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综合题
下面文段是本次活动的前言。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人类与山水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们傍山而栖, 近水而居。 我们瞭望那连绵不绝的山峰,倾听那      ( 震/ 振) 耳欲聋的涛声,叹服那高低消的冰川,崇拜那喧腾奔流的江河……我们爱看山品水,却不滞于山水。 正如清代作家张潮所言:“ 有地上之山水, 有画上之山水, 有梦中之山水, 有胸中之山水。” 我们    ( 弛/ 驰) 骋于山水间,将所至、所见、所感诉诸笔端,进行艺术开掘,使“ 眼前江山” 与“ 心中山水” 融合为一。 山水成为文化的体, 文化又赋予山水更丰富的内涵。 江山多娇,我们得用心体味,方能游得深广、见得瑰奇。

  1. (1) 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 cháng)     载( zǎi) B . 长( cháng)     载( zài) C . 长( zhǎng)     载( zǎi) D . 长( zhǎng)     载( zài)
  2. (2) 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震    ②弛 B .  ①振    ②弛 C .  ①震    ②驰 D .  ①振    ②驰
2. 填空题
同学们游历山川,撰写游记。 小林同学的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沿着溪水前行,登上‘ 穷林桥’,抬眼望去,溪畔有一个四角凉亭,传说是当年渔人问津之处,故名‘ 问津亭’。” 这让你想到陶渊明的名篇《
3. 单选题
学习了“ 江山多娇” 这一单元的文章后,同学们纷纷写下阅读感受,其中修辞手法或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跟随着一滴经过丽江的水,我看见了美丽的丽江坝,看见了初建的丽江城,看见了魅力四射的四方街,完成了圆满的丽江之行。 B . 在马克·吐温的笔下,旅行的乐趣不仅在于欣赏陡峭险峻的山峰和瞬息万变的光影,还在于那些如插曲般的奇人奇事。 C .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垂挂着的冰流苏,在阳光之下晶莹夺目,彰显着大自然的永恒与伟力,令人叹为观止 D . 在水势骤急、流速陡增的壶口,作者勇敢地站在风口浪尖上,用畅达、凝练的语言让我们 领略到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
4. 综合题
同学们合作完成“ 分门别类辑古诗” 的任务。 你所在的小组决定完成“ 诗在山水间” 的专题诗集。 请你积极配合小组,完成1-3)题

封面

  1. (1) 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诗集的封面( 见上图),对于“ 水” 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 字体一致” 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                                   B                                C                             D

  2. (2) 诗集辑录的诗歌有一类是借山水表达人生哲理的。 下列不能选入其中的一项是(  )
    A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B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C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 D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3)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诗集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如何填写。   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携清风赏      , 天地入     

    下联:伴流水唱      , 诗文传     

    A . ①山河景    ②古今    ③日月歌    ④胸臆 B . ①山河景    ②胸臆    ③日月歌    ④古今 C . ①日月歌    ②古今    ③山河景    ④胸臆 D . ①日月歌    ②胸臆    ③山河景    ④古今
5. 综合题
小京同学将参加话题为“ 山水北京” 的演讲比赛,下面是他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 请你阅读文段,完成1-3 题。

距今一亿多年前的燕山运动,使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奠定了北京山地和平原。地壳运动给北京留下了山水交汇的“   北京湾”,更造化出奇伟险峻的座座名山和奔涌不息的五条灵水。

被誉为“ 中国自然长城” 的燕山是雄伟壮观、清雅俊秀的。 登高望远,燕山绵延起伏的群山不断向两侧伸展,远处的险峰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质朴中带着粗犷,巍峨中不失灵 秀,令人胸襟开阔,心情舒畅。   。 两列平行对峙山冈所形成的宽平长谷,一双悬崖峭壁所形成的弯弯细谷,还有高得令人头晕目眩的陡崖悬壁所形成的幽深峡谷……这里 峰峦叠翠,山弯水曲,谷深涧长,令人流连忘返。

这样的自然环境,不仅养育了先民,更成就了光辉灿烂、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从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前进的每一步都和山水息息相关。     

  1. (1) 文段中画线句是个病句,请你加以修改。
  2. (2) 结合语境,在横线①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燕山中不仅群峰攒聚,更有着数不清的清幽峡谷

    【乙】燕山中不仅有数不清的清幽峡谷,更有群峰攒聚

  3. (3) 横线②处是小京同学设计的演讲稿结语。 请你依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甲】亲爱的同学们,春天的北京有柔和妩媚的天仙瀑,碧波荡漾的雁栖湖,云雾缭绕 的雾灵山,真是美不胜收!

    【乙】亲爱的同学们,北京的山水在呼唤我们,让我们一起肩负使命,守护北京的山水,

    共创更美好的北京!

    【丙】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拥有便捷的现代社区和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这是多么现代 的北京啊!

