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科学测量 知识点题库

如图1—4,可读出物体AB的长度为 物体C的长度是 。

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了。用天平称量一张邮票质量的做法可行的是(    )。


A . 因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精密仪器,所以可以直接称一张邮票的质量 B . 将一张邮票和一个小铁块一起称,再单独称小铁块质量,两次相减可得邮票质量 C . 称数十张邮票的质量,除以邮票的张数,可得一张邮票的质量

湖北神农架科学考察队在丛林深处松软平整的泥地上发现“野人”行走时留下的脚印,队员小明用方格纸描下了“野人”的脚印,如图所示.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cm,则“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体积,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那么矿石的体积是厘米3;由于取出矿石时会带出一些水,因此导致矿石体积的测量值真实值。

小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标度却不准确。测得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 ℃,在沸水中的读数是 102.3℃。那么它在温度附近误差很小,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体积,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那么矿石的体积是厘米3;由于取出矿石时会带出一些水,因此导致矿石体积的测量值真实值。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 . 16℃ B . 18℃ C . 20℃ D . 24℃
如图(甲)和(乙)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甲)温度计的示数读作(乙)温度计的记作

  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

⑴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

⑵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填写下面内容: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Δh(cm)

5.1

5.2

5.1

M

5.2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的数值为

⑶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填“液体的热胀冷缩”或“气体的热胀冷缩”)

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 . 5cm B . 5.0cm C . 5.00cm D . 5.000cm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所测铅笔的长度cm.

某学生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量筒放平后,仰视液面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3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 12毫升 B . 大于12毫升 C . 小于12毫升 D . 无法判断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 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选填“甲“或“乙“)
  2. (2) 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 1 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cm3
  3. (3) 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__.
    A . 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 . 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 . 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 . 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 (4) 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 2 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选填“a”、“b”或“c”)
一位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24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 . 2.42cm B . 2.428cm C . 2.43cm D . 2.47cm
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 (1) “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液面恰好到达时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时的水量.
  2. (2) 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立方厘米)、100ml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①用细线系住小石头,放入量筒内.

    ②往量筒内倒水,.

    ③将小石块取出,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最少水量.

  3. (3) 利用100ml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 . 5毫升 B . 50毫升 C . 80毫升 D . 95毫升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是
  2. (2) 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
  3. (3) 该同学改正实验步骤后,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为
  4. (4) 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
    A . 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 . 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 .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 . 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在初中科学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测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 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 . 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D . 错误和误差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
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 B . 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立方分米 C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千克 D . 诸暨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在测金属丝直径时,为了减小误差,采用如图方法进行测量。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直径为毫米。下列测量与上述测量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有

①测量课本长度时取五次测量的平均值;②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③用量筒和水测出100枚大头针的体积,求一枚大头针的体积;④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得出一张纸的厚度;⑤用量筒和水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