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 (jí)     缈(piāo)      差(qīng)     木(kè) B . (ài)     惚(huǎng)     伏(quán)     确(zuò) C . (qí)     粗(guǎng)     斜(qī)       搓(niǎn) D . (he)     恿(sǒng)      跚(pán)      倜(tǎng)
2. 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杞人忧天        骇人听闻        披蓑带笠       咄咄逼人 B . 力不遐供        随声附和        怪诞不惊       畏罪潜逃 C . 居心叵测        疲倦不堪        惊慌失措       美不胜收 D . 人迹罕至        莫不关心        神采奕奕       呼朋引伴
3. 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莅临:来临) B . 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 .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阻骂着夺去我们东西的人。(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D . 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响晴:响亮而晴朗)
4.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电影中的美国西部边疆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 B .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拈轻怕重 ,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是不正确的。 C . 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要不求甚解 D . 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
5.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
A . 《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学家。代表作诗集《女神》等。 B .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园丁集》《飞鸟集》。 C .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D . 《女娲造人》作者袁珂,童话家。著有《中国古代童话》《山海经校注》等
6. 单选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描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这里“能”是动词。 B .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载体,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C . 《散步》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D . 《咏雪》写的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谢太傅”的女儿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想象力。
7.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1. (1) 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时消失的?
  2. (2)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8. 写作题
以下两个文题选择其一

作文(一)题目:怀念那个冬天

作文(二)

生活中,我们心为物役,患得患失,过多的欲望占据心灵。本来可以很快乐很幸福的我们,在心态浮躁中,错过了多少快乐和幸福!

亲爱的同学们,请记住——

一声鸟鸣,就是一首诗?∕几声蛙叫,就是一首歌。

一阵清风,就能成就无数浮萍的爱情∕几滴雨水,就能成为延续生命的河。

——所以

一只小手,照样拯救巨人∕一株小草,照样能开出花朵。

一个拥抱,也许能融化心中的坚冰∕一句话语,也许能铲平路途的坎坷。

真的∕快乐,就可以这么简单!

请以“快乐,就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要求:①文体为记叙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可记叙经历,也可发表议论,抒发感情。②认真书写,字迹力求工整、美观。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9. 默写
默写。                    
  1. (1)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 (2) 夫君子之行,。(诸葛亮《诫子书》)
  3. (3)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 (4)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游子思乡主题的诗句是:
10. 文言文阅读
阅读《狼》,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
  2. (2)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行甚远                ②其一坐于前

    ③一狼其中              ④狼亦

  3. (3) 用“/”线标示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4. (4) 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B . 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 .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希望。 D .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5. (5) 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