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知识点题库

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 镍能与氧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 . 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 . 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D . 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 Cu→Ag    B . BaCO3→BaCl2    C . CuSO4→CuCl2    D . KNO3→Na2SO4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HNO3、KOH、FeCl3    B . NH4Cl、K2CO3、H2SO4 C . KCl、NaOH、NaNO3    D . AgNO3、BaCl2、CuSO4
小维与家人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②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 (1)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 (2) 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实验结论)①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②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3. (3)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他们另取烧杯中的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漂白粉可用于环境和自来水的消毒,它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Ca(ClO)2+H2O+CO=CaCO3↓+2R,生成的R具有强氧化性,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可杀灭细菌和病毒,其微观反应为:


则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原理的是(   )

A . 的化合价为 B . 的稀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能会变浑浊 C .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是 D . 是氧化物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

图片_x0020_219458297

  1. (1) 甲为(填化学式,下同),乙为,丙为
  2. (2) 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稀硫酸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过量O2 , 点燃

C

分离氧化铁粉末和碳粉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鉴别(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已知物质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的另外三种物质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可能是(   )

加入物质

硝酸银溶液

氧化铜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 . NaCl溶液 B . 碳酸钠溶液 C . 稀硝酸 D . 稀盐酸
下列各组物质鉴別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B . 用稀硫酸区分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C . 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氧化锌软膏可用于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痱子及轻度、小面积的皮肤溃疡。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是含锌的主要矿物质之一,高温煅烧闪锌矿生成氧化锌和SO2 , 以氧化锌产品为原料制备纯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1. (1) 已知滤液2主要成分是硫酸钠,则滤渣2的化学式为
  2. (2) 上述步骤中,步骤⑥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3. (3) 步骤④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反应。
  4. (4) 步骤④中,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则用100mL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g。
  5. (5) 步骤②③两步反应,可以写成一个总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固态E可用于人工降雨,D溶液可用于除锈,农业上用物质B和F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如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1. (1) A可能是(填化学式)。
  2. (2) B溶液与C溶液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
  3. (3) D转化为B可加入的物质是
  4. (4) F转化为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几组物质混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BaCl2溶液和稀HNO3 B . NaCl溶液和KNO3溶液 C . NaOH溶液和K2CO3溶液 D . Fe(OH)3和稀盐酸
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 (1) 物质A的化学式
  2. (2) A与D反应的微观实质为
  3. (3) B→A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D→C的基本反应类型
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少量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B . 焙制糕点时添加含小苏打的发酵粉 C .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食用 D . 经常吃油炸食品,为人体补充能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食盐和盐所指物质相同 B . 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 C .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D . Cu2+、Na+、 NO3- 、OH-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是可燃性气体,燃烧能生成A;化合物C、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C→D→E;F可与E发生反应生成A,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化学式为
  2. (2) B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3. (3) 写出F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鉴别的物质

所加物质或方法

A

O2与CO2

澄清石灰水

B

水与白醋

闻气味

C

空气和O2

带火星的木条

D

木炭与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A﹣J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的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
  2. (2) 反应①的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 (3)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 (4) “H红色固体J”的转化化学方程式: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氮气不易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B .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作补钙剂 C .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D . 氢氧化钙为白色固体,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 B . 黄铜和铜—相互刻画 C . 氯化钠和氯化钾—加AgNO3溶液 D . 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