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15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15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二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2. 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 (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秋季的早上荷塘的美景。
  2. (2) 《绝句》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象,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3. 填空题
先看图写出诗句,再选一幅写一写自己想象出的画面。

①诗句:

②诗句:

想到的画面:

4. 填空题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乱摆  压下来  逃走  一阵  黑沉沉  垂下来  彩虹

  1. (1) 兔子的一只耳朵了。
  2. (2) 违法分子趁办案人员不注意,了。
  3. (3) 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道
  4. (4) 看看这的天, 这雨可能要下一整天。
  5. (5)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桌子不能随便
5. 单选题
选择正确的答案。
  1. (1) 《绝句》的作者是谁?              
    A . 杜甫 B . 杨万里
  2. (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谁?
    A . 杜甫 B . 杨万里
  3. (3) 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 . 宋朝 B .  唐朝
  4. (4) 杨万里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 . 宋朝 B .  唐朝
6. 填空题
读一读,根据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绝句 》的内容填空。
  1. (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通过这两句诗,我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是,描写的地点是
  2. (2) 《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通过读诗中四个表示颜色的词语,我们的面前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
7. 语言表达
写出你看到下面诗句所联想到的画面。
  1.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诗歌鉴赏
阅读

《绝句》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

②一行白鹭上青天。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

④门泊东吴万里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毕竟西湖六月中,

②风光不与四时同。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

④映日荷花别样红。

  1. (1) 写出《绝句》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词。
  2. (2) 《绝句》①②两句诗描写了几个景物,请写下来。
  3. (3)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是《绝句》中第句诗的意思。
  4. (4)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是《绝句》中第句诗句的意思。
  5. (5) 请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①②两句诗的词语按照你的理解排列顺序。
  6. (6) 诗句描绘的是西湖的,向人们展示了西湖的独特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的赞美之情。
  7. (7) 诗句运用。

    你看见刚刚开放的荷花会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你看见盛开的荷花可以说:“。”

  8. (8) 下面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写的是六月里一个黄昏西湖的美丽景色。 B . 送别诗一般都是抒发诗人送别之情的,这首诗却以写景代替送人,构思别致。 C . 诗中的“莲”“荷”指的是同一事物,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是为了避免重复。 D . 这首诗从大处着笔,着力渲染,描绘了一幅天空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画面。
9. 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1)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 (2) 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
  3. (3) 这首诗写的是
  4. (4) 这首诗告诉我们(     )
    A .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 .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复杂的事物,要多方面观察,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
10. 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的词语。
  1. (1) 接天莲叶无碧。  穷
  2. (2) 映日荷花别样红。  别样
  3. (3) 门东吴万里船。  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