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知识点题库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下列人物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有(  )

①孟子   ②韩非子   ③秦始皇    ④汉武帝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武帝时,重视兴修水利,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    )       
A . 灵渠 B . 六辅渠 C . 都江堰 D . 郑国渠
我国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是在(   )       

A . 西周 B . 春秋 C . 秦朝 D . 汉朝
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的原因是   (    )       

A . 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 . 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 . 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 . 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 汉高祖时候 B . 汉文帝时候 C . 汉景帝时候 D . 汉武帝时候

2016年5月底,湖州太湖溇港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过现场考评。为了解溇港文化,我市某校文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 (1) 他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 . 实地考察 B . 访问调查 C . 文献调查 D . 问卷调查
  2. (2) 通过观察图2,他们发现了资料中使用的纪年方法。这种纪年方法是

    A . 公元纪年 B . 民国纪年 C . 干支纪年 D . 年号纪年
  3. (3) 通过对图2、图3等资料的研究,他们进一步发现,溇港是太湖沿岸劳动人民依据当地地理环境创造的圩田系统,具有利用太湖水进行旱引涝排的功能。这一创举体现的理念是

    A . 因循守旧 B . 因地制宜 C . 优势互补 D . 人定胜天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哪项是他们共同的历史功绩(    )

A . 结束了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 B . 采取了具有创新的统治措施 C . 进行了反击匈奴的战争 D . 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材料三:两年之后(指1871年),明治政府又宣布新措施……将藩改为县制单位,最初共有3府302个县,后改为3府72县,1888年合并为3府42县。

——王新生《日本简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武帝”和“主父”分别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3. (3) 材料三中的“新措施”指的是什么?
  4. (4) 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国宝证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2月,中央电视台以“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为主题的新栏目《国家宝藏》受到广泛关注,国宝鉴赏成为网络新热点。

 
  1. (1) 阅读地图,判断地图所示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2. (2) 根据所学,哪一国宝符合地图所示朝代,它反映了什么史实,两件国宝共同体现了哪一历史发展的主题?

  3. (3) 两件国宝代表的两个朝代既迎来了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也出现过内部混乱。请你列表比较相关史实印证这一结论。(朝代名称以国宝一和国宝二代替表示。没有表格形式,不得分)
可从下图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 儒学教育兴盛 B . 推恩令的实行 C . 丝绸之路开通 D . 汉军北击匈奴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免,提拨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后来还将儒生五十人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汉武帝的这一做法与以下哪一政策的实施有关(    )
A . “推恩令”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强化监察制度 D . 扩充国学规模
下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

A . 实行“削藩” B . 推行分封制 C . 颁布“推恩令” D . 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这里刺史最主要的职权是(     )
A .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 . 监督朝中百官违法违纪行为 C . 专门搜捕本州所谓的“妖人”“叛逆”,刺探官民隐情 D . 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
秦汉是中国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古代历史史料汇》

  1. (1) 指出材料一中图1到图2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
  2.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简要指出他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及其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并简要指出其效果。
下列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汉族统治者中的佼佼者 B . 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 C . 都统一了长江和黄河流域 D . 都对帝国是文治武功,励精图治
在一摩友世界论坛,有网友正在做骑游大策划——新疆行,想骑着摩托车畅游美丽的新疆,你可知道标志着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A . 汉武帝派张骞前去大月氏 B .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 . 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将下列对联中描述的帝王按王朝更替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叱咤风云扫六合,推陈创新固统一          ②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③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④削弱诸侯强帝政,煮盐冶铁稳皇权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③④②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①②④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之一统,不仅实现了对诸夏领域的一统,而且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武帝)事实上是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以儒补法,巩固“大一统”。秦汉以来“大一统”观念形成以后,历朝历代,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皆以天下一统为正流,以天下分异为歧路。

——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材料二: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 (1) 材料一中为加强对“空前广大”的国家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汉武帝“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采用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中的“偃”是指哪一历史人物?“上从其计”后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削弱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3. (3) 根据材料归纳秦汉以来历代统治者建立和维护政权的主流观念是什么?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宋太祖任用文臣做知州, 其共同目的是(   )
A . 扩大疆域 B . 整顿吏治 C . 创新行政体制 D . 加强中央集权
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东汉亡于公元220年,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   )
A .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 B .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C .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 D .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