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重要的碱 知识点题库

下列可表示将pH=1的盐酸加入到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

A . B . C . D .
 小明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接着,他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红色褪去.

  1. (1)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一致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溶液外)一定有 ,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设计方案】小红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硫酸,并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滴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有硫酸

    方案2

    取样,滴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有硫酸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仔细研究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后,认为方案 无法验证小红猜想的正确性,理由是 .

  3. (3) 【拓展迁移】大家讨论后,按正确方案进行操作,确认了溶液中有硫酸存在,由此可知,在分析化学反应结束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到生成物外,还有考虑到 .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 . ①②③④ B . 只有①②③ C . 只有②③④ D . 只有①
硫酸、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 (1) 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2. (2)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保存.
下列五种溶液:①NaOH溶液、②Ba(OH)2溶液、③Na2SO4溶液、④稀硝酸、⑤混有少量硝酸的MgSO4溶液.

  1. (1) 指出其中属于碱溶液的是(选填序号);

  2. (2) 若要配置100克5%的硫酸钠溶液,需要往20%的硫酸钠溶液中加水多少克?

  3. (3)

    若将Ba(OH)2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硝酸的MgSO4溶液中,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的质量变化符合下列图象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 . 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C .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 . 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
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其产物可使无色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 . CH4 B . C2H5OH C . H2 D . CO
向含 CuCl2 和 HCl 的 100g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NaOH 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 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 (1) 写出 PM 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 (2) P 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 (3) 试通过计算确定m1的值。
  4. (4) M 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 0.1%)
粗心的小辉在做完实验后,将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 . 固体氢氧化钠 B . 浓盐酸 C . 浓硫酸 D . 食盐
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小南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1. (1) 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2. (2) 通过上述实验,明明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了生成Na2CO3和O2 , 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写出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请说说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的是优点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①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

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只有③ D . ①②③④
了解到钠与水会生成 NaOH 和 H2 并放出大量热。爱思考的小明和老师交流: 钠既能和水反应又能和酸反应,那么当它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反应速度应该差不多。老师带小明到实验室,他们取来等质量且形状一样的钠 8 块,分别放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水中,实验结果如下表: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0

0.18

0.36

1.8

3.6

5.5

11

22

反应时间(s)

20

18

13

11

21

37

65

114

  1. (1) 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这个结果让小明很疑惑,尤其是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达到 22%时反应速度明显减慢且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这个白色固体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老师告诉小明,钙比钠活泼,与水反应却不如钠剧烈,钙与稀硫酸的反应更慢,Ca(OH)2 和 CaSO4 的溶解度比较小,无法及时溶解的生成物会覆盖在反应物表面阻碍反应。小明有所感悟,他去查阅 NaOH 和 NaCl 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30

    40

    50

    NaOH溶解度(克)

    119

    129

    145

    NaCl溶解度(克)

    36.3

    36.6

    37

  2. (2) 你认为小明不查阅常温下的溶解度是因为
  3. (3) 对比 NaOH 和 NaCl 的溶解度,在老师协助下小明知道白色固体是 NaCl,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达到 22%时反应速度明显降低的原因是
小乐完成了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含稀盐酸和CaCl2 B . 乙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只含NaCl溶质 C . 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CaCl2两种溶质 D . 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Na2CO3两种溶质
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

物质

Na2CO3

NaHCO3

Ca(OH)2

Ba(OH)2

溶解度/g

21.5

9.6

0.165

3.89

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 (1) 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2. (2) 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
  3. (3) 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
  4. (4) 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图甲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乙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5. (5) 【反思感悟】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 .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 . 能与稀硫酸反应 D .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受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是什么?

【讨论、猜想】可能是Na2SO4溶液;也可能是NaOH溶液;还可能是……。

【设计与实验】

  1. (1) 甲同学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认为如果是NaOH溶液可以不用做实验只要看一下就可以分辨,你认为甲同学能这么快分辨的理由是
  2. (2) 乙同学用上图已有的试剂做实验,鉴别出了该试剂就是Na2SO4溶液。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溶液;

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
A . 烧碱 B . 食盐 C . 硫酸铜 D . 熟石灰
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已经C溶液为蓝色。

  1. (1) A物质是(填化学式)。   
  2. (2) C 与 E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 (3) 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 B 反应生成D 的物质有              (填序号)。 
    A . 2 类 B . 3 类 C . 4类 D . 5 类
电导率和pH 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某兴趣小组运用电导率和 pH 传感器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注: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微西门子每厘米(μS/cm)表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开始时,溶液电导率较高的原因是溶液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写离子符号)。
  2. (2) 如图乙,C点电导率最低的原因是
  3. (3) 将恒压滴液漏斗中液体换成以下哪种溶液,测得电导率图像与图乙相似      
    A . HCl B . CuSO C . MgSO4 D . NaNO3
冬奧百年历史上的首支绿氢火炬在北京鸟巢点燃。火苗跳动背后,是我国新能源领域技术

实力的绽放。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支“氢燃料火炬”。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连接发生装置(如图),检查气密性:

步骤2:选取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

步骤3:将产生的氢气在导管口点燃,就制得一支迷你火炬;

步骤4:残渣处理,再将所有装置进行多次洗涤。

  1. (1) 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 (2)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氢气可能含其它气体杂质,为提高纯度,可将制得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溶液, 然后再通入足量的浓硫酸溶液;
  3. (3) 步骤4中,为了证明制取装置是否洗涤干净,应取洗涤液加入,若无任何变化,证明洗涤干净;
  4. (4) “绿色化学”是指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杜绝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制取氢气的方法中,最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用字母表示)
    A . Zn+H2SO4= ZnSO4+H2 B .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C . 2H2O2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