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内战爆发 知识点题库

对蒋介石准备内战给予积极支持的外国政府是(  )

A . 美国 B . 英国 C . 日本 D . 苏联
下列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会师 ②南昌起义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 . ③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③②④
1947 年7月﹣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 B . C . D .
“双十协定”签订后,中国人民沉浸在民主和平的期待和喜悦中,哪一历史事件突然打碎了人们的梦想(    )

A . 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B . 蒋介石攻打陕甘宁解放区 C . 蒋介石攻打山东解放区 D . 蒋介石进攻大别山
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幅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其反映的史实是(    )

A . 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阴谋 B . 法西斯集团吞并中国的企图 C . 蒋介石对日本的姑息纵容 D . 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

如图7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

A .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B . 淮海战役结束 C .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开始 D . 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某同学到图书馆查阅解放战争时期的资料,可供参考的是(    )

A . 《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B . 《百团大战形势图》 C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D . 《朝鲜战争》纪录片
1947年6月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  )
A . 刘伯承、邓.小平 B . 谭震林、贺龙 C . 林彪、罗荣桓 D . 陈毅、粟裕
在历史长河中,东西方文明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前进,国家与地区在战争与冲突中博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四处探访,对拥护明朝的各国君主提供协助,但并未试图攻占或殖民他国……郑和下西洋得以证明,当时欧洲并未占有科技上的优势。真正让欧洲人胜出的,是他们无与伦比而又贪得无厌、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材料三: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枪支状况比较表


型制

点火装置

枪长

射程

射速

生产年份

中方

鸟枪、前装滑膛枪

火绳

2.01米

100米

1-2发/分钟

1548年

英方

伯克式前滑膛燧发枪

摩擦燧石

1.16米

200米

2-3发/分钟

1800年

布伦士威克式

前装滑膛击发枪

击发撞击火帽

1.42米

300米

3-4发/分钟

1838年

——资料来源: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

材料四:1958年美国入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取善好施时(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五:

 

——习.平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7

  1. (1)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根据图片内容分析,这条丝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材料二分析,郑和下西洋与欧洲人远航目的有何不同?欧洲人的“探索”、“征服”有何历史影响(任选一点解答)?
  3. (3) 鸦片战争是近代东西方文明冲撞的典型案例。据上表总结清军枪支的落后之处。除此之外,中英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任选两点作答)
  4. (4) 国家形象与国家地位、国际关系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材料四中的第④和第⑥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请为第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5. (5) 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学习习.平讲话内容,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当今国际形势?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几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  28岁: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  1927年  34岁:9月,在湘赣边领导起义。10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三  1935年  42岁: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四  1945年  52岁:8月,重庆,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五  1949年  56岁: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他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
  3. (3) 材料四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4. (4) 与材料五相关的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5. (5)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该继承这位历史人物的哪些优良品质?
美帝国主义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措施有(    )

①向日军下令,只能向国民政府和盟军缴械投降

②派飞机、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③直接出兵侵占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

④替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和重要交通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中国共.产.党进行这次会谈的目的是(    )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②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③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③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结论与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辛丑条约》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遵义会议

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重庆谈判

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A . A B . B C . C D . D
中国共.产.党是没有特殊利益的政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政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二:

材料三:1979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随后在其他省份推广开来。……80年代初,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肉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年均高于9%。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能翻上一番。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新的革命力量”指什么?“民主革命的转折”具体指什么转折?
  2. (2)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对当时的中国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二中,图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中的场景?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4. (4) 材料三中,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得益于党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5. (5)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对于□□□□的意义,毛.泽东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应指的是(    )
A . 北京谈判 B . 遵义会议 C . 西安谈判 D . 重庆谈判
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战役是(   )
A . 张家口战役 B . 青化砭战役 C . 沙家店战役 D . 孟良崮战役
1945年8月,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 .   推迟内战爆发 B . 争取和平民主 C . 争取更大利益 D . 争取舆论支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回答:

  1. (1) “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 (2) “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 (3)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 (4)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兴建的?该碑坐落在哪里?
  5. (5) 文中“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年”指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哪三件大事?
  6. (6)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7. (7) 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请你完成下面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读图学史认识历史事件)

任务二(对比事件体会民族大义)

历史事件

背景

结果

结果的落实

西安事变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和平解决

 
 

抗战胜利后,全国

人民渴望和平

签订《双十协定》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挑起内战

任务三(现象描述合理阐述理由)

任务四(归纳总结感悟成败得失)

  1. (1) 观察如下图形势,结合事件经过的描述,写出事件名称,并总结其成果

    名称:   

    经过:

    ①叶挺独立团开赴两湖战场,揭开战争的序幕,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胜利。

    ②分三路进军,西路指向湖南、湖北,中路江西,东路指向福建、浙江。

    ③目的是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统一全国

    ④冯玉祥五原誓师,进军陕西、河南…

    成果:

  2. (2) 如下表中的两次谈判,中国共.产.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完成①②处内容填写,并概括影响国共关系的主要因素有
  3. (3)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9月)以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多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为什么会这样奇怪呢?请阐述上述现象出现的理由。
  4. (4) 综上所述,归纳1924~1949年期间,国共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