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同步练习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理宗淳祐三年二月,以馀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尝作长短句,谒淮东制置使赵葵。葵壮之,留置幕府,俾帅舟师,溯淮,入河,抵汴,所向有功,累推淮东制置副使。入对,言:“方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里之豪一或即戎即指之为粗人斥之为哙伍愿陛下视文武之士为一勿令偏有所重。偏则必至于激,文、武交激,非国之福。”帝曰:“卿人物议论,皆不寻常,可独当一面。”乃授四川宣谕使。至是,加制置使,知重庆府。

玠至,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士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所在州郡,以礼遣之,高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才而任。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播州冉琎冉璞兄弟,有文武才,隐居中,前后阃帅辟召,皆不至。闻玠贤,兄弟相率诣谒。玠宾礼之,馆谷加厚。居数月,无所言,玠乃更辟别馆以处之,且常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去。如是又旬馀,请见玠,屏人曰:“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胜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玠大喜,遂不谋于众,密以其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以琎为承事郎,权发遣合州,璞为承务郎,通判州事,徙城之事,悉以任之。命下,一府皆喧然同辞以为不可。玠怒曰:“城成则蜀赖以安。不成,玠独坐之,诸君无预也。”

秋七月,馀玠卒。蜀人莫不悲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馀玠守蜀》)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方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里之豪一/或即戎/即指之为粗人/斥之为哙伍/愿陛下视文武之士为一/勿令偏有所重 B . 方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里之豪/一或即戎/即指之为粗人/斥之为哙伍/愿陛下视文武之士为一/勿令偏有所重 C . 方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里之豪一/或即戎/即指之为粗人/斥之为哙伍/愿陛下视文武之士为一/勿令偏/有所重 D . 方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里之豪/一或即戎/即指之为粗人/斥之为哙伍/愿陛下视文武之士为一/勿令偏/有所重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爵,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 . 蛮,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狄,西部被称为戎,东部被称为夷。 C . 阃帅,指中央最高军事统帅。《清史稿·礼志九》中提到:“至直省讲武,则以督、抚、提、镇为阃帅,岁季秋霜降日,校阅演武场。 D . 权,暂时代理官职。古代表示兼、代官职的还有领、摄、判、行、守、署等。其中领是本官兼低职;摄是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馀玠拜见赵葵,得到赵葵认可,被赵葵留下指挥军队,建立功绩,做了赵葵的副手。 B . 馀玠镇守蜀中,吸取诸葛亮的经验,广开言路,重用人才,贤名远播,收到了成效。 C . 在馀玠贤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出山,慎思之后,提出在西蜀合理布防的策略。 D . 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馀玠甚以为然,于是将军队移至钓鱼山一带。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玠大喜,遂不谋于众,密以其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

    ②城成则蜀赖以安。不成,玠独坐之,诸君无预也。

2.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王季友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注]

【注释】尔为:犹言如此。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看似平淡,实则言简义丰,“野人”既是身份的自谦,又暗含了一种脱俗的品味。 B . “朝见此山谓山晓”中的“山晓”一词,构词法如同“春晓”,写山中黎明破晓之景。 C . 颈联描写一个独坐松下的人,他被壁画吸引,诗人再三招手示意,他才不舍地站起来。 D . 尾联于舍人的“大笑”,既有对“我”的逗趣之意,也有对自己高超画技的得意之情。
  2. (2) 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此诗“看他字字是真,却字字是画”,请结合此诗颔联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3.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在《劝学》中,用借助舆马而致千里、借助舟楫渡江河的例子,引出“”的观点。
  2. (2)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在浔阳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之后用“”两句突出琵琶女的演奏带来的与乡间音乐不同的艺术感受。
  3. (3)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4.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表情包创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国古代戏曲的脸谱。脸谱是通行于剧场的表情符号。通常,红色绘制的脸谱表示忠义刚烈,黑色绘制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绘制往往作为奸臣的标记,如此等等。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道德褒贬与脸谱风格之间显而易见的呼应表明,古代戏曲擅长提炼与夸大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而归纳为某种相对固定的类型。这些角色代表了一个单纯而强烈的世界:是非分明,爱憎透彻,尽量祛除犹豫、妥协、矛盾、宽宥与谅解等暧昧的情感成分。

