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知识点题库

建国后,中国人民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威胁,不畏艰难,独立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并在1964年爆炸成功,下列几项属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的是(   )

①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②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④可以在战争中首先使用核武器

A . ①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我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的掌握了核技术,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袁隆平 D . 邓稼先
阅读下列《人民网》有关报道,回答问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实验爆炸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共用了2年零5个月,比美国少用4年半,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

于敏,1926年生,中科院院士。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1960年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突破中,带领团队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完整设计,起了关键作用,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2015年1月9日,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国家主席习.平为他颁奖。

请回答:

  1. (1) 分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国际国内背景。

  2. (2) 说一说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却解决了世界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与人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相关的“政策”和“科技成果”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 . 一国两制、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 . 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请给下列图片命名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

A . 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B . 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 C . “两弹一星”成就展 D . 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科学家是(    )
A . 邓稼先 B . 屠呦呦 C . 钱学森 D . 袁隆平
2020年4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这将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也是我们走向深空探测的新起点。50年前的4月24日,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克服重重困难,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你知道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
A . 东方红一号 B . 神州一号 C . 天宫一号 D . 蛟龙号
读下面两幅图片,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总结概括应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中国在原子能利用方面成就显著 B . 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C . 中国在微生物技术领域成就卓越 D . 中国在信息产业领域成就斐然
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同属一个领域的是(    )
A . 袁隆平 B . 牛顿 C . 达尔文 D . 屠呦呦
2009年9月,邓稼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
A . “两弹元勋” B . “杂交水稻之父” C . “铁人” D . “炮兵英才”
“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报评论的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C . 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 D .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近代以来,先进知识分子总是站在时代潮头,心系国家,鞠躬尽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领导公车上书之后,一时名满天下,变成了时代的宠儿。大家(包括西太后)都认为改制维新是中国必走之路,而康有为是这条路上的明星甚至是先知。                         ——唐德刚 《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1938年,在中国西南边城昆明,诞生了一所特殊的大学,她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并而成,这就是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们抱定战争必胜之心,用自己的言行点燃四周的生活热情。当大部分国土相继沦陷,为保存“读书种子”、为国家储备人才,不甘附逆的中国大学,在政府统筹下纷纷内迁。面对中华民族之兴亡,教授们当仁不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尽管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但赤子之心天地可鉴。他们秉持着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在战乱时期竭尽全力维系华夏文脉。八十载沧桑,联大教授风范山高水长。

——董云川《“两最先生”闻一多——兼论西南联大的教授风范》

材料三:

人物 事迹
钱学森 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了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实验工作。1968 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邓稼先 中国核武器研制理论设计总负责人,亲自研究设计原子弹和氢弹,并参加了原子弹爆炸试验。

                                                                ——据王建柱《用生命筑就辉煌》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成为“明星”的原因,并指出改制维新对中国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南联大成立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联大教授风范山高水长”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钱学森和邓稼先的主要贡献集中在哪一领域? 他们的贡献有何影响?
  4. (4) 综上所述,在中华民族复兴中,概括知识分子在哪些层面作出了贡献?
小明动手制作了一张名人卡片(如下图)。其中,空白处应该张贴的是哪位名人的照片()
A . 屠呦呦 B . 袁隆平 C . 王淦吕 D . 陈芳允
与“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信息相关的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中近程地导弹发射成功 C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下列科技成就开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的是(   )
A . 东方红一号 B . 神舟一号 C . 神州五号 D . 神舟七号
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去世,享年91岁,巨星陨落,山河同悲,对袁隆平评价恰当的是 (   )
A . 隐姓埋名、两弹元勋 B . 青蒿济世、利研报国 C . 杂交水稻、泽被苍生 D . 九天揽月、太空漫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外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的人物图片所组成的人物图谱:

  1. (1) 请从图5中任选两位历史人物,分别简述其突出贡献或主要事迹。
  2. (2) 请在上面人物图谱中增加两位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质献的科学家(只写人名,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国防建设、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国防·外交"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

任务一[解读·钢铁长城]

任务二[见证·和平发展]

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有关各国中每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互不侵犯有了保证,这些国家就能和平共处并相互友好。

——1954年6月《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任务三[阐释·外交之光]

  1. (1) 下面图片见证了中国国防建设发展的重大历史时刻。请分别简述下列军事发展的史实。
  2. (2) 根据材料,判断中印两国总理所提的是哪一原则,并简述它的积极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万隆会议的影响以及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
  4. (4)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请结合共和国史,以“外交·发展”为题,从下图中任选三个方面,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功培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    )
A . 袁隆平 B . 邓稼先 C . 钱学森 D . 杨利伟
2022年4月16日,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宇航员的神舟十三号经过6个月的太空之旅安全返回地球。回首这条不平凡的太空探索之路,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始于(    )
A .   神舟五号杨利伟进入太空 B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 神舟七号翟志刚太空行走 D . “东方红一号”卫星进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