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涪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统考热身考试试卷

四川省绵阳涪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统考热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鲁迅论“魏晋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其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曹操提倡通脱,打破东汉经学之桎梏以及党锢清流末派的固执,嵇康、阮籍之“师心”“使气”,“便是魏末晋初的文章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泯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 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和平……而且汉魏晋相沿,时代不远,变迁极多,既经见惯,就没有大感触,陶潜之比孔融嵇康和平,是当然的。”显然, 鲁迅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

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人有性灵,自古而然,但此前往往湮灭于社会群体的状态之中,至此则超越社会群体的束缚而日趋独立、觉醒,重视个体生命意识。时世动荡,战乱相仍,人命危浅,被时代所裹挟,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与命运,直面惨淡的人生,也将目光内视,追求精神与心灵的自由与自足,乃使士人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可贵、处于动荡时世的艰危与无奈,因觉醒、自尊而使生命过得精彩。服食求长生乃虚妄, 纵情享乐为荒诞,如何超越限制而自致不朽?立德,立功,皆须依凭机遇和位势,非由自我所能掌控,唯有立言则可凭借自身的努力而获致,遂为人所青睐。因而,觉醒的个体生命意识,必然借助于文学艺术来表达。

文学自觉乃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 娱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 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以至其后的江淹《别赋》、庾信《哀江南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刘伶《酒德颂》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 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勰兼重“风骨”与“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立文之道”有形文、声文,情文,特别彰显语言之美;“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于情性、风物之描摹与表现无疑大有裨益。

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区别于纯文学、杂文学的观念。为艺术而艺术, 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借艺术(文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 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

(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消极避世的个人思想不利于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B . 产生文学自觉先应满足活跃思想,重视人的价值,摆脱精神束缚等条件。 C . 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因为不具有文学的自觉性,所以难以见到个人情性。 D . 唐代文学丰富多样的内容和雍容大雅的风格,都是来源于魏晋的文学自觉。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先生认为文学自觉的动因既有世情思想的演变,还有个人的自我觉醒。 B . 动荡不安的时代,相较于立德,立功,立言则可以凭借个人的努力而获得。 C . 刘勰主张文章应“风骨”与“情采”并重,而且应首先彰显语言文字之美。 D . 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和审美追求,但是并不否定文学的社会责任,
  3.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魏晋文学自觉的证据的一项是(   )
    A . 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出养生应通达明理,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 B .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描写士人个性,如王济的“马癖”,杜预的“《左传》癖”。 C .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言“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表达自己独特的志向。 D . 钟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及其作品“骨气奇高,辞采华貌,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2.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不仅如此,元宇宙为人类社会实现最终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并与“后人类社会”发生全方位的交集,展现了一个可以与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宇航时代具有同样历史意义的新时代。

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物理世界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虚拟世界,在人的需求层次上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在物理世界还是虚拟世界,人类都可以获得知识,虚拟世界知识的丰富性甚至远超物理世界,如训练飞行员的模拟舱。因此不能把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割裂地看待。从人的方面来看它们依然是统一的,是人的不同需求的不同满足方式。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多、改造物理世界技术的进步,人们在物理世界中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沉浸在虚拟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不可逆转地向虚拟世界迁移。未来思考和决策都是在虚拟世界中完成的,而执行是在物理世界中完成的。就像人们的思考依赖大脑,执行依赖四肢一样。基于此,现在研究元宇宙就有了现实意义。我们不是在空谈一个类似乌托邦的概念,而是通过对元宇宙的探讨,加速改变整个世界,建立起日益丰富的数字世界,改造出更加美好的物理世界。

(摘编自刘子涵《元宇宙:人类数字化生存的高级形态》)

材料二:

元宇宙的出现,将会整合并推动技术创新,最终实现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深度融合。当前,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AR(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始终处于“各自为政”状态,难以发挥集成作用。元宇宙不仅要给用户提供更真实的体验,还要整合虚拟现实技术成果,构建一个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实现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深度联通。

因此,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建立在人们对技术迭代的高度自信之上。尽管目前很多技术并不成熟,甚至距离元宇宙的构想还有一段距离,但仅从 2021 年元宇宙引发的市场关注及资本追逐来看, 新技术的整合应用将很快得到推进,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也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元宇宙的出现,将会引发对虚拟世界运行规则的深度探讨。在元宇宙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生命概念、时空概念、能量概念、族群概念、经济概念都可能被改变,甚至被颠覆。

首先,元宇宙规则由社区群众自主决定的现状,可能带来文化侵袭和价值错位。当更多人进入元宇宙之后,价值取向、制度选择和秩序层级等文明规则该如何设计?虚拟世界中如何实现不同文化的交融?谁来维护这些秩序和规则?

