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卷

部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西方文明起源时,农村与城市之间都是各自独立而分离的。而在中国古代,原始氏族社会的血缘管理在文明社会里依然延续下来了。虽然也出现了城市,但城内的氏族贵族阶层与城外农村里的氏族平民,属于同宗同族同血缘,因此城市与农村是不可分离的,统一在血缘管理共同体之中。

西方文明起源后,原始氏族社会的公共土地被分成小块归个体家庭所有,手工业、商贸业也都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土地以及土地上生产的农产品与手工业产品,都作为商品可以自由交换买卖。而中华文明起源后,土地仍然公有,手工业、畜牧业仍然附属于农业,所有的产品在同一血缘的氏族部落酋长贵族阶层领导下,按等级分配。

西方文明起源后,青铜器被用于生产工具,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文字则服务于商贸产品交流记账及私产记录。而中华文明起源后,因农耕生产需要而祭祀天地神灵,因血缘管理需要而祭祀祖先神灵,原始巫术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发展升格为原始宗教,神灵观念进一步强化,通神手段集中到氏族贵族手中。因宗教祭祀的需要,中国古代的玉器、青铜器、文字均没有被制作成生产工具或服务于产品交流,而是成为巫术通神的法器媒介,是神权、族权、军权的象征,是宗教、政治、伦理的三合一,具有神圣性。

以上三方面说明,随着农耕生产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起源了,但原始氏族社会的诸多因素并没有因文明的出现而瓦解,反而延续下来,并获得更具体更系统的发展。因此,张光直先生称中华文明起源表现为“连续性”型态,而与西方文明起源的“破裂性”型态相区别。侯外庐先生则称中华文明起源走的是“维新”路径,与西方的“革新”路径相区别。

大量考古材料及相关研究表明,中华文明在5 000多年前即已开始出现。而这种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持续了1 000多年,相当于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五帝时代。到了夏商西周时期,中华古文明则表现为早期发展阶段。到春秋战国时期,早期文明出现转型。秦汉以后,中华文明则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这样的发展过程也是与西方文明不一样的,因而其内涵特征也有诸多不同。

这些不同有许多具体表现。例如,从社会形态考察,虽然中国早期文明发展阶段也有奴隶制现象,成熟文明发展阶段也有封建制现象,但中国的奴隶制、封建制与西欧的奴隶制、封建制在外延与内涵上有许多不同。

欧洲的封建社会表现为封建领主经济制度上的各自独立的庄园经济。各庄园之间彼此隔离,没有联系的纽带。只有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欧洲才打破了这些彼此封闭的状态。而中国的情况并非这样。秦汉以后的成熟文明虽然也在社会形态上表现为封建经济,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以地主经济为基础、中央集权为形式。地主经济保证了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多余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而全国范围内的中央集权制又使得这些不同地域间的联系交换成为可能。因此,秦汉以后中国已经出现了中央集权领导下的长城以内的共同地域、共同官方语言,以及共同的农耕经济。到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的建议下,中央集权政府独尊儒术,从而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所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到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以后才形成的,而是在秦汉时期已经开始了。如果说,世界上其他地区只能有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而不可能有封建主义的民族;那么,在中国,却有封建时代的民族。在秦汉时期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成熟文明发展阶段一直绵延壮大,并转化创新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

(摘编自江林昌《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

材料二:

关于文明起源,当代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模式,大抵可以归纳为商路、生产、战争、水利、仪式等。毫无疑问,没有一种文明仅仅依赖一条途径来形成复杂的社会组织,同样,也并非所有的文明都采用完全相同的方式。每种文明形成时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各不相同,人们在面对相同或类似情况时采用的途径因此也丰富多样。从前的文明起源研究侧重研究文明起源的统一机制,后来大家发现,这是徒劳的。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在宏观的层面上形成共识,而在文明形成的途径上根本不可能找到共识,文明因为多元融合才能历久弥新。

从多元视角来看中华文明起源,就会发现所谓中华文明其实也是立足于多元融合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在文明起源阶段没有一个单独的中国模式。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也就是多元融合。从时间进程上说,中华文明起源至少可以看出三波浪潮,第一波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良渚、石家河文明为代表,年代可以早至距今5 800年;第二波发生在中国北方,以红山、石峁、陶寺文明为代表,年代可以早至距今5 000年;第三波发生在中原,以二里头文明为代表,距今3 800年左右。而二里头文明的水平比早先的文明更复杂,生产、仪式、军事、商路等都更出色。

