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点题库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动荡,民怨沸腾,下面是1901年北京百姓对这一时局的议论,其中有五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去年,英法联军进军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却逃之夭夭,别看朝廷对付洋人没本事,想当年对付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却够凶狠,把康有为等六人全杀了——听说,去年还签订了个《马关条约》,连东交民巷都不让咱中国人住了!我看这个大清国的末日快要到了……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二 改正  
错误三 改正    

错误四 改正   
错误五 改正  

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据此请回答:

  1. (1) “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指哪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 (2) “流落天涯四月天,尊前相对泪涓涓。师亡黄海中原乱,约到马关故土捐。”这首诗是对哪一屈辱条约的描述?通过这个不平等条约,我们丧失了哪一块国土?

  3. (3) 西方列强的哪次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 (4)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近代中国的屈辱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下列哪一个战役中(    )

A . 马尾战役 B . 平壤战役 C . 黄海战役 D . 威海卫战役
近代以来,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关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辛丑条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②①③ D . ③②①
在2014年8月初海峡两岸合办的“甲午风云 宝岛悲歌”展览上,展出一幅手稿。它是1895年由三名台籍举人联合两名清朝官员上书给光绪皇帝,痛陈“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的呈文。他们上书的背景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 《马头条约》的签订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纵观历史,每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对此,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冷淡和怠慢……应该看到,经历了这70余年,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

——杨德才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虫稿》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

——丁守和主编《二十世纪中国虫纲》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出于国家防御的目的……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

——(美)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

材料四: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那么也许其他新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会取而代之,获得领先地位。

——(德)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1. (1) 材料一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大门”被“砸开”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
  4. (4) 材料三中,“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指什么?“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5. (5) 针对材料四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 (1) 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做上述评论的?
  2. (2) 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黑暗依旧”?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从哪里开始兴起并发展的?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 . 列强勒索的赔款数额逐渐增多 B . 列强割占的领土面积越来越大 C .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沿海向内地延伸 D .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和道路创新,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人士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的危局,一部分人开始睁眼观看世界……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建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提高国防能力,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終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

材料三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因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四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1. (1) 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是指中国逐步沦为什么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2. (2) 材料二中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维护“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发起了哪一运动?其结果如何?
  3. (3) 材料三中的“改良运动”“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暴力革命”的果实尽管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
  4. (4)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 (5)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A阶段“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两大成果是什么?请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及终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2台湾与大陆关系表(节选)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整理

材料二:清政府在日本的威逼下,决定如期交割台湾。台湾各阶层人民联名发布檄文,声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坚强决心。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军,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台湾高山族和汉族的英雄儿女以各种方武抗击日本侵略者,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据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版)

材料三:《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身处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

落叶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于台湾写下爱国诗作《望大陆》

——据《右任文存》等

  1. (1) 根据表2,指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并说明郑成功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割占中国台湾有关的条约。“五十年”后终结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是哪一场战争的胜利?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望大陆》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
  4. (4)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认识。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甲午战争 《辛丑条约》 太平天国 B . 《辛丑条约》 太平天国 甲午战争 C . 太平天国 《辛丑条约》 甲午战争 D .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 《辛丑条约》
归纳整理,回答问题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  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1. (1)   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

  2. (2)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 (3) 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人民网》

材料三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做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来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场战争是界碑”?
  2. (2) 材料中的“礼物”是指什么?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所说的“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2例。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果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近代重庆”一词,显示的信息可能有(   )

①《马关条约》增开重庆为通商口岸

②日军占领上海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③日本在重庆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 . 清政府割领土给日本 B . 清政府赔偿了巨额军费给日本 C . 清政府增开通商口岸 D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是不平等、不独立、屈辱、无自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通过这个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哪些主权遭到破坏?(写出一例)
  2. (2) 允许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是哪个条约的内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什么?
  3. (3) 割占台湾全岛的是哪个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4) 通过对近代中国外交的探究,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材料二: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渐……这是一种既富于贪婪的侵略性,又充满进取精神和生命力的东西。……通过这些窟窿,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城乡社会的演变由此而缓缓发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数额也大幅增加。

材料四:日益严重的海防危机,让当时的中国意识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于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材料五:

  1. (1) 材料一中“五口通商”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何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 (3) 材料二反映的条约签订于哪次侵华战争?列举列强在这次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4. (4) 材料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于哪场战争?“再次骨肉分离”指什么史实?
  5. (5) 观察材料五两幅示意图,概括列强侵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 (6)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文章中的“亡国条约”指(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