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知识点题库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碑文
请回答:
(1)  碑文中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年代,你知道分别指的是哪一年?
(2)  材料中提到的这三个时间,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  这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了党的纲领 B . 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C . 指出当前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领导农民运动 D . 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材料二  图片

材料三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2. (2) 材料二这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 (3) 说一说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

  4. (4) 材料三中的军校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以及还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下列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部分浮雕图

材料二: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列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 (1) 材料一中的“浮雕1”反映了材料二中所说的“三年以来”的哪一历史场景?

  2. (2) 材料二中的“浮雕2”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 (3) 材料一中的“浮雕3”反映了“南昌起义”这一历史场景,请你说说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4. (4) 材料一种的“浮雕4”反映的是自l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是什么历史事件?它胜利的伟大意义还有哪些?

  5. (5)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人民英雄”的认识。

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现在被誉为东方明珠。你了解上海的历史吧,下列事件,哪些是在上海发生的(    )

①最早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签订《双十协定》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近代历史人物是(    )

A . 李大钊 B . 陈独秀 C . 胡适 D . 毛.泽东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奋斗。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线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历史学习小组,搜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如下图。

  1. (1) 请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 (2) 作者认为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请分别说明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简述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3. (3) 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具有怎样的历史转折作用?

  4. (4) 下列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图l到图2的历史阶段中,请你根据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A.中共一大;B.开国大典;C.五四运动;D.遵义会议

    其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标出答案序号即可)

  5. (5) 从图3至今,中国面貌发生历史巨变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从图3到现在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两例(说出两点即可)

  6. (6) 在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中,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到哪些经验教训?(说出两点即可)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据此判断材料指的是(  )
A . 护国运动 B . 二次革命 C . 一二·九运动 D . 五四运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波澜壮阔,壮丽辉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

材料一:关键词: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请回答:

  1. (1) 党的奋斗历程刻骨铭心,请指出材料一中与关键词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 (3)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谈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
如图宣传画中的游行队伍中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还我青岛”等标语,其反映的史事是(   )

A . 洋务运动 B . 公车上书 C . 武昌起义 D . 五四运动
某同学在上网搜索某人物资料时,显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这个人物应是(    )
A . 李鸿章 B . 李大钊 C . 陈独秀 D . 毛.泽东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指(    )
A . 长征精神 B . 红船精神 C . 五四精神 D . 铁人精神
标语和口号,不仅折射着时代精神,还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下列口号按产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自强、求富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③①②④
五四运动最重要的贡献在于(    )
A . 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 . 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卖国贼的职务 C . 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唤起国人爱国热忱 D .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史学家金冲及指出:“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由此可以看出(   )
A . 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学生 B . 五四运动具有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C . 五四运动为先进的思想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D .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的是(   )
A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 “废除二十一条” C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 . “民主科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 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学生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以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知识分子 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材料三: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 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7月30号晚被法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历史事件?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3. (3) 材料三中“大会”指的是什么?说说这次“大会”召开的重要历史意义。
“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 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B .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C . 新文化运    动五四运动 D .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说:“众所周知,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取的。鉴于和会接受的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政府要求和会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利归还中国!”“山东永远是中国的,她就象母亲的孩子,永远不会送给任何人!”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但提案被否决了。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由此可知中国代表团在会上(    )
A . 国力贫弱,妥协退让 B . 据理力争,向和会提出正义要求 C . 满足列强需要,接受和约 D . 出卖国家主权,引起五四运动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