笔者认为,正是立足于多元文明的基础,中国才有了后来流传千古的三代文明。

(摘编自陈胜前《多元文明融合基础上兴起的三代文明》)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方与中国在文明起源时,城市与农村关系的状况不同,这取决于城市与农村间人之血缘的有无。 B . 在中国古代,宗教祭祀赋予玉器、青铜器和文字以巫术通神的法器媒介的性质和神圣的色彩。 C . 中华文明在5 000多年前已开始出现,但其起源过程却纵贯五帝时代,并一直延续到夏商周。 D . 关于文明起源,当代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模式,后来这被证明是徒劳无功的。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原始氏族社会的诸多因素延续下来,并获得更具体更系统的发展,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起源的区别之处。 B . 中华文明出现于5 000多年前,随后经历了早期发展阶段、转型阶段,在秦汉以后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C . 今天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D . 从多元视角来看,中华文明起源是立足于多元融合的,而在起源阶段出现的三波浪潮,前后则是相对独立的。
  3. (3) 从文明起源的模式上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良渚文明显示,包括海洋鱼类在内,水生资源很丰富,有集约化的稻作农业。 B . 石家河文明多城池设施,大大小小的古城星罗棋布,似乎是更强调防卫设施。 C . 陶寺的先民有建筑和凿井技术,能饲养家畜,生产方式多样化,社会产品丰富。 D . 秘鲁古时的海岸鱼类资源就很丰富,更有若干小河谷适合开展灌溉,人口较多。
  4. (4)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有封建主义民族而欧洲却没有的原因。
  5.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Ⅱ

在 异 乡

海明威

秋天,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仗了。米兰的深秋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店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蓬松的尾巴;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舞着。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冈上吹来。

每天下午,我们都上医院去。葬礼的仪式时常从院子里开始。我的膝关节有病,从膝盖到踝节之间的小腿僵直,没有腿肚子似的。医生说:“一切都会顺利的。小伙子,你是个幸运儿。你会重新踢足球的,像个锦标选手。”

旁边的手术椅中坐着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个娃娃的手。上下翻动的牵引带夹着那只小手,拍打着僵硬的手指。轮到检查他时,少校对我眨眨眼,一面问医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

每天,还有三个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到医院来。我们都佩着同样的勋章,除了脸上包着黑丝绢的小伙子;他在前线待得不长,所以没有得到勋章。

起初,因为我佩着勋章,那些伙伴对我颇有礼貌,问我是怎样获得勋章的。我便拿出奖状给他们看,上面尽是些冠冕堂皇的词语,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 , 等等。但是,透过这些辞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意:我的受奖仅仅由于我是个美国人。打那以后,伙伴们对我的态度有点变了。

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剑术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当我们坐在手术椅中,他总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意大利语法。不过,他却夸奖我口语流畅。我们轻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语闲聊。有一天,我对他说,意大利语一学就通,说起来挺容易,我不太有兴趣了。“嗯,不错,”少校说,“那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语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语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文完全变了样,以致当我脑子里语法概念模糊时,不敢同他交谈了。

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从不错过一天。当我学不好意大利语法时,他骂我是个丢人的大笨蛋,并且说,他自己也是个傻瓜,煞费心思来教我。少校长得矮小,却笔挺地坐在手术椅中,将右手伸入机器,让牵引带夹着手指翻动,眼睛直盯着墙壁。

“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问我,“注意,语法要正确!”

“回美国。”

“结婚了吗?”

“没有,但很想。”

“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恼火,“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为什么,少校先生?”

“别叫我少校先生。”

“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他说着,眼睛直瞪着前面,显得非常恼怒、痛苦。

“可为什么一定会失掉呢?”

“肯定会失掉,”他望着墙壁说,然后,低下头看着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从牵引带里抽出来,在大腿上狠狠拍几下。“肯定会失掉,”他几乎大吼了,“别跟我争辩!”接着他对看管机器的护理员叫道:“来,把这该死的东西关掉!”