其次,虚拟世界也存在贫富分化风险。元宇宙中不存在传统的产业结构,“观念经济”将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处于雏形的元宇宙经济体系,可以移植和试验所有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如合作经济、共享经济和普惠金融。但从长期来看,元宇宙独立的经济系统,也应纳入宏观经济调控范畴, 避免平行世界出现另类的两极分化。

此外,现实世界存在的垄断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冲突是否会渗入元宇宙等都是问题。这也提醒人们,依靠数百万甚至数亿人通过游戏娱乐、内容创造、人际互动等方式共同创造的元宇宙,必须建立和谐共存的运行规则。

(摘编自王明姬《冷静面对“元宇宙”热潮》)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宇宙不是一个乌托邦的概念,它将和“后人类社会”产生交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B . 未来人类的工作将逐步向虚拟世界迁移,丰富多彩的数字世界也将逐步取代物理世界。 C . 元宇宙概念火爆,但目前很多技术并不成熟,还不足以支撑这一宏大而复杂的构想。 D . 人们对元宇宙高度关注,是因为它或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引发生活方式的深度改变。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虚拟世界为人类未来的思考和决策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元宇宙为人类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 B . 元宇宙概念的火爆,除了因为人们对技术迭代有高度自信,更在于有市场关注和资本追逐。 C . 传统的产业结构无法适应元宇宙,但所有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如合作经济、共享经济,却可以在元宇宙经济经济体系中得到实现。 D . 面对可能出现的文化侵袭和价值错位等问题,正处于无规则状态的元宇宙亟需人们重新设计文明规则,并维护这些秩序与规则。
  3. (3) 两则材料都围绕“元宇宙”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3.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炖马靴迟子建

故事发生在 1938 还是 1939 年,寒冬腊月,祭灶的日子,父亲说,他们抗联部队的一个支队, 清晨从四道岭小黑山的密营出发,踏雪而行,袭击了位于中苏边界的一个日军守备队。

父亲说头道岭有这样一条母狼,它双眼瞎。父亲是火头军①,他可怜瞎眼狼,做了几个鼠夹子,将拍死的老鼠扔给它。

这条狼有年正月,突然消失了!大家还担心,它是不是被老虎或狗熊给吃了?父亲说瞎眼狼失踪三个月后,他和战友为前方的大部队运粮,在二道岭遇见它,它居然大了肚子,怀了崽了!它的爪子在林地上,留下的印痕明显比过去深了,而它的毛色,也比过去光鲜了!

后来,又有两三年不见它,大家还念叨,它生了几仔?养活得了小狼吗?因为一直没见它来找他们。父亲会在队伍偶尔开荤时,将吃剩的骨头,扔在附近的山洞。

我觉得父亲无数次唠叨的这个故事,没啥新奇,无非是他们那次行动最后失败,他单枪匹马撤退,被一个敌人,不懈追击而已。

但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尽管父亲每次讲述时,语气是平静的,但总能在我心底搅起波澜。我对后半程的故事永不厌倦,就像对一首喜欢的乐曲,不管循环播放多少次,依然爱听。

雪没停,父亲选择了靠近河谷的一片灌木丛停了下来。

可是当敌人踩着父亲趟出的脚印,趔趔趄趄靠近他时,既没做出战斗的姿态,也没举手投降, 而是一头栽倒在雪地上。父亲先缴了他的枪。见他气息奄奄,挺不了多久了,再说狼嚎声越来越近, 父亲准备赶紧点火。父亲听出有两条狼在叫,其中一条就是他熟悉的瞎眼狼。

父亲说那夜的篝火太美了,将它周围飘舞的雪花,映照得像一群金翅的蝴蝶!他看着飞旋在铁锅上空的雪花,心想它们要是化成小年的饺子,该有多好啊。父亲饿得慌,狼也饿得慌。

敌人挣扎了最后一程,凌晨两三点钟死了,他只在军服的口袋里搜出两样东西,一个是方蓝格子手帕,另一个是长方形金属外壳的镜盒。打开一看,里面竟夹着一张二寸的黑白相片。父亲凑近篝火一看,那是个穿着印花和服的姑娘,她额头很宽,鼻子小巧,微微垂头,浅浅笑着,满眼都是甜蜜。这掩藏在镜盒里的姑娘的相片,令父亲有看见原野小花的感觉。

父亲说敌人的马靴是上好的牛皮做的,靴帮靠近脚腕处,有一圈韭菜叶宽的装饰带。父亲将这两只靴子从敌人脚上拔下来,靠近篝火,用钢刀切割靴子,靴筒很温乎,父亲说摸到热气时,他心里哆嗦一下,望了一眼敌人,他死时眼睛没闭上,父亲停下手,将敌人的那块蓝格子手帕掏出来, 走过去蒙在他脸上,父亲每每讲到这个细节,我总要问,你是怕他看见你吃他的马靴吧?父亲的回答总是,一个死了的人,唉,他就是没闭上眼的话,哪能真瞅见呢。他并不解释给他蒙面的具体原因。

