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中箭头所指的路线被称为什么?
  2. (2) 这条路线的在古代的起始点①是哪里?它现在的名称叫什么?
  3. (3) 材料中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4. (4) 材料中的这条路线必须要经过今天的新疆地区,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来管理该地区?
  5. (5) 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 . 秦灭六国 B . 丝绸之路 C . 设立西城都护 D . 张骞出使西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毛.泽东

材料二:见图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秦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哪三个官职?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中第2张图片请回答: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为这条路线开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是

  3. (3) 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西汉时期,中央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和管理,请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出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A.西汉都城长安

B.西域都护府驻所

C.益州郡驻所。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奔走于这两条道路上的行人,除汉朝与西方各国使者外,还有一些商人。自汉运往西方的商品,主要有丝织品、漆器、铁器等:自西方运来的商品主要有良马、橐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核桃、琉璃、水晶等物品。

────摘自中华书局2016年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匈奴出自夏后氏。有学者认为,匈奴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到匈奴一代雄主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以后便与南边的农耕文明民族──汉朝大战了四百余载,终被汉朝击败,最后分裂为北、南两支匈奴。北匈奴后来西迁欧洲,南匈奴则基本汉化。

材料三:如图所示

  1. (1) 材料一所描述的商路指的是什么?为该商路的开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2. (2) 汉武帝时,率领军队击败匈奴,使匈奴多次战败的著名将领是谁?

  3. (3) 结合材料三说出汉元帝时远嫁匈奴的是谁?她在历史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 (4)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汉宣帝在新疆设立了什么官职进行管理?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    )

A . 联络大月氏,抗击匈奴 B . 控制西域各族 C . 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D . 设立西域都护
习.平主席在2013年秋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的合作倡议,受到各国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 B . 西域的葡萄、石榴等作物经此通道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 . 其路线是从西汉的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非洲 D . 这条通道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1. (1) 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名称写出来?
  2. (2) 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察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圈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

材料三:(魏晋南北期)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氏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文化和物质文明,如胡乐、舞蹈、胡床、胡饼等.部成丁汉族生活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图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儒家创始人是谁?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张强出使两域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骞出使西域后开了一条什么道路?这条路住中外交流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3. (3) 材料三中“统治苔的主动政策”指的是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融合有什么积极影响?
  4. (4)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大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中历史

                 图1春秋形势图                      图2 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奉命分别联络大月氏和乌孙以夹击匈奴,其中第一次历时13年,同行者一百余人,仅数人返回长安。第二次出使时,有持节副使和随行人员三百余人,携带牛羊以万数,副使们分别到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国。虽然联合共击匈奴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传播了汉朝的情况,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扩大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从而促进丝绸之路畅通。史称“张骞凿空”。此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三:

图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为加强自身统治采取的主动政策,比如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尊重妇女的意识、夷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

——《中国古代史(上册)》朱绍侯等主编

  1. (1) 比较材料一中图1和图2形势图,指出图中诸侯国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变化对于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张骞通西域称之为“凿空”。张骞“凿空”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
  3. (3) 依据材料三地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 (5)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请谈谈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下面是小明非常喜欢的两句唐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中提到的“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代时被称为(  )
A . 大秦 B . 西域 C . 安息 D . 新疆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 .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 . 传播汉朝文化 C . 建立西域都护加强统治 D . 开辟丝绸之路
七年级二班举办“爱我中华”历史图片展,以下展览板块中有错误的是(    ) 
A . 农业篇: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B . 中医篇:华佗的《伤寒杂病论》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C . 外交篇: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D . 艺术篇:王羲之的《兰亭序》、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新时期“一带一路”引起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片_x0020_100008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请将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B两处填写完整。

    A. B.

  2. (2) 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人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 (3)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今丝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张骞凿空】

材料一: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汉书·张骞传》

图片_x0020_58

任务二【交流通道】

材料二: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蓿等植物,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任务三【合作新路】

材料三: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

——习.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2. (2) 据图,简要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3. (3) 从材料二看,汉朝输出的物品以什么类型为主?根据汉朝与西域经济交流的具体内容,归纳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4. (4) 古丝绸之路上美丽富饶的新疆,古时称西域。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5. (5) 作为21世纪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贡献?
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 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先人”肩负友好和平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摘自习.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

材料二:“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摘自《汉书·张骞传》

——出自统编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

材料四:2 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摘自习.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4月26日)

  1. (1) 指出材料一中的“先人”是谁。他第一次出使中亚的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凿空”举动。张骞“凿空”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时把中国丝绸运往大秦的路线。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丝路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丝绸之路是"盛世"中国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和平共处的典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唐朝与西域诸国经陆上丝绸之路相互往来的记录(部分)

贞观年间

活动纪略

元年(627)

玄燹启程西行求法,从瓜州,敦煌之间愉渡出去;网年,唐使者张弼出使西域三十国,行程四万里

四年(630)

伊吾(哈密)在首领率领下归降唐朝,房在此立西伊州

五年(631)

袄教从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传入长安;同年康冈向唐朝请求内附,上不受

六年(632)

突厥于阗王“遣使入献”

九年(635)

唐朝出兵青海击败吐谷浑王国,保证了从中原到敦煌道路畅通。同年,基督教叙利亚东方教会(景社)高管从波斯来到唐蜗长安

十年(636)

十二月,“朱俱波(新疆叶城)遣使入贡”

十一年(637)

函宾(今阿富汗贝格拉姆)遣使献名马,唐朝馈以缯彩,后常有使节往来

十四年(640)

唐太宗派军灭掉高昌王国并设安西都护府,同时在天山设北庭都护府,控制西城

十五年(641)

中亚何国遣使至唐;同年,天竺国摩伽陀王遣使朝贡,太宗致书慰问,双方开始通使

十八年(644)

玄奘东归抵达于国,唐太宗“令敦煌官司于沮沫(且末)迎换”

——荣新江《贞观年间的丝路往来与敦煌翟家窟西样的来历》

材料二:哪条丝绸之路最兴盛,就说明中国哪个地区最兴盛。唐宋及其以后,国家政治中心东移、北移,首都从长安、洛阳的两京地区东移到开封,宋代以后北移到北京,经济重心移到了东部沿海,丝绸之路也就由沙漠丝绸之路为主,变成以海洋丝绸之路为主。宋元时代,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船队活跃在印度洋,远航至非洲 东海岸。

———摘自国家图书馆《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一带一路"》

材料三: "丝绸之路"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 年提出的,主要是指中国长安与中亚之间的交通往来路线。1943 年2 月24日《中报》首先使用"丝绸之路"一词。随后其概念不断深化,出现"沙漠路""绿洲路""草原路"等支线,还有以交换物品分类的"玉石之路""香料之路""皮毛之路"等。虽然"丝绸"不是整个历史阶段中西贸易的大宗商品,"丝绸之路"也出现了多种称谓,但还没有哪一个称谓或名称能够替代"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命名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一历史名称在当下的现实反映。

——摘编自网络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经营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处理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的主要策略。(主要策略从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中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占居主导地位的历史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材料三: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务委员杨洁凝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 (1) 写出材料一中A点代表的城市名称以及B点所代表的国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 
  2. (2) 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写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汉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什么?有何意义。 
  4. (4)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给丝绸之路重新命一个名字。 
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是(    )。
A . 商朝 B . 汉朝 C . 西周 D . 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