他回到另一间诊室去接受光疗和按摩了。一会儿,我听见他向医生请求借用电话,后来,门关上了。他重新回到这间房间时,我正坐在另一把手术椅中。他披着斗篷,戴着帽子,径直朝我坐的地方走来,把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肩上。

“真对不起,”他说,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刚才我太失礼了。我妻子刚去世。请原谅。”

“噢……”我惋惜地说,“非常遗憾。”

他站在那儿,咬着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说,“难哪!”

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

医生告诉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轻,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残废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结婚。她只病了几天。谁也没料到她会死的。在少校坐的手术椅的对面墙上,挂着三张照片,都是类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医生打哪儿弄来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为,我们这些人是第一批来试验医疗器的。不过,少校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

(有删改)

[注] ①本文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②米兰:意大利西北部城市。③意大利语,分别意为“友爱”“克己”。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和一群伤兵每天都到医院治疗,“我”伤愈后还能踢足球,而少校这位战前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手,战后却不能击剑了。 B . 很多伤兵都得了勋章,意大利为了表示友谊,授予了“我”这个美国兵勋章,其他人因此改变了对“我”的态度。 C . 当“我”追问为什么不能结婚时,少校怒气冲冲地告诫“我”,表情可怕,少校这种似乎不近情理的言行,表达了他的无限悲愤。 D . 少校爱他的妻子,而妻子却早早离他而去。他不愿看到“我”重蹈他的覆辙,遭受如此悲痛的丧妻之苦,所以竭力反对“我”结婚。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营造了深秋寒冷萧瑟、满目沧桑的阴郁氛围。 B . 小说开头运用环境描写,为整个故事的展开奠定了轻快的感情基调。 C . 小说叙述背景的选择、气氛的渲染、反讽语言的使用,显性或隐性地表达了写作者的叙事立场和态度。 D . 作者用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凝练传神的语言、简单白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反战思想和对和平的向往。
  3. (3)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4. (4) 小说标题“在异乡”含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3.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又中宏辞。郭子仪辟佐朔方府,子仪入朝,使主留事。李怀光与监军阴谋矫诏诛大将,以动众心,欲代子仪。黄裳得诏,判其非,以质怀光,怀光流汗服罪。于是诸将狠骄难制者,黄裳皆以子仪令易置,众不敢乱。入为侍御史,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贞元末,拜太子宾客,居韦曲。时中人欲请其地赐公主,德宗曰:“城南杜氏乡里,不可易。”迁太常卿。时王叔文用事,黄裳未尝过其门。婿韦执谊辅政,黄裳劝请太子监国,执谊曰:“公始得一官,遽开口议禁中事!”黄裳怒曰:“吾受恩三朝,岂以一官见卖!”即拂衣出。皇太子总军国事,黄裳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节度使韩全义谄佞无功,因其来朝,黄裳白罢之。俄而刘辟叛,议者以辟恃险,讨之或生事,唯黄裳固劝不赦,因奏罢中人监军,而专委高崇文。凡兵进退,黄裳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曰:“公不奋命者,当以澭代。”崇文惧,一死力缚贼以献。蜀平,群臣贺,宪宗目黄裳曰:“时卿之功。”始,德宗姑息藩镇 , 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黄裳每从容具言:“陛下鉴贞元之弊,整法度,削损诸侯,则天下治。”元和二年,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河中、晋绛节度使,俄封邠国公。明年卒,年七十,赠司徒,曰宣献。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尝被疾,医者误进药,疾遂甚,终不怒谴。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B . 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C . 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D . 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擢,提拔、选拔之义,古代用于提升官职,其义同迁、拔、徙、加封等。 B . 中书,即中书省,古代官署名,掌机要、发政令,隋唐时为全国政务中枢。 C .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时期设立的军镇,“藩”有保卫之义,“镇”为军镇。 D . 谥,即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或褒或贬或同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黄裳能够明察秋毫。杜黄裳揭穿了李怀光和监军假托皇帝诏令诛杀大将的阴谋,李怀光被质问后流汗服罪。 B . 杜黄裳深受皇帝宠爱。宦官想请求德宗把韦曲这个地方赐给公主,德宗认为这是杜黄裳家族的故乡,不可变动。 C . 杜黄裳富有军事才能。刘辟反叛,杜黄裳罢免宦官监军,委任高崇文全权指挥,自己从中指点,全都切合战机。 D . 杜黄裳能够宽以待人。杜黄裳生病时,医生给他用错了药,导致病情加重,他最终并没有发怒,也没责备医生。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节度使韩全义谄佞无功,因其来朝,黄裳白罢之。

