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 知识点题库

下列不属于现代传媒手段的是(      )


A . 互联网 B . 电视    C . 广播   D . 飞鸽传书
在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变成了现实,其所依靠的技术是(      )

A . 网络技术 B . 航天技术  C . 生物技术 D . 印刷技术
现在,许多地方的考场都实行了电子监控,考试中心可以将系统指令和消息实时发送到各地招办的系统上,同时各地招办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发送到每位考试主 考官的手机上。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 . 传媒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B . 传媒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C . 传媒影响着大众的生活 D . 传媒与大众生活关系不大
互联网最独特的优势是(      )


A . 互联网是私人之间通信的极好工具 B . 互联网是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 C .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宠儿 D . 互联网是真正的大众传媒
想了解天气状况,除了可以从电视上收看天气预报外,其他的媒体还有(      )

①报纸  ②教科书  ③电台  ④互联网  ⑤手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③④⑤
下列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每一种媒体都有优点和不足,它们之间没有特色上的差异 B .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可以取代一切 C . 现在的电视广告全部都是骗人的 D . 互联网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下列能说明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事例有(      )

①小明经常从互联网上查找各种学习资料

②小红最喜欢看“感动中国”颁奖晚会

③小董每天要看《新闻30分》

④小李通过视频课堂学习新概念英语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如今,依托电子、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

①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②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较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

④消除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别和冲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在学习了生活中的文化传播这一课之后,七(2)的同学就文化传播展开了讨论。你认为以下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 文化传播仅仅是通过我们在学校学习进行的 B . 只要有交往,人们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化传播过程 C . 文化传播就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D . 文化传播有一定的途径,如旅游、商贸和学校教育等
传媒是社会沟通与文化传播的桥梁。下列有关传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传媒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阶段。 B . 印刷媒体的推广标志着大众传媒开始出现。 C . 互联网兼收并蓄各种媒体的优势使其足以取代各种传统媒体。 D .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在古代,对人们影响最大的传媒是(    )  

A . 广播 B . 书籍 C . 报纸 D . 电视
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突出,成为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的是    (    )  

A . 面对面的交流 B . 学校教育 C . 商贸活动 D . 人类的迁徙活动
从2010年2月15日开始,“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分赴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演出,通过展示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与海外侨胞及外国友人共贺新年。下列对这种文化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这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这是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④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要探寻身边某一事物的历史,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 . 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 B .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C . 分析资料给我们提供的信息 D . 自己独立想象和臆测,不借助任何资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六,小芳是这样度过的:早晨6:30,起床;7:00,一边吃早饭,一边听广播新闻;上午,小芳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作业;下午,她阅读《读者》杂志,并做了摘录;晚饭前,小芳看了一会儿电视娱乐节目;18:00,吃晚饭;19:00,开始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1:30,休息。

  1. (1) 在小芳的这一天里,她接触了哪些大众传媒?

  2. (2) 你认为大众传媒对现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

如今,依托电子、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

①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②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较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

④消除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别和冲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下面是自由职业者高某一天的时间安排。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8:30~9:00

早餐。收听“台州之声”

9:00~12:00

学习电视大学课程

12:00~14:00

午餐、午休

14:00~16:00

撰稿

16:00~17:00

投稿报社,揭露一家工厂乱搭建厂房的事情

17:00~18:00

晚餐

19:00~20:00

给朋友发email

20:00~21:00

欣赏某选秀节目

  1. (1) 高某这一天都接触了哪些大众传媒?
  2. (2) 高某这一天的活动,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哪些功能?
  3. (3) 高某的现代生活说明了什么?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印刷厂采用的还是铅字印刷技术,与1000多年前宋代的活字印刷没有本质区别,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使中学的印刷业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用“光与电”续写辉煌。从这一事例中,可以告诉我们(    )

①科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②学习改变人的命运

③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④ 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要求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
A . 商业贸易 B . 互联网 C . 教育 D . 大众传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蒙同学开展“文明探源”的研究性学习。他查阅了《百科全书》《绍兴县志》等文献,了解到亚洲的大河流城曾孕育出古老的亚洲文明,长江三角洲南翼钱塘江流域的绍兴先民创造出了璀璨的古越文明。小蒙走访了当地一些长辈,听他们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在绍兴文明网站小蒙看到了“传承大禹精神”的专题介绍,他还收集到绍兴的图表(见右表)。

  1. (1) 亚洲曾因水而兴。请举出被列入“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亚洲文明一个,并写出其发祥的大河流域名称。
  2. (2) 绍兴曾为水而忧。请结合右上图表,解释历史上绍兴容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3. (3) 抚古思今鉴未来。材料中小蒙运用了哪些社会调查方法?大禹治水从传说到网络传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