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识点题库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变瘪的兵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 .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之间的间隔变小 C .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 .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 .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 . 分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C . 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 . 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洗涤剂能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C

温度计中的水银能指示温度

汞原子间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A . A B . B C . C D . D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B . 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C . 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 . 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下列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是(   )
A .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 . 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C . 热骨藕汤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D . 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又降低温度
走到花园里,我们远远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是因为(   )
A .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 . 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C . 分子有一定质量    D . 分子间有间隔
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来表示3个氢气分子的是()
A . B . C . D .
切开成熟的芒果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A . 分子可以再分 B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今年3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凡进入中小学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师生吸食“二手烟”.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 分子的质量很小
水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观点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 (1)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2. (2) 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
  3. (3)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水蒸发过程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未发生变化 B . 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效起来------分子的种类变多 D . 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间间隔改变

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夏天温度高,分子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金属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间隔 C .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的特点。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He和Mg的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相似”),理由是
  2. (2) 一个硫离子含有个质子,一个 含有个电子。
  3. (3) 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它让我们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其中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请在C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形补充完整

  4. (4) 请用元素周期表中1、7、8号对应的元素组成两种反应物,写出两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下列图示实验,有关说法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产生的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不会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实验测得O2的体积分数小于1/5,其原因可能是红磷太少了。

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与O2的接触面积,充分利用热量。

点燃收集的H2发出爆鸣声,可能是收集时集气瓶中的水未灌满。

A . A   B . B   C . C   D . D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酒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 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B .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C . 水蒸发为水蒸气,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防范新冠疫情依然重要,需要我们“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
  1. (1)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随身携带的酒精湿巾或酒精喷雾用时室内充满酒精气味的原因
  2. (2) 在疫情期间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沾有油污的手,可使用洗洁精清洗,洗洁精的作用是
  3. (3) 某校要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2%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10%的过氧乙酸溶液 kg。
  4. (4) 84消毒液因诞生于1984年而得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它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当时在1984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今地坛医院)研制出了一种消毒液,经过多次研究,3000多次实验,上百次的配方的调整,这种消毒液能够快灭活肝炎病毒,起初它名字叫‘84肝炎洗消液’后来才更名为‘84消毒液’.下面是“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的生产流程图以及次氯酸钠的相关性质。

    ①标出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②操作(1)的名称为

    ③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84消毒液如何保存

通过微观分析来解释宏观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冬天雪花纷飞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B .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C . 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以分
下列用微粒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 . 八月桂花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的体积增大 C . 氢原子和氧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 D . 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