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知识点题库

南北方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差异的形成 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乌鲁木齐是一个 聚居的城市,主要的民族有 、 、 、 等。

南方地区出产的主要水果为(    )

A . 桃、菠萝、苹果       B . 葡萄、哈密瓜 C . 菠萝、柑橘、荔枝    D . 苹果、香蕉、梨
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 “君何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造成西北地区东西向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纬度位置 B . 地形因素 C . 气温 D . 降水
以下的地理区域中,为我国主要农业区的是(  )

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划分A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2. (2) 甲地的气候特征是;乙地受气候影响,耕地以为主.

  3. (3) 丙地气候能反映出B区域的自然特征是

  4. (4) 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建设的跨B,C,D三个地理区域的工程是

读图

  1. (1) 分别写出我国四大地区ABCD

  2. (2) C和D的分界线是 一线.

  3. (3) E是海峡.

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差异描述错误的是(    )  

A . 农业西牧东耕 B . 农业南稻北麦 C . 人口东密西疏 D . 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
《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沿北纬30°线,自东向西一路行进采访,横跨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抵达西藏阿里地区。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1. (1) 摄制组自东向西依次经过我国哪几个地形区?写出两个即可。

  2. (2)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我国怎样的地形、地势特点?

  3. (3) 甲、乙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4. (4) 请分别指出图中北纬30°纬线经过的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哪一个地理区域。

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下面是小明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卡片内容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D区域与其它三大区域界定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气温 B . 降水 C . 气候 D . 地形
  2. (2) 四大地理区域与这组景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①——B——南方地区 B . ②——A——南方地区 C . ④——C——青藏地区 D . ③——D——西北地区
  3.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    )
    A . A地区 B . B地区 C . C地区 D . D地区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城示意图”,下列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精述,正确的是(   )

A .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 . 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 ④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肃民勤是一块正在萎缩的绿洲——由石羊河流经民勤县浇灌而出,曾经顽强阻止了北部两大沙漠的合拢,是保护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区。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来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石羊河流城示意图

材料三: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材料四:民勤一座被遣弃的房屋面对着逐渐推进的沙漠

  1. (1) 请根据图文信息,分析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什么为主。导致石羊河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 (2) 结合材料四,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什么环境问题。
  3. (3) 为使民勤不变成第二个沙漠,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建设中的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读图,回答问题。

  1. (1) 沿川藏铁路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
    A . 高原牧场牦牛成群 B . 绿洲农业星罗棋布 C . 古老的窑洞焕生机 D . 古朴幽静的四合院
  2. (2) 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    )
    A . 线路更长,途径的省份更多 B . 难度更小,沿线地势较为平坦 C . 难度更大,修建桥梁隧道多 D . 跨度更大,穿过二三阶梯
关于下图所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 . A 河流为黄河 B . 甲地区的水热条件最为优越 C . 乙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可以实现一年两熟或三熟 D . 该分界线大致与我国 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花生是生活中常见的美味坚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链接:①历史上,黄河曾流经内黄县。②花生是独有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如果花枝因土地板结而不能入土,花生产量就要受到很大影响。

材料二:内黄花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内黄县引进高油酸等花生新品种,建成了多块无公害高油酸花生基地,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1. (1) 内黄位于郑州的什么方向?判断图中河流①②中哪条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填写序号)。
  2. (2) 根据材料,分析内黄盛产花生的地形及土壤原因,并分析花果期主要集中在6- 8月份的气候原因。
  3. (3) 阐述材料中内黄县的做法对其他地区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秦岭-淮河线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北方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 水量丰富 B . 含沙量更小 C . 汛期更长 D . 有结冰期
区城发展之选择——大漠变绿洲。 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A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面对肆虐风沙,通过“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科技持续化创新”的模式,以及治沙人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不断发展,创造了绿进沙退,大漠变绿洲的奇迹。

  1. (1) 指出图5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
  2. (2) A地与B地在沙漠治理上哪个更有优势?请从自然角度简要说明原因。
  3. (3) 根据材料,运用“发展的选择”相关知识,归纳A地实现“大漠变绿洲奇迹”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