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 . 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 .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 .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2.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Ⅰ

灾难新闻的积极作用

西方媒体重视负面报道,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因而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享有重要地位。另外,西方记者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反映迅速、事实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而且还充分展示灾难细节,纵观普利策新闻奖历年获奖作品不难发现灾难新闻占有相当比重。

我国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主流。今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新闻报道规律的支配以及政府支持、受众需要的推动,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隐瞒数字和拖延时间的做法已经被多数记者抛弃。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国内新闻机构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仍抱有很强的畏惧态度,至少有很深的戒备心理。其实,灾难新闻也有其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对灾难新闻应持的态度,应如何通过灾难新闻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

具体来说,灾难新闻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首先,灾难新闻能减少谣言的传播机会。新闻反映现实,灾难新闻在报道内容与规模上与灾难现实发生的频率、影响是一致的。但是,媒介议程与真实世界是有差异的。作为客观报道的灾难新闻,也是与真实世界有差异的。但它不等于无根无据的谣言,相反,它与谣言是针锋相对的。

消除对灾难新闻的阻碍因素,能化解众多非常矛盾,而使灾难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向常规新闻转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灾难事件的采访活动并非毫无限制,但主要的方面是合作和服务,争取新闻舆论上的主动权,减少谣言传播的机会,这种方式值得借鉴。如,瑞士航空公司1998年9月9日凌晨4时30分发生麦道——11大型客机坠毁死难229人的特大空难事故后,公司于清晨8时30分即主动举行记者招待会予以公布,而后连续两个星期,公司有关部门每天24小时都有人回答记者的问题,协助记者了解情况。公司妥善处理了公司历史上这起最大的空难事故,这种明智的做法也得到了新闻界的善意合作。后来的事实表明,瑞士航空公司仍保持了良好的声誉,并未因此事故而使公司发生信誉危机,这主要应得益于公司在灾难事件发生后,与媒体的主动合作。

其次,灾难新闻对媒体影响力的提升。灾难新闻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是展示媒体实力、提高影响力的难得机遇。如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香港凤凰卫视切断其他节目乃至广告,连续长时间进行现场直播和相关报道,使自己赢得了广泛声誉。内地一些地方电视台甚至直接转播凤凰卫视的画面。在“9·11”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迅速推出了题为“国家受到挑战”的特刊,通过新闻报道、评论、照片、漫画等形式,对纽约、华盛顿的恐怖袭击进行了全景式的连续报道,并就此事对全球安全局势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反响强烈。在86届普利策新闻奖(美国传媒的最高荣誉奖)中,《纽约时报》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夺得了公众服务贡献奖、深度报道奖、国际报道奖、新闻评论奖、独家报道奖、突发新闻摄影奖和专题新闻摄影奖等7个奖项,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传媒如果在这些事件上保持沉默,就会被受众视为“无用”,将失去公信力和威信,丧失报道的权威性。

第三,灾难新闻成为衡量政府及传媒是否文明开放与诚信的试金石。从根本上说,文明社会、公民社会的政府要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它是公众利益的执行者。一个国家的媒体对灾难事件进行不全面、不充分甚至不真实的报道,很可能会造成该国在世界舆论上的被动。因此,要提升国家形象,改变传媒的形象,必须消除对灾难新闻的种种阻碍,实现开放。况且在现代条件下,要封锁消息已显得困难而被动。据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上海市民第一次获知美国“9·11”事件的渠道依次为:电视57.3%、人际传播21.1%、广播13.3%、报纸6.3%、网络2.1%。传播的多元化、国际化显而易见。

天灾,不可抗拒。人祸,重在防范。灾难新闻能唤起人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而要将它提到应有的地位,让它发挥更多的作用。我们的新闻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理应在政治和民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渠道,真实客观地去报道真相,反思人们的行为,发挥社会守望者的功能。

