。
  1. (1) 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

  2. (2) 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    )(    )
    A . 武松是打虎英雄,他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在快活林里智取生辰纲。 B . 李逵号称黑旋风,他的武器是两把板斧,他力大如牛,险些被李鬼所害。 C . 林冲绰号豹子头,原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陷害,刺配沧州。 D .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既踩死过鲁迅喜爱的隐鼠,又送给鲁迅喜爱的《荡寇志》。 E . 藤野先生是一位良师,他不修边幅,正直热忱;他治学严谨,非常关心鲁迅的学习。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母亲手机里的秘密

    ①母亲用微信发来视频,要我带着妻儿回家吃饭,说做了好吃的给我们。耳尖的儿子听到了,撅着小嘴,朝我挤眉弄眼,小声嘀咕着,一百个不情愿。

    ②说实话,按照妻儿的标准,母亲做的饭实在是不敢恭维。这倒不是因为母亲手艺差,主要是和母亲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吧。外婆去世得早,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做饭,那个年代生活条件本来就差,所以只要能把生的做成熟的,能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至于口感、营养、搭配等等根本不在人们考虑的范围之内。在这种环境下,母亲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做饭,除了主食,其它的菜都是一通炒,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不同的菜吃到嘴里竟然几乎都是同一种味道。

    ③从小就吃母亲做的饭,我倒也习惯了。妻子是南方人,小时候家境不错,吃的自然比我要好。至于儿子,现在生活好了,吃的就更不必说了。每次回到家里,母亲总要准备一大桌子,忙个不停,就像过年一般,可小家伙却不领情,嚷嚷着:“奶奶做的菜太难吃了,我要吃妈妈做的,妈妈做的好吃……”母亲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低着头,布满老茧的双手不停地抚弄着围裙。

    ④视频里,母亲依旧在不断地叮嘱。关了视频我和妻子相视一笑,母亲可真是与时俱进,居然学会了使用微信视频。就在上午父亲打来电话问我最近的情况,顺便提到了母亲最近着迷于手机,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我和妻还有些不信,没想到下午就应验了。

    ⑤我们早早地来到母亲家,却发现母亲已经做好了几道菜摆在餐桌上了。“哇塞,奶奶,这是你做的吗?”儿子惊喜地大叫。我和妻子也大吃一惊,可乐鸡翅、油焖大虾、清蒸鲈鱼……我敢说,在这之前,母亲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些菜名。妻子连忙进厨房帮忙,但母亲根本不让她动手,所以最后她也只能打打下手,洗个菜、剥根葱什么的,剩下的就是傻傻的看着,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得。

    ⑥菜全部上桌后,我们大快朵颐,尤其是儿子,油乎乎的小嘴不停地嚷嚷着:“奶奶我要这个,还有那个……”母亲则用布满老茧的手不停地往儿子碗里夹。吃饱喝足之后,母亲还打包了一些菜让我们带回去吃,儿子这一次竟迫不及待地接了过去,母亲则笑的合不拢嘴,犹如春天的阳光。

    ⑦这之后每次来母亲家里吃饭,我们都能吃到不同的美味菜肴,就连妻子都赞不绝口。有一天在厨房里我问母亲:“妈,你做菜的功力怎么突然大增了?难道吃了什么灵丹妙药?”“熟能生巧呗!”母亲笑着回答。我当然不相信母亲的说法,但也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⑧直到有一天,母亲让我帮她检查手机的网络,我才在母亲的手机里发现了她的秘密。母亲的手机里,下载了很多短视频软件,关注的都是教人做菜的视频。打开搜索引擎,搜索记录里竟然也都是关于做菜的内容:糖醋排骨怎样做更好吃、如何去除虾线、水煮肉片怎样处理会更嫩滑……而且就在我出神时,微信里收到一条语音留言,我快速点开后,传出了一位阿姨的声音,“蕙兰啊,上次你问的那个毛血旺的做法,我专门问了我们楼下川菜馆的师傅……”

    ⑨我一下子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什么经常抱着手机,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那时我还在心里暗笑她,跟年轻人一样迷上了手机。原来她是为了我们一家三口在偷偷地学习做菜呀!

    ⑩“大半辈子都过去了,你妈非要学做菜,这倒好,我成了试验品了。你们不知道,她一开始做得多难吃,还非要逼着我吃完……”听着父亲笑着跟我“诉苦”,我也笑了,笑着笑着,却不由自主地红了眼眶。一部小小的手机,让我看到了母亲隐藏的最深沉的爱。

《老年康乐报》2018年11月16日   文章有改动

  1. (1) 从全文来看 ②③两段的作用是?
  2. (2) 文中“我”的母亲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 (3) 请对选文中加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母亲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低着头,布满老茧的双手不停地抚弄着围裙。

    ②母亲则笑的合不拢嘴,犹如春天的阳光。

  4. (4) 你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它带给了你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