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知识点题库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可分为 、 、 三层。

  我们发现,地球内部的结构与 很相似。

(2)岩石圈是由 和 共同组成的。

一架飞机沿最大纬线圈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作环球飞行,大约需(  )


A . 40小时   B . 400小时 C . 80小时    D . 800小时

读图3—1—5,完成下列问题。
(1)你能用几个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吗? 。

(2)根据图中数据,你能准确描述一下地球的形状吗? 

进行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 . 麦哲伦 B . 哥伦布 C . 郑和 D . 库克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 . 6357千米 B . 6371千米 C . 9863千米 D . 6372千米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 . 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 . 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下列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 .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C .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D .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平均半径为6317千米 B .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 . 表面积约为5.1平方千米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面两题题.

  1. (1) 图中所示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 .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 . 地球是个球体 C .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 海平面上升
  2. (2) 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航海家是(   )
    A . 哥伦布 B . 伽利略 C . 魏格纳 D . 麦哲伦
下列说法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模型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右图是某同学构建的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图中的D表示的是元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如图甲所示;还有发生月食时,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如图乙所示。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是否就可以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你的理由是什么?


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
如图为地球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 (1) A所代表的地球圈层的名称是
  2. (2) 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字母代表的圈层。
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关于三个星球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主要是色球层 B . 地球从内到外的结构为地核、地幔、地壳 C .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D . 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行星
下列有关地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的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B .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 C .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核 D . 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以下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按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②①③ D . ③②①
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 . 地核-地幔-地壳 B . 地幔-地核-地壳 C . 地壳-地幔-地核 D . 地壳-地核-地幔
人类自古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对它的了解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例如在不同历史时期,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如下: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按照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则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现代,能够支持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证据有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仪、地图是我们了解地球常用的工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 .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C . 一般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比较详细 D . 关于地球的形状的假设很多,麦哲伦用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