相形之下,孵化表情包的那一部分网络文化无法适应如此刚烈的气质。          的痛斥,         的赴死,         的悲伤,         的离别,古代戏曲垂青的那些情节过于沉重,以至于不堪重负。如今的表情包是一种“软性”的符号,卡通柔和的表达更为适合这一代人的温情与宽容,令人开怀的幽默则显现了出色的智商与情商。人们喜欢轻松地发一个表情包:萌萌哒!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义无反顾   慷慨激昂   令人动容   撼人心魄 B . 慷慨激昂   义无反顾   撼人心魄   令人动容 C . 撼人心魄   慷慨激昂   令人动容   义无反顾 D . 慷慨激昂   令人动容   撼人心魄   义无反顾
  2. (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C .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D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 B . 三尺戏台划分出了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让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 C . 三尺戏台划分出的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让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的区别。 D . 三尺戏台划分出了善与恶的道德阵营,观众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之中识别忠臣义士与奸贼小人。
5.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招生办)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     ▲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6.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我国已有4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观念          , 整个社会对非遗的尊重意识、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明显提高。非遗保护唤醒了民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豪感。过去历朝历代,民间艺人不曾受到过特别的尊重。建筑者、手艺人、讲故事的人……体现他们技艺和智慧的成果被世人称赞,但他们的名字却          在历史里。

如今,传承人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实际          , 让这些不曾被关注的创造者走到文化建设舞台中央,使他们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有了自信心和责任担当。传承、创造的主体得到尊重,有助于非遗这一经受历史          的技艺和智慧焕发出旺盛生命力。如今,非遗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宝贵的滋养。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让中华文化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深入人心  埋没  崇尚  铸造 B . 深入人心  湮没  尊崇  锻造 C . 根深蒂固  埋没  崇尚  锻造 D . 根深蒂固  湮没  尊崇  铸造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B . 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C . 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D . 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发展好、保护好。
  3. (3)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靠近海岸后,这些巨大的海兽又会潜回去,重复刚才的举动……露骨鲸又是在干什么呢? B . 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 C . 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D . 作为“大地之子”,袁隆平一直在稻田里耕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7.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名真正合格的(jū)击手,需要具备沉稳的心态、灵敏的反应和高超的射技,唯有如此,才能在紧急的事态中力挽狂(lán),担当起制伏罪犯、解救人质的重大使命。 B . 枸杞是我们家乡最为疯狂的植物种类,有风有雨就有红有绿。每年盛夏河岸沟谷都要结(jiē)满籽粒,红得炯炯(jiǒng)有神。大片大片的血红倒映在河水的底部,对着蓝天白云虎视耽耽。 C . 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zǎ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陷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jiù)。 D . 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从政,或求学,或经商,而回乡的乡贤,以自己的学识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以文化道德的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zǐ),对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bì)益。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乃至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公本位”、集体本位,而不是“私本位”、个体本位。某种程度上,正是“公本位”的文化传统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儒家传统主张“修齐治平”一体。齐家之本在于修身,治国之本在于以国为家。《礼记》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强调对百姓要“如葆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一言以蔽之,“修齐治平”之道在于克私奉公、视家如己、视国如家、视天下如国、与天下人同其忧乐。“公本位”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追求整体性福祉,强调社会公平,扶助贫困群体。“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成为“王道”政治理想。经过两千多年传承,“公本位”的文化传统成为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根基。