(文章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

  1. (1) 下列关于我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态度所做的比较,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我国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主流;西方媒体则重视负面报道,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 B . 今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我国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在西方媒体中,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享有重要地位,这已经由来已久。 C . 时至今日,国内新闻机构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仍抱有很强的畏惧态度;而西方媒体报道灾难新闻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而且还充分展示灾难细节。 D . 今天,我国记者也已经抛弃对灾难新闻隐瞒数字和拖延时间的做法;西方记者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反映迅速、事实准确。
  2. (2) 下列关于“灾难新闻”的作用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首先,灾难新闻能减少谣言的传播机会,化解众多非常矛盾,从而使灾难新闻转化为常规新闻。 B . 其次,灾难新闻能提升媒体的影响力,所以灾难新闻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是展示媒体实力、提高其自身影响力的难得机遇。 C . 第三,灾难新闻可以衡量政府及传媒是否文明开放与诚信。一个国家的媒体对灾难事件进行的全面、充分而真实的报道,很可能使该国在世界舆论上占据主动。 D . 其实,灾难新闻也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灾难新闻所持的不同态度。
  3. (3) 下列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灾难新闻能唤起人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而要给予它应有的地位。我们的新闻媒体理应真实客观地去报道真相,反思人们的行为,充当好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B . 在第86届普利策新闻奖评奖中,《纽约时报》因深度报道“9·11”恐怖袭击事件,而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说明他们的实力高于同样报道此事的香港凤凰卫视。 C . 要提升国家形象,必须消除对灾难新闻的种种阻碍,实现开放。因为一旦媒体在灾难事件上保持沉默,就会被公众视为“无用”,从而使国家在舆论上丧失主动权。 D . 瑞士航空公司在遇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空难事故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声誉,主要是由于他们得到了新闻界积极主动而充满善意的合作。
3.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近日,人民网研究院联合百度发布的《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10年来国潮的关注热度增长了528%。国货的关注度从2016年的45%提高到2021年的75%。国货数码、国潮服饰、国货美妆、中国美食等行业频频成为热门话题。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更看好国潮品牌,年轻一代特别是“90后”成为对国货、国潮最为关注的群体,新国潮正在崛起。

人们发现,新一轮国潮热并非简单出自情怀,真正的原因是国货新品正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供应方面,“中国制造”升级是国潮热的基础。“中国制造”已经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质量”正在大幅度提升。需求方面,消费回流让高品质国货赢得市场。尤其是接过消费主力棒的“90后”,是以一种平视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不会对西方品牌盲目崇拜,反而多了使用“中国制造”的自豪感。

于是,众多品牌纷纷加快在市场排兵布阵。现阶段的国潮更有民族文化与科技潮流加持,中国品牌、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科技开始引领新趋势。

国潮姓“国”。企业需要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挖掘和表现当代中国积极的文化特征。要在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基础上,结合年轻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让产品、理念、技术等构成元素与时俱进,不断引领新风尚,让中国创造、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成为市场热点。

国潮要“潮”。潮流是动态的,要让潮流兴起和流传,不能成为市场“过客”。企业需要细分人群,关注消费新动向,以此推进产品变革与模式创新。实惠产品看价格,耐用刚需看质量,有趣个性看品牌。在这样的消费特点驱动下,“90后”推动着各大品牌与平台不断迈出年轻的步伐,唯有跟上新需求,才能与年轻消费力同频共振,不仅要“潮”起来,更要“潮”下去。

此外,从销售渠道来讲,下沉市场仍有增量红利。当前,下沉市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都处于上升通道,且明显优于一二线城市。品牌要深耕下沉市场,打造“线上+线下”生态闭环,进行渠道升级。

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的国潮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上产品参差不齐泥沙俱下,一些企业创新不足全靠模仿。此外,国货在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让国潮不退潮,需要各行各业发挥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在科技、制造和质量方面取得突破,让中国品牌成为人们心目中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

(摘编自《但愿国潮更壮观》,《经济日报》2021年5月17日)

材料二 

北京2022年冬奥会从大写意“冬梦”会徽,到雪游龙、雪如意、雪飞燕、冰丝带等场馆设计与命名,从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立春、雪花、不点火之点燃火炬环节设计,到闭幕式折柳送别等场景表演,都体现了“以少胜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合”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冬奥会将国风、国潮推向世界。

北京冬奥会开启了国潮新时代,极大地提振了文化自信。但是从不同领域的“国潮”热现象来看,国潮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境。

现有的国潮热还更多停留在对传统文化表层形式符号的创意设计上,一些爆款出圈的文艺创作和产品没有触及中华文化的深层核心价值,如一些文博文创国潮产品停留在色彩挪用、元素提取、结构摹写方面,某些文艺创作作品停留在对传统经典或出土文物的名称采借上,使得创作徒有其名,难见其实。这可能导致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粗暴、简单化地“挪用”,难免形成对优质传统文化资源的过度消费和滥用,而随意挪用或滥用资源将会导致优质文化资源价值的贬损与消耗。

“国潮”破圈跨界不能忽视内容本体,要处理好科技赋能与文化内容之间的关系。“国潮”赶上了最好的时代,AR、XR、动作捕捉、抠像等技术,抖音、快手等平台正在打破虚实世界边界,中国网络平台的迅速崛起对“国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融合破圈过程中需要发挥科技与跨界文化艺术各方面的最大优势,扬长补短。但是无论科技怎样发达,还是要以令人共情共鸣的文化内容为王。

(摘编自邓佑玲《冬奥“国潮”:中国文化复兴的新篇章》)

材料三 

“国潮”热风中,市场快速变化,很多品牌把“国风”设计理解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简单复刻、一味堆积和拼贴传统文化元素,“生拼硬凑”和“用力过猛”的现象不在少数,这其实是因为缺乏对传统文化意蕴和价值的深刻理解,以致淡化甚至歪曲了传统文化的本来寓意。

