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知识点题库

过去中国人用文言文“之呼者也”很难理解,用白话文使人与人的交流方便,因此我们要感谢提出文学革命的两位代表,他们是(    )

A . 陈独秀、李大钊 B . 胡适 、陈独秀 C . 胡适、李大钊 D . 李大钊、鲁迅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①李大钊 ②鲁迅 ③陈独秀 ④毛.泽东 ⑤胡适 ⑥周恩来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严复故居时赞誉他“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严复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

A . 《海国图志》 B . 《物种起源》 C . 《天演论》 D . 《四洲志》
看图和材料回答提问: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1. (1) ABCDE图分别指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 (2) 图A事件的口号是什么?图A事件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3. (3) B图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成功意义是什么?

  4. (4) C图事件的口号和阵地分别是什么?

  5. (5) D图事件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D图事件的精神是什么?

  6. (6) E图阐发前后的纲领分别是什么?

  7. (7) 1图2图3图和材料三分别对应的意义是什么?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倡导“自主、进步务实、开放、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这篇文章发表在(    )

A . 洋务运动期间 B . 戊戌变法期间 C . 新文化运动期间 D . 五四运动期间
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在这之后,他又多次提出了这一构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被称作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只有实现全面小康,才能为实现本世纪中叶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全社会都要齐心协力、凝聚共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目标。

——2015年3月17日共.产.党员网

材料三:习.平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

  1. (1) 材料一表明,是谁最早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他对“小康社会”作了怎样的描述?

  2. (2) 材料二中的“三步走”战略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它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所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 (3) 中国共.产.党建立于哪一年?其最终目标是什么?材料三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以下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贡献最大的是(  )

A . 鲁迅 B . 陈独秀 C . 胡适 D .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哪儿?(    )

A . 上海 B . 北京 C . 海南 D . 武昌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大旗是(  )
A . 民主和科学 B . 新道德和新文学 C . 新三民主义 D . 马克思主义
某班兴趣小组围绕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进行分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1. (1) 【第一小组:探寻人类文明起源】请完成本小组设计的东西方文明起源比较简表

    地区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发源地理环境

    大河流域

    政治文明成就

    西周实行②,成为强盛的国家

    斯巴达实行贵族政治;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2. (2) 【第二小组:赏析艺术文明瑰宝】

    《步辇图》中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的皇帝是谁?图2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3. (3) 【第三小组:追忆思想文明先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大钊文集》是李大钊一生思想变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能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试简要举一例论证材料一中鲁迅先生的评价。材料二体现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主张?

  4. (4) 【第四小组:感受科技文明力量】

    上图中人类文明工业时代起步阶段突出的标志是什么?工业时代发展阶段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

  5. (5) 【第五小组:揭示人类文明奥秘】依据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说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 . 戊戌变法 B . 新文化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1895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

材料三:“中国从1945年升始就已经储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会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的诞生表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为何如

    此评论?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后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4) 根据材料四简要回答,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从什么事件开始兴起并发展的?

  5. (5) 结合上述材料,简单谈一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过程的认识。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
A . 专制与愚昧 B . 封闭与自大 C . 落后与野蛮 D . 迷信与盲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四运动,这次由外交事件刺激所产生的群众运动,最初以青年学生为主,很快发展为广大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

——摘编自 《历史新声: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等

  1. (1) 根据材料,简述引发五四运动的“外交事件"。
  2.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五四运动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习.平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五四运动(   )
A .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B .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 . 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 .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了解历史人物,一定要探究有关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下列人物对应项对其贡献的概括有待考证的是(    )

A

曾国藩

兴办洋务,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B

陈独秀

把“启蒙之水”(指民主与科学)洒向“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C

康有为

希望在中国完成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掀起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

孙中山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A . A B . B C . C D . D
鲁迅先生曾这样赞颂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轮航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1年,习.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到:“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以“小红船,大巨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大事业  小人物)

材料一:一大的十二个代表,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作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泽东还没有满二十八岁。陈独秀和李大钊恰好有事,一个在广州,一个在北京,没有来参加这次大会,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小区域  大发展)

材料二: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恐怖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小乒乓  大外交)

材料三:1971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是中美关系上一个重大突破,引起很大轰动,被称为“乒兵外交”。“乒乓外交”获得了“小球转动大球”的戏剧性效果。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小尝试  大决策)

(小窗口  大世界)

  1. (1) 材料一中的“小人物”建立了什么政党?该政党建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中第一块“红色政权区域”建在哪里?“红色政权区域”的建立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 (3) 请写出材料三中“小球转动大球”外交成果的具体表现。(写出一点即可)
  4. (4) 从图1到图2的变化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5. (5) 请写出图3中①处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名称。此图反映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 (6)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究,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一点即可)
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创造了非凡历史。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在某个“红色之旅”的展览厅里,讲解员正在结合两幅大照片(如图),深情地为参观者讲述有关历史事件。

材料二:最初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样,无产阶级要实行大罢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由此,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进行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方式。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材料四:

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为这个历史事件写一份解说词。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并谈谈你的认知。
  3. (3) 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 (4) 材料四的人物及其事迹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请以其中一人为例加以说明。
“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符合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