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知识点题库

每个地域都流传着许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类起源的传说,但目前科学界一般承认的人类起源是(  )       

A . 从古猿进化而来 B . 外星球搬来的 C . 上帝造人 D . 女娲造人
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       

A . 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 “历史” B . 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 . 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 . 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认为现代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现代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可能是由哪一古猿进化来的(  )       

A . 早期智人 B . 晚期智人 C . 南方古猿 D . 北方古猿
阅读下列材料:

在这个社会里,生产力低下,物资相当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才能生存。他们生活在几十个人组成的小集体中,为采集、狩猎、捕鱼四处奔波,居无定所。

请完成:

  1. (1) 材料中描写的是哪一社会的情况?

  2. (2) 材料中的“小集体”指的是什么社会组织?

  3. (3) 这一社会组织的产物有何作用?

  4. (4) 这一社会组织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 (1) 根据图一,运用自己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合理的想象,简略地描述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
  2. (2) 根据图二,图三,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中两者不同构造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如图片呈现的考古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下列哪两个地方的考古发掘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
A . 周口店、元谋 B . 元谋、半坡 C . 河姆渡、半坡 D . 周口店、河姆渡
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 . 洞穴 B . 干栏式房屋 C . 木结构水井 D . 半地穴式房屋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火的使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
A . 人面鱼纹彩陶盆 B . 干栏式房屋 C . 打制石器 D . 玉琮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人工取火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过着群体生活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古史传说有一定的史实基础。下列能为“神农耕而做陶”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
A . 元谋人牙齿化石 B . 山顶洞人的骨针    C . 半坡聚落的遗址 D . 司母戊青铜方鼎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距今约3万年 B .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C . 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 . 已经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 . 神话传说 B . 史书记载 C . 学者推断 D . 考古发掘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人工打制石器,还发现了炭屑、烧骨和哺乳动物化石等。通过考古研究,可以判断元谋人(   )
A . 能够制作工具 B . 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C . 具有审美观念 D . 距今约300万年左右
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右图的文物反映了当时(    )

A . 农业初兴 B . 聚族而居 C . 采集狩猎 D . 贫富分化
参观博物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是某同学在国家博物馆看到的展品。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    )

 

A . 已掌握磨制技术 B . 能够制造陶器 C . 从事捕鱼活动 D . 懂得钻孔技术
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相同之处有(    )

①会使用磨制石器    ②懂得人工取火

③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④共同劳动,共享果实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中华五千年历史,蕴藏着丰富的宝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宝藏文物篇]

宝藏文物1:

宝藏文物2:

[宝藏人物篇]

宝藏人物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宝藏人物二:“皆言匈奴破月氏王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行时百馀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史记·大宛列传》

[宝藏技术篇]

751年有些中国造纸工人被阿拉伯人俘虏,不久撒马尔罕和巴格达都有了造纸业。造纸技术逐渐传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12世纪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造纸技术。纸的使用逐渐广泛起来……在蔡伦以前的中国,书籍大多是用竹子做的,这样的书显然极其笨重。有些书是用丝绸做的,代价昂贵,得不到普及。

——美国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 (1) 请从两个宝藏文物中任意选取一个,为它写一段恰当的介绍词。(温馨提示:可以从名称、时期、用途、地位等方面介绍)
  2. (2) 上述文献提及的宝藏人物分别是谁?说说他们各自的历史贡献。
  3. (3)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纸术的影响。
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