    ②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曰:“公不奋命者,当以澭代。”

  5. (5) 面对德宗姑息藩镇引起的后果,杜黄裳有何建议?请简要概括。
4.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渔 家 傲

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

[注] ①逡巡:这里指顷刻间,形容时间极短。②当:作为。③厮:相。与下句“相”字互文见义。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句用字精妙,“闻”“敲”二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在,匠心独运。 B . “旋”与“忽”“逡巡”等一连串快速的动作,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 C . 采莲女随手采摘莲花酿酒,花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合,花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D . 这首词描写了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趣的情景,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
  2. (2) 有人说“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中“惊起”一词有“转折之妙”,请结合上下句简析。
5.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荀子在《劝学》中以“蚓”和“蟹”作对比,说明二者成败的原因分别是“”“”,从而深入论述了“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 (2) 《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两句,描绘了乡村田园虽然鸡犬相闻,却无丝毫喧嚣烦躁之感的生活画面。
  3. (3) 同为写“愁”,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一句巧用比喻,贴切形象;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一句则是直接抒情。
6.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旧地重游,泰山已不复三十年前我初游时的清寂,变得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午后时分,登上了观景台,体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受。然而,环顾南北而有所思,此处泰山独高,再遥望西南,那边陲上的珠峰,要高出泰山若干倍。珠峰有灵,会视泰山为小丘的。又想到古人常用“泰山北斗”作美喻,将泰山与北斗并列,其实,居北斗而俯瞰泰山,它仅是砂石一粒,渺焉难寻。我彼时不由自问:天下小了,泰山小了,____?得此感悟,折返海上后,我刻了一大方印,曰“登山小己”,自警也。

八年后,岁近八旬的老朽,有幸三登泰岳。在车上,在缆车车厢里,坐看窗外满山遍野的绿夹杂着些许的红天成的斑斓 , 是老成而醇郁的秋滋味。那明灭断续的登山路,似断线的珍珠串,时隐时显,美极。也怪,我总觉得人的思维多有“贱”的一面,至少我是如此。初登泰山时那般艰辛,多挪身一步都觉烦难。如今,便捷舒坦了,却还____。

  1. (1) 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午后时分,登上了观景台,体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受。 B . 又想到古人常用“泰山北斗”作美喻,将泰山与北斗并列。 C . 得此感悟,折返海上后,我刻了一大方印,曰“登山小己”,自警也。 D . 也怪,我总觉得人的思维多有“贱”的一面,至少我是如此。
  2. (2)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看着窗外,满山遍野的绿色当中夹杂着一些红色,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秋天。”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7. 语言表达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随着相关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②濒危语言抢救的速度与参与抢救的范围都在扩大。③和传统手段相比,新兴数字技术正带来两方面的改观。④首先是语言存档速度和能力提升。⑤利于数字技术可以把语言以视频、音频等存档,⑥相当于为濒危语言建一座“数据博物馆”。⑦而且,人工智能更积极的作用在于互动学习方式的开发。⑧研究者发现,把不同的原住民语言和流行的应用程序结合起来,⑨对维持濒危语言的活跃度有很大帮助。

8. 语言表达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吴应湘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攻克了油气水混相流量计量的难题,突破了传统的测试原理。在由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中,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圆满完成了油气水分离与计量仪器研发的全部内容,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任务要求,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同时,由他们研制的油气水多相流量计已成功应用于辽河油田、大庆油田等生产现场,他们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对油井产液的混相快速准确计量,且成立了以该技术为核心的“安徽中科引力科技有限公司”,推进了技术的产业化。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卡地亚”“赛纳维”“罗托鲁拉小镇”“卡布奇诺”“普罗旺斯”“地中海”“亚特兰蒂斯”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市的新街道和新兴建筑,特别偏爱“洋名称”,其结果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为此,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地名洋化现象的泛滥给予了批评。网友们也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记载着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有人说:“放着本国、本民族的名称不用,乱用一些外国的名字,这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何必抱残守缺呢。”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