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也曾经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之初,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贫困人口,彼时的中国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数最多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建起集体化体制和单位体制,为民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还构建了一个广泛可及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令绝大多数人可享受基本医疗卫生、初级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这些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为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减贫奠定下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前的经济增长使民生水平快速提高。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这一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减贫的一大可贵之处,在于创出了一种减贫的中国模式、闯出了一条减贫的中国道路,即超越了传统的以赋权为中心的模式,而以赋能为中心,通过运用综合机制,动员各方力量,提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在这种减贫模式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中国通过有组织的乡村扶贫、乡村振兴,打破过去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相对孤立的“原子化”状态,极大提升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通过构建乡村合作社等机制,吸引外部资源参与乡村建设,使乡村形成发展共同体,增强协同发展能力;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贫困地区推行产业扶贫,使贫困人口具有更多提高收入的机会;通过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可行能力”,实现“授人以渔”;通过普及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降低贫困人口的脆弱。由此可见,赋能式扶贫主要是一种发展支持政策,长期强调既要“输血”,更要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能力,即内生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脱贫、内生脱贫。

中国的减贫成就,对本国而言意味着人民福祉的重大改善,标志着国家发展的里程碑;对世界而言,意味着“贫困恶魔”并非不可战胜,这无疑会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鼓舞与激励。

(摘编自鄢一龙《脱贫攻坚:中国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与西方不同之路》)

材料二:

“十四五” 规划指出,新时期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习.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激发农民内在活力,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治理主体和受益主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实、落地。

我们应当清楚认识当前“农民”的特点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随着社会分工与人口流动,我国农民逐渐分化出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兼业农民、农民工、商业型农民等群体。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提高认知,充分挖掘不同农民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如留守村庄的传统农民,一般年龄较大,是对农业与村庄历史最熟悉的人群,是乡村发展最好的“乡愁”文化资源;新型职业农民,是产业振兴与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兼业农民与农民工是弥补乡村振兴人才不足的主要人力资源;而经商型的农民精英,则是一批有能力为家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出钱出力的“新乡贤”。

其次,要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与能力。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乡村产业发展、村庄治理、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组织振兴等方方面面,对农民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使农民群众真正明白乡村振兴与自己的切身关系。另外,要把农民主体意识培育与乡土文化重塑相结合,发扬乡土文化黏性,把分散的农民群体通过家乡情凝聚起来,以故土情怀提升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政府还要构建公益为主、市场为辅的常态化农民教育培训机制,把传统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加强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素质与能力。

另外,还要创造有利于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一要完善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制度。如加大农业农村财政预算支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养老、教育、医疗等政策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质量;完善农村金融、保险、土地、产业扶持等政策,构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二要优化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例如在村庄规划、产业振兴、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等工作中,为农民群众提供表达建议的渠道和参与的平台,真正实现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受益权。

(摘编自唐丽桂《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1. (1) 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下,到整体脱贫的巨大转变。 B . 中国减贫的最可贵之处,是以赋能为中心,运用综合机制,动员各方力量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 C . 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都是通过有组织的乡村扶贫,“授人以渔”,提高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 D . 只要让农民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上发挥主体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就可以顺利实施,全面推进。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人同乐,追求整体性福祉,强调公平,扶助贫困等文化传统,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B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巩周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规划的新目标新任务。 C . 推进乡村振兴须根据农民群体的不同特点,充分挖掘其价值,让不同的农民群体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D . 如果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那么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受益权就得不到保障。
  3. (3) 下列农村人口脱贫方式中,属于“内生式脱贫”的一项是(   )
    A . 通过基建,为贫困人口提供生产资料、提高小额贷款额度等。 B . 帮助农民掌握手机短视频拍摄、直播带货等信息时代“新农具”。 C . 选送优秀干部到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当好发展带头人。 D . 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吸引工商资本打造如民宿、康养、特色小镇等乡村文创项目。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中国在减贫实践中为全世界的人类减贫探索出了哪些新路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9. 语言表达
请填写以下表格,考考你对家乡——天津的文化生活的了解与认识。

家乡的文化生活

列举不少于两个

天津风味“三绝”

天津民间工艺“三绝”

天津特建筑

天津历史名人

10. 语言表达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s说感情是内脏的变化。这种说法是有趣且贴切的表达,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当你的情感发生变化时,你是否也能感觉到内脏的变化?请简单描述一下某种情感生发时,你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