现在,某种品牌凭借精准定位和国风包装,一经上市即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但紧随其后的是一大批名字雷同、包装类似的跟风模仿,加速了“国潮”的泛化。国货变“潮”不是跟风追热和天下大同,而是品牌将自身独特的产品价值、文化表达、美学观念寄托于商品,在求同存异中追求推陈创新,从而打破同质化的怪图,让中国品牌百花竞放、各领风骚。

“国潮”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华彩亮相,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是中国品牌乘风破浪的应有之义。应通过举办精品“国货”行业展会、降低产品流通成本、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等一系列举措助力国产品牌发展;要搭建特色传统文化和中国原创品牌“组船出海”的展示平台,助力国货品牌在国际舞台精彩亮相、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变。

(摘编自田卉、周子歌、白雪蕾《“国潮”澎湃如何更好彰显文化自信》)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1年调查显示,10年来国潮的关注热度增长了528%,国货的关注度相比于2016年也提高了30%。 B . 企业在发展国潮文化时,不仅要深挖传统文化内涵,也要不断与时俱进,挖掘和表现中国当代的文化特征。 C . “国潮”破圈跨界要处理好科技赋能与文化内容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优势互补,但文化内容更加重要。 D . 助力国货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有利于我们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变。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一轮国潮热不仅因为年轻一代有情怀,更是因为国货新品建立了稳定的供需关系。 B . “90后”推动品牌与平台不断迈出年轻的步伐,跟上消费者的新需求,就能做到与年轻消费力同频共振。 C . 一些国潮文艺创作和产品更多停留在表层的创意设计上,没有触及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可能导致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粗暴、简单化地挪用。 D . 市场快速变化,使很多品牌把“国风”设计理解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简单复刻、一味堆积和拼贴传统文化元素。
  3. (3) 如果你是某文创公司的总经理,想要发展公司的国潮产业,你认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
4.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远远的走来了一个人,他的对头又到了。这也是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的。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

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这“假洋鬼子”近来了。

“秃儿。驴……”阿Q历来本只在肚子里骂,没有出过声,这回因为正气忿,因为要报仇,便不由的轻轻的说出来了。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

拍!拍拍!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假洋鬼子”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全是因为他剪了辫子,不能做官了,这说明未庄人的保守。 B . 阿Q称钱太爷的大儿子是“假洋鬼子”和“里通外国的人”,说明阿Q是爱国的。 C . “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他之所以“耸了肩膀等候着”是因为他知道逃不脱,不如让他打。 D . 选文的结尾处写阿Q“有些高兴了”是因为他的精神胜利法起作用了。
  2. (2) 说说文中的“等候”“轻松”妙在何处。
  3. (3) 阿Q为什么认为“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5.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 , 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起家秘书郎,累迁长史。后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 , 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B .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的原因 C . 及长,辩         赡:丰富 D . 年在桑榆 , 自然至此    桑榆:晚年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为流觞曲水     八千岁为春 B . 及其所既倦       鹏徙于南溟也 C . 称其笔势       昔先王以为东蒙主 D . 便有终之志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羲之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后善于辩论,以性情耿直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受人称道。 B . 左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孙绰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 . 王羲之的书法为世人推崇,他在其学生家的几案上写的字被学生的父亲误刮去,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在一老太婆卖的竹扇上写字,人们争相购买。 D . 王羲之对自己的书法很自信,认为自己胜过钟繇和张芝。曾经与人书信,认为如果今人也像张芝一样勤苦练习,也可能达到他的水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6.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 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 . 《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 . 《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D . 《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
  2. (2) 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7. 默写
默写
  1. (1) 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血统论发出愤怒控诉的句子是:
  2. (2) 黄庭坚《登快阁》中“”两句,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上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3. (3)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4. (4) 《临安春雨初霁》最能反映诗人孤寂心境及聊以自遣的诗句是“”。
  5. (5) 柳永《望海潮》中,“”两句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莲的歌声。
8. 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对偶。 B . 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 .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 . “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在李白之前,也多有人咏蜀地山川之险。
9. 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迨诸父异爨”中的“诸父”是伯父、叔父的统称;“妪,先大母婢也”中的“先大母”指去世的祖母。    B .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中的“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农历每月十五日又称“望”,如“在丁卯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C . “顷之,持一象笏至”中的“象笏”,即象牙做的手板。笏,是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上面可以记事,后来只有大臣使用。    D . “莫春者,春服既成”中的“莫春”即“暮春”,指阴历三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仲春”。
10. 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生孩六月,慈父背   见:我    B .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郎中:专职给人看病的人,医生,大夫    C . 陋    至:最    D . 臣之辛苦 ,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辛苦:心酸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