父亲割掉靴底,划开靴帮,燎猪毛似的,将靴筒绒毛在火上处理掉,再用刀子,将它一遍遍地刮着,除掉绒毛烧后留下的灰烬,再尽力刮掉所染的颜色,让牛皮尽量恢复本色。他数了数,一双马靴,经他分解后,得了大大小小的牛皮,一共十块。他将它们放进雪堆,一遍遍揉搓,使它们更为清洁,然后加柴调旺篝火,往铁锅续了雪,使融化的水更多,把马靴皮下到锅里,又折了几簇樟子松苍绿的松枝,作为提香除秽的调料,投进锅里,开始炖马靴了。

父亲说火旺,锅很快就烧开了,父亲不停地往锅里添雪。马靴的味道渐渐散发出来,初始是糊味,跟着是膻味,半小时后,牛皮仿佛被熬煮得苏醒了,淡淡的香气出来了,狼闻到肉皮的味道, 嗥叫不休。

父亲用桦树枝条做筷子,捞出最大那块马靴皮,用刀切下一小块,填进嘴里,牛皮炖得时间不长,极其难嚼,父亲努力吃了半块,将余下的一分为二,撒给盘踞在灌木丛的狼,我问他食物如此短缺,为啥还要喂狼?他说可能是习惯吧,毕竟瞎眼狼在那里。

父亲说久留于他来讲,危险太大了,他准备出发,父亲将敌人的帽子取下,扣在自己头上,将篝火调得旺旺的,出发了。

我一再问过父亲,你都要开拔了,还点篝火做什么?父亲给出的答案总是模棱两可的。有时他说:“我缴了他的枪,还吃了他的马靴,不然就得饿死啊”,有时他说:“我战友的尸骨还不知埋在哪里呢”,有时他说:“那晚上没月亮,生火能照亮一段路啊”,最接近答案真相的一次,他说: “唉,让他和那个姑娘的相片一起化成灰,他做鬼也值了吧。”

父亲说他根据西北风来判断方向,结果他走了一两里路后,风竟然休克了,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路标,又不知所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他听见了背后有走兽的声音,回身一望,距他五米多远,有那两条狼,有一条就是瞎眼狼!

后来的故事,我差不多都能背诵了,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引路, 把父亲领出迷途。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了一个村庄。

(有删改)

【注】火头军,指军队中的伙夫。

  1. (1) 下列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多次出现的“雪”,既展现了东北的典型环境,也使父亲饥饿、迷路等内容合情合理。 B . 小说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对小人物的经历进行挖掘,充满人道主义的温情。 C . 有关“狼”的内容,既表现了父亲善良的本性,又增添了传奇色彩,颇具匠心。 D . 父亲切下了一小块牛皮,只吃了半块,是因为食物短缺,他要节省下来应对接下来可能的生存困难。
  2. (2) 针对“我”对“点篝火”的疑问,父亲的回答体现了哪些心理?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3. (3) 在“父亲”讲述故事时,小说不时将“我”穿插其中。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4.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 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 “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 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 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时思明游兵已至石桥,诸将请曰:“今自洛城而北乎?当石桥而进乎?”光弼曰:“当石桥而进。”及日暮,光弼秉炬徐行,贼引兵蹑之,不敢逼。

冬十月丁.酉.,下亲征史思明,群臣上表谏,乃止。史思明引兵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诣城下挑战。龙仙恃勇,举右足加马鬣上,慢骂光弼。光弼顾诸将曰:“谁能取彼者?”白孝德请行。光弼问:“须几何兵?”对曰:“请挺身取之。”光弼壮其志,然固问所须。对曰:“愿选五十骑出垒.门为后继,兼请大军助鼓噪以增气。”光弼抚其背而遣之。孝德运矛跃马搏之,斩首,携之以归。贼众大骇。

周挚复收兵趣北城。光弼速帅众入北城,登城望贼曰:“贼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又以短刀置靴中曰:“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诸将出战,顷之,郝廷玉奔还。光弼望之,惊曰:“廷玉退,吾事危矣。”