6. 默写
默写
  1. (1)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北冥有鱼》)
  2. (2) 是故,教然后知困。 (《虽有嘉肴》)
  3. (3) 《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 《石壕吏》中“ ” 一句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表达了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一句突出地体现了作者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
  4. (4) 可怜身上衣正单,。 ( 白居易《卖炭翁》)
7. 诗歌鉴赏
阅读《蒹葭》,完成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1) 《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这首诗通过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  的氛围。
  2. (2) 《蒹葭》是一首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民间恋歌,但今天读来依旧让人怦然心动。 请结合《蒹葭》中给你感触最深的诗句,简要说明你的感受。
8.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甲】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百许头    不名状    历历数    怒不 B .     皆空游    无其事    旁无人    门庭 C .     其境过    水尤冽    山水秀    神气爽 D .     不可久    安乐业    后来上    高临下
  2. (2)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翻译: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理解: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活泼伶俐,好像与游人共享山水之乐,作者尽情沉浸于美景,完全忘却官场失意。

    【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理解:向西南望去,溪流呈蜿蜒曲折之状,时隐时现,令人产生一种幽深无法言说的感受,为下文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3. (3) 同是贬谪时期的记游之作,请你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 语言表达
有学者说,当你有突破自己的欲望,想要寻找另一种思路时,就能从文学名著里得到启示和力量。 请选择一本文学名著,结合亲身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0 字左右)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观披雪瀑》,完成问题。

观披雪瀑

叶志平

①层峦叠嶂的群山,常以其险峻和幽深吸引游人驻足忘返。 如果山间流有连绵不息的水,这山便灵动起来。 澄澈透明的山间精灵贯山而过,正如山之血液流淌,山的灵魂便被这精灵日夜滋养而鲜活丰腴。 瀑布,就是山与水联袂出演的最佳呈现。 藏在桐城城西数里的碧峰山间,便有一处享有盛名的瀑布———披雪瀑。

②此瀑在山间流淌经年,她的美姿早经文人墨客之笔端,流入历代典籍诗文,供后人欣 赏。 桐城派三祖之一姚鼐在《观披雪瀑记》中记载:“ 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弇口若罂,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 并誉此瀑为“ 吾邑之奇”,使披雪瀑声名大噪。

③朋友多次邀请我去一睹披雪瀑的真容,却总是来去匆匆,没有机会走一走。 姚鼐笔下的披雪瀑,早就给我许多幻想。 直到最近,才了却了这个夙愿。 我探访披雪瀑时正值汛期, 暴雨过后,山间水量充沛,正是观瀑的好时机。

④我们往城西几余里,越丘岭,便抵山脚。 小城的繁华和喧闹,便被渐渐遗落在身后。迎面而来的,是裹着山间植物气息的风,还有大片恣意流淌的绿色。 侧耳倾听,水的轰鸣,就这样隐隐地顺着树木粗糙的枝干,沿着曲折的林间石径,灌入耳中。

⑤水,本是至柔之物,但众多的水,汇聚在一起,再加上山崖赋予的落差,便激发了水至 阳的一面。

⑥寻水声,转过山崖,行数十步,便到了披雪瀑的前段“ 迭瀑”。 宛若白色珠帘的瀑布依着岩石,荡涤着岩石的表层,跌落而下,溅珠飞玉。 迸溅的水珠在阳光下飞舞,汇入瀑下的深潭,激起滔滔白浪。 潭中积水深数尺,倒映着周边苍翠的树木,绿如翡翠,甚是灵秀。 潭面激荡的波纹,一圈圈霎时漾开,又迅疾消失,如此这般,周而复始。

⑦沿山边石径,溯水而上,奇趣横生的溪谷———披雪瀑的中段,便半隐半现了。 此处溪水淙淙,水石,石上黑苔遍布,造型各异,令人称奇。 水边树木,汲泉而生,高大而丰润。

那苍翠之绿,怕是一阵风过,便会流淌一地吧。 树与水和谐共生,相映成趣,流水倒映树木, 溪谷里便映下整个颠倒的世界,宛若画境。

⑧渐行渐远,走到一处断崖,石板路到了尽头,却闻水声激越,原来到了披雪瀑的后段   “ 悬瀑”。 如果说先前的“ 迭瀑” 是水精灵耍的小脾气,那么这“ 悬瀑” 便是她的雷霆之怒了。一阵阵巨大的轰鸣声像是从天际而来,瀑鸣如雷,仿佛激战正酣的千军万马。 瀑布飞泻直下,如银河倒挂,像雪帘高悬,似银龙飞腾,怒吼着,呐喊着,冲撞着。 悬流千尺,任性洒脱,奇险万分,壮观不已! 瀑布旁有宋人石刻“ 崩雪” 二字。 我站在瀑下的潭边,向上仰观,那瀑布势若雪崩,从陡峭的山崖自上披下。 山间枝叶静止,临近瀑布却冷风击面,令人战栗。 时值午后,阳光被银龙裹挟,在半空中四散开来,形成一道七彩长虹,悬在潭上,令人啧啧称奇。

⑨我感受着弥漫的水雾,任思绪与飞瀑激荡。 唐代香严闲禅师曾和唐宣宗李忱联合创作《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遇到重重阻挠。 岩壑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它心向大海,立志成为滔天的巨浪,那些小小的溪涧怎么可能将它留住? 千百年来,这碧峰山的披雪瀑,世世代代恪守祖训,不流连于巨石的拥抱,不驻足于古树的温情,不贪恋于阳光的爱抚,纵身一跃,化作银 龙,终归大海。

⑩瀑布的气象高远,如人之凌云壮志。 陡然间,我豁然开朗。 前辈先贤们来此观瀑,其实不仅仅是被披雪瀑壮观的外形吸引,更是在柔软的水流内部,寻觅一颗与自己同时律动的  鸿鹄之心。

( 有删改)

  1. (1) 本文记述了作者游披雪瀑的经历。 请仿照示例,理清作者的游踪。 ( 每空 12 字以内)

    往城西,越丘岭,抵山脚                        

  2. (2) 文章对披雪瀑进行了描写。 请你从⑥⑦⑧段中摘录一处语句,品味其表达效果。
  3. (3) 游记这一体裁,读来不仅能增广见闻,感受情感,更能引发思考。 请你说说作者观赏披雪瀑后,产生了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4. (4) 作者观披雪瀑产生了自己的领悟。   请你结合自己游览山水的经历,简要谈谈你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