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的兴亡 知识点题库

秦朝以来我国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不断强化。秦朝和唐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确保行政实施的机构分别是(  )       

A . 太尉、中书省 B . 丞相、门下省 C . 御史大夫、尚书 D . 丞相、尚书省
“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读下图,对相关朝代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 . a、c两朝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 B . b、d两朝都是由少数民族统治的 C . b朝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开创了“开元盛世” D . 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收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 (1) 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何时?
  2. (2) 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作用?列举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史实?
  3. (3) 联系材料三,谈谈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 (4)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今天应如何实现人才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 . 投笔从戎,获取军功 B . 参加科举考试 C . 到各地讲学,著书立说 D . 投靠名门大族
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分析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巩固三省长官的地位 B .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 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D . 分化相权以及加强皇权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 )           
A . 三省六部制 B . 册封制 C . 行省制度 D . 郡县制
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昭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           
A . 替皇帝起草诏令 B . 审核诏令内容 C . 负责诏令的执行 D . 负责监察百官
下图是小李同学采用关键词学习历史所做的笔记。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

中心

最北端

最南端

隋炀帝时期

洛阳

涿郡

余杭

A . 明长城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故宫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

材料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结果。

材料三: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士人读书风气盛行”主要是由于唐朝继续推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中提到“文学艺术繁荣”,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几位代表人物及作品名字。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一位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外国人名字
  3. (3) 根据材料三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所说,列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后人评价隋文帝:“有雄材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
A . 重新统一天下 B . 开凿隋大运河 C . 营建东都洛阳 D . 开创文景之治
了解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繁荣与开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图 2

材料二:伊斯兰教领袖曾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流  光溢彩的黄金年代,唐朝都城长安,是各国使者不畏生命危险,都想到达的地方。

  1. (1) 写出图 1 图 2 所示生产工具的名称,并运用所学知识,说说这两种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唐朝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
  2. (2) 从制度推陈出新角度,解释唐朝时中国成为各国使者向往之地的原因。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朝代及其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

A . ①处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 ②处是宋元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③处是隋唐时期,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D . ④处是明清时期,开放革新的时代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贾思勰在某农书中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以下为该书内容节选。

卷一: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

卷二:选地,欲近上流……水清则稻美也。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

材料二:正是由于在历代王朝末期,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横征暴敛、加速土地兼并等缘由,农民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逐步走上了反抗道路……新王朝建立伊始,较为有意识地汲取前王朝灭亡的教训,适当地照顾到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提倡轻徭薄賦,王朝逐渐进入兴盛时期。

——余丽、王高阳《春秋战国时期粮食安全思想的传承与 当代战略选择》

  1. (1) 这本书最有可能是哪本农书?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所反映的生产经验并简述该书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兴盛与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各用一则史实加以例证。
“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隋文帝杨坚命令水陆大军50余万,进行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战役。589年逼降陈后主,陈亡。”上述史实属于(    ) 
A . 隋的建立 B . 隋的统一 C . 隋末动乱 D . 隋的灭亡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以下关于科举考试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唐初开创了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②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选拔人才

③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④明朝科举考试范围扩大,并以“八股文”为文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表可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时间

事件

影响

589年

隋文帝灭掉陈朝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626年

李世民即位

开创了“贞观之治“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54年

鉴真抵达日本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