左右取廷玉首。廷玉曰:“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驰报,光弼令易马。遣之。光弼连飐其旗, 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贼众大溃,斩首千余级,捕虏五百人,溺死者千余人,周挚以数骑遁去,思明不知挚败,尚攻南城,光弼驱俘囚临河示之,乃遁。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贼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B . 贼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C . 贼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D . 贼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丁酉,文中指丁酉日,运用的是干支纪日法,而《兰亭集序》中“岁在癸丑”则运用了干支纪年法。 B . 制,文中指制书,是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与《岳阳楼记》中“增其旧制”的“制”意义不同。 C . 垒,文中指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或建筑,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 的“垒”意义不同。 D . 左右,文中指李光弼身边的侍从亲信,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中的“左右”意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光弼认为自己和韦陟各有所长,自己在辨别朝廷礼仪方面虽然不如韦陟,但在安联排军旅事务作战方面韦陟却不如自己。 B . 皇帝下制书要亲自讨伐史思明,在大臣们的劝谏下停止了亲征;另一方面,史思明让刘龙仙去辱骂李光弼,挑战河阳驻军。 C . 白孝德请求出战刘龙仙,李光弼根据他的要求派遣了五十名骑兵为白孝德殿后,他抚摸白孝德后背的动作表现出他对部下的肯定、爱护和激励。 D . 李光弼治军军纪严明,当看到郝廷玉从前线跑回时,就让左右去斩杀郝廷玉。郝廷玉解释说自己的马中箭,才幸免于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日暮,光弼秉炬徐行,贼引兵蹑之,不敢逼。

    ②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

5.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黄州①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②。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①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 44 岁,任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间到达黄州。②齐优:取悦于人的优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叙述了诗人来到黄州,看见前代遗迹,不禁感慨时事艰危,身不由己。 B . 颔联采用借景抒情和拟人手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C . “万里羁愁添白发”抒情委婉含蓄,和杜甫的“艰难苦恨繁霜鬓”可谓异曲同工。 D . 陆游的爱国诗篇或高亢激昂,一泻千里;或悲痛深沉,哀婉悱恻。本诗属于后者。
  2. (2) 同是南宋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陆游则在本诗中慨叹“生子何须似仲谋”。请结合诗句分析二人所抒发情感的异同。
6. 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
  1. (1)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 (2) “月”是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千百年来诞生了无数与月有关的千古名句,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柳永《雨霖铃》中的“”。
  3. (3)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廉颇坦率真诚、勇于改错的行为的句子是“。”
7. 综合题
语言文字运用Ⅰ

始建于唐朝的石鼓书院是一方名副其实的翰墨书香之地。作为      的四大书院之一, 千百年来培育出了无数杰出的学子,是一处润泽天下的文化圣地。石鼓书院是中国书院的缩影,阅读石鼓书院的千年历史,不仅可以追寻书院文化的千年发展轨迹,而且可以破除中国书院的千古密码。

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年代,湘江水道一直是当地人远行的首选,而石鼓书院位于三江汇合处,地理位置可谓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        , 留下了诸多韵味无穷的诗句和故事。

近年来,这里开设了“石鼓书院大讲堂”,通过线下讲座、电视录播和网络点播等形式,向市民传播先进理念,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定期邀请各界专家,用现代化的方式让石鼓书院重开“山门”,把传统书院的会讲制度变成现代公共的讲座平台。有数据显示,“书院游”已经成为当地人休闲娱乐新热点。除了提供传统文化展示的场所之外,书院在创建文明城市、传承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同样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减词语,不得改 变原意。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现在,我总算体会到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意。 B . 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C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D . 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
8. 综合题
语言文字运用Ⅱ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每年公历 3 月 5 日或 6 日进入“惊蛰”节气。至此,冰雪消融, 春暖花开,步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的时节。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是仲春开始的标志。      , 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而改名“启”为“惊”,称为“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是指昆虫冬天藏伏于土中不饮不食的状态;“惊蛰”,则是指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甲)。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说的正是惊蛰始雷、万物萌动的景象。

我国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认为       。“微雨众卉新,(乙)。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之后,气温和地温都在不断升高,土壤解冻,降水增多,大江南北,陆续呈现出一派春耕的忙碌景象。

  1. (1) 请分别在甲、乙处填上正确的诗句(   )
    A . 始雷发东隅 一雷惊蛰始 B . 闻蛙初此时  风送海云来 C . 始雷发东隅  风送海云来 D . 闻蛙初此时 一雷惊蛰始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光潜在《谈美》中说公园有一棵古松,木材商可能注意掂量这棵树的木料做什么用,卖多少钱,这是“实用的态度”。植物学家可能思量这棵树应当归到什么类什么科,为何它能生长这么久,这是“科学的态度”。如果我们忘我地观赏这棵古松苍翠的颜色,盘龙的姿势,仿佛能感受那盎然高举的气概,这是“审美的态度”。

对实用、科学和审美这三种态度,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这三种态度应该怎样应用于我们的人生?请结合材料与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