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面的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cuī)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làn),拂(fó)去尘世的喧(xiāo);她似千年的佳(niàng),蕴藏醉人的芳香;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她似闪(shuò)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sháng)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zī)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A . (cuī)璨    喧(xiāo) B . (lán)    闪(shuò) C . (fó)去    (sháng)徉 D . (niàng)    (zī)孜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陈芳 董瑞丰 刘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东,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看似一口“大锅”,“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倡议: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沙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

“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

“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

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对人类有效接收外太空讯息的干扰越来越大,南仁东响应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的建议,提出“天眼”项目研发主张。 B . 与美国“凤凰”相比,“天眼”巡天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可接收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 C . “天眼”结构庞大,精密度高,项目工序繁杂,在选址、论证、立项、建设过程中,南仁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亲自把关,以避免出现任何瑕疵。 D . 文章围绕“时代楷模”这一主题,依托“天眼”项目的研发展开叙述,旨在凸显南仁东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勇攀高峰。
  2. (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部分通过阐述“天眼”对于天文学研究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表达对南仁东勇于献身科学的无比崇敬之情。 B .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是南仁东追求理想的真实写照,诗化的语言为充满艰辛的科学研究赋予了浪漫和温情。 C . 文中多处引用南仁东的原话和他人的评价,既有利于刻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D . 文章按“天眼”的研发建设过程安排材料,依次串联起三个小标题,内容上构成递进关系,使文章一步步走向深入。
  3. (3) 南仁东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3. 语言表达
请给下面这段新闻报道写一则标题,不超过35字。

新华社长沙11月3日电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1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日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具体情况。在发布会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提出了自己短期内的两个高产“小目标”。

“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已经实现了,我接下来的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袁隆平说,长期目标就是继续追求自己的“禾下乘凉梦”,而短期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00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袁隆平希望能够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4. 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摇篮 漫山遍野 遴选 遐思迩想 B . 蔽塞 计日程功 料峭 轻手摄脚 C . 丰姿 孽根祸种 稗益 功亏一篑 D . 消受 精疲力尽 凛冽 娇揉造作
5.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秋日的山林是美妙的,漫山的红叶在秋风中翩然起舞,这姹紫嫣红的美景,让人沉醉,更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词客感慨唏嘘。

②老张这个古玩爱好者,把多年来收集的盆盆罐罐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当我到来,他总是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

③自提出要在5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的目标以来,中国移动支付取得快速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 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干”字当头,强化担当精神,勇于挑重担子,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接烫手山芋

⑤这部作品,情节跌宕起伏 , 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让人百读不厌。

⑥面对银行的霸王条款,黄女士拒绝归还1500元,这令不少网友感到大快人心 , 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黄女士执行还款。

A . ①②⑥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⑥
6. 单选题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改变,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成分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

A . 练习书法的关键,是凝神聚力、平心静气地临摹名帖。 B . 只有温文尔雅、卓然而立的君子,才能成为著名书法家。 C . 研习书法可以怡养性情,提升个人品昧,提高精神境界。 D . 书法要靠领悟,悟明书法之道,才能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锻炼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加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

脱贫任务艰巨,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地推进难以完成的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 . 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 . 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 . 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锻炼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 B .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体现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 C .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锻炼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 D .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体现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 . 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C . 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 . 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8. 语言表达
请根据下面文字创设的情境,结合你的感触写一副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语言浑成,音韵和谐。

默哀!5月22日下午1点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殚精竭虑,终于实现了杂交水稻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杂交水稻大范围的推广,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袁    隆平曾经说过,他有过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的梦,一个是杂交水稻引进到全球各地的梦。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梦,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那一片片稻田,那一阵阵稻香,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上联:

下联:

9.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名由实美,古往今来,莫不如此。,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其人已与为之奋斗的事业交融在一起。或许,,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镌刻进历史。名由实美,这名终归是由人民群众给予的,也只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②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③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④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

⑤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在1961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1. (1) 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自然段中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体现了他热爱并献身农业科研的精神。 B . “挽起裤腿走下稻田”,进一步强调了袁隆平是一位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C . 第①段首先对环境进行了描写,说明袁隆平工作之勤奋、工作之辛苦、工作之谨慎。 D . 第②段最后一句从另一个角度高度评价了袁隆平的科学贡献。
  2. (2) 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中几个生动形象的动作突出了袁隆平工作认真、敬业的科学精神。 B . 第①段中对袁隆平的描写采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C . 文中对袁隆平的生动形象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待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D . “泥腿子院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位农业科学家注重实践的特点。
  3. (3) “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请根据文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