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知识点题库

辛亥百年薪火相传,民族复兴重任在肩。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以下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历程: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胡J涛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1. (1) 依据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社会习俗方面:

  2. (2)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请在下列表格中填写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会议名称

    历史意义

    图一

    图二

    遵义会议

    图三

  3. (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说中国共.产.党人和孙中山先生一脉相承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4. (4) 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近代历经苦难,许多仁人志士不断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布了一项结束战争的诏书,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战争以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而告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

请回答:

  1. (1)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提到“各式各样的尝试”,请分别从政治上和思想上举例说明。
  2. (2) 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场战争的意义?
  3. (3) 材料三中“三大战役”指什么?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 (4) 通过对以上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探究,你得到什么启示?
不同时期的阅兵仪式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史的沧桑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晚清政府的阅兵】1888年12月清廷正式颁布《北洋海军章程》。据记载“每愈三年,由总理大臣海军事务衙门请旨特派大臣,会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阅一次

【北洋政府的阅兵】1918年11月28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在故宫太和殿举行中外军队阅兵式,国人沉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公理战胜强权”的欢乐之中。

【革命政的阅兵】1921年10月10日,广州革命政府为庆祝十年前的胜利,孙中山在北校场举行盛大的闻兵式。

【新生政府的阅兵】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了人民军队,并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七十周年大阅兵】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大阅兵,习.平主席讲话中提到“中国的咋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笔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 (1) 材料中接受校阅的北洋海军兴建于哪场探索运动中?又在哪场战争中全军覆没?它的兴与灭说明了什么?
  2. (2) 材料中的政府成立于哪一年?哪一事件让国人的欢乐转变成愤怒?由此爆发哪场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3. (3) 此次阅兵是为了庆祝哪场革命的胜利?这场革命取得哪些重大成果?
  4. (4) 材料中的人民军队为建立新中国曾先后进行哪些战争的浴血奋战?试举两例。无数的革命先烈为此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请列举两位。
  5. (5) 观看这次大阅兵,你有哪些感受?你认为自己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些什么?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写一段“画外音”,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适合(    )
A . 颁布的时间是1913年3月 B . 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 . 是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 . 最终被袁世凯废除
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

①清帝必须退位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912年6月,一位德国记者来到中国南京,他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 .  购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国演义》 B . 在《申报》上看时政新闻 C . 大街上有男子穿中山装、女子穿旗袍 D . 百姓向政府官员行跪拜礼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杨天石《帝制的终结》评论中华民国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的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材料四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制定了什么法律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2. (2) 材料二中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其性质是什么?
  3. (3) 材料三所反映的“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与英国、美国政体形成的相关重要法律文件各是什么?
  4.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5. (5) 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什么?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下表所述法令()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的重要法令(部分)

时间 法令
2月1日 《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
2月3日 《内务部通饬保护人民财产令》
2月5日 《实业部通电各省都督设立实业司》
2月11日 《陆军部通饬各军队严禁冶游聚赌文》
3月5日 《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
A . 保障了民主共和制度 B . 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C . 促进了民族工业产生 D . 有利于社会观念的转变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
A . 辛亥革命爆发 B . 清朝统治被推翻 C . 中华民国成立 D . 《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某项法律文件,该文件是(   )
A . 《资政新篇》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天朝田亩制度》 D .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各种危机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考验着人类的智慧。李老师以“危机与抉择”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主题学习任务板块,请你完成各板块的问题探究。
  1. (1) 板块一:【面对制度困境之抉择】
    面对图一出现的历史现象,俄国政府是如何解决的?分析图二中日本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

  2. (2) 板块二:【面对社会危机之抉择】
    分别简述下面三位历史人物在国家危难之时所作出的具体抉择。

  3. (3) 板块三:【面对经济危机之抉择】
    根据下表信息,三国改革前分别面临怎样的经济危机?归纳其摆脱危机的共同特点。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78年9月邓.小平以深深的忧患意识指出:“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
  4. (4) 板块四:【面对共同问题之合作】
    根据下面图片中的信息,自拟题目,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如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大事件年代尺,对其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鸦片战争结束 B . ②火烧圆明园 C . ④维新变法运动 D . ⑥成立中华民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纲》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民报——发刊词》

  1. (1)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政治制度?试概括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
  2. (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相比有何进步?
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制度变革,这是武装斗争手段换来的制度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清帝退位诏减少了流血冲突,缩短了革命进程,确有积极作用。材料中的“它”指(    )
A . 太平天国 B . 中华民国 C . 南京国民政府 D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副对联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 . 戊戌变法 B . 义和团运动 C . 二次革命 D . 护国战争
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发动了(   )
A . 护国战争 B . 二次革命 C . 护法运动 D . 北伐战争
某篇宣言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里的“民贼”指的是(    )
A . 张作霖 B . 段祺瑞 C . 袁世凯 D . 唐继尧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时期 B . 护国战争时期 C . 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 D . 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鲁讯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指的是(    )
A . 1915年 B . 1916年 C . 1917年 D . 1918年
小伟正在阅读一本人物传记,其目录内容为"第一章:青少年时代""第二章:踏上民主革命的征途""第三章:成立中国同盟会""第四章:推翻封建帝制,创建中华民国"。由此可以判断,这本人物传记的主人公是(    )
A . 林则徐 B . 康有为 C . 孙中山 D . 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