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卷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 B . 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 . 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 , 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 D . 色彩晶莹的琉璃珠子散得到处都是,在日光下折射出炫目的霞光,令人眼花缭乱
2. 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

材料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3. 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è)     宽(yòu)     广(mào)      强不舍(ɡuō) B . (xū)      惊(hài)        守(kè)       心无旁(wù) C . (yù)      偻(ɡōu)        余(zhuì)       自惭形(suì) D . (dǔ)      下(huī)        恶(zēnɡ)       占鹊巢(jiū)
4.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 . 尽善尽美   内容   脱颖而出   境界 B . 融会贯通   内涵   更胜一筹   情境 C . 炉火纯青   内涵   出类拔萃   境界 D . 出神入化   内容   遥遥领先   情境
5. 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B . 雨果是英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 C . 《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17年第3期,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D . 《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是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畅销书。
6. 单选题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②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③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

④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⑤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

A . ①②③⑤④ B . ④①②③⑤ C . ④①③⑤② D . ①⑤③④②
7. 单选题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 . 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C .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D . 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8. 综合题
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推荐文化遗产)

    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

    [注]

    ①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等,以及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品、图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世代相传且表现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传说、习俗、手工艺等。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

    推荐理由:①                  ▲                    

                      ▲                    

  2. (2) (邀请文化名人)

    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完成题目

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高国成

①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②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③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

④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

⑤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 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的震撼!

⑥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⑦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

⑧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

(选自《解放军报》)

【注】①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

  1. (1) 请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
  2. (2) 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3) 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

  4. (4)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⑥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锋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30公里,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

  5. (5) 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是专门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利剑和精神。 B .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①段提出问题,②至⑥段分析问题,⑦至⑧段得出结论。 C . 作者认为,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会有所提升。武器是灵魂和主宰,只有武器装备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 D . 第⑧段画线句和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结尾处又出现,是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议论文《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下题。

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④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⑤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⑥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说说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 (3) 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 (4)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