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杜甫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②他的诗多反映复杂动荡的历史年代,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③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三吏”和《长恨歌》

④由于他的创作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诗人社甫的名篇是(     )

①“三别”   ②“三吏”   ③《早发白帝城》   ④《秦中吟》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小丽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定了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 . 祖国统一     B . 中外交往  C . 民族团结 D . 抵抗侵略

小明对如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

A .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 . 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 .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 . 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       

A . 《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 . 《史记》与《资治通鉴》 C . 《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 . 《水经注》与《金刚经》
如今“穿越”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穿越到了唐代,你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①在长安城可以看到高僧、佛庙  ②全国各地的读书人首次聚集到北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③长安街头看到很多波斯商人    ④唐太宗时期与回族“和同为一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鉴真东渡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遣唐使到来
2018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节目如问其诗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的唐代诗人是谁?你的回答将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苏轼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 人面鱼纹盆 B . 兵马俑 C . 骆驼载乐俑 D . 青花扁壶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 . 出现了罗盘针 B . 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C .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日,《长安十二时辰》上热搜,该剧高度还原了“大唐盛景”,重现了“世界的中心”长安的热闹与繁华。粟特人在“靖安司”当职,西域小贩向长安贵妇出售表悲石,袄教、景教等同驻长安…繁荣的唐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二首》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四;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唐·杜甫在《壮游》

  1. (1) 综合材料一,你认为唐朝具有一种怎样的时代特点?
  2. (2) 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3. (3) 材料三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为后世留下的关于西域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是什么?
  4. (4) 杜甫的诗艺术高超,他被人们尊称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古代名人在美丽的新昌留下了足迹。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时代特点,被后人称为“诗史”。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其特征的是(    )
A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 . 使用曲辕犁耕地 B . 在“瓦子”里听书 C . 用筒车灌溉 D . 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
下列关于杜甫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②他的诗深刻反映了时代特点,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③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三吏三别”和《长恨歌》

④由于他的创作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2018年,中国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4个项目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灌溉工程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巨大……唐中期至五代时期,江南水网圩田技术发展很快……于是“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

——张芳《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

材料二: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姜席堰位于钱塘江支流灵山江,由上堰(姜堰)、引水渠、下堰(席堰)及渠首分水闸等部分组成。

  1. (1) 说说材料一中“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 (3) 由于夏季风具有,使得灵山江流域夏秋季降水量具有年际差异大的特点。说明这一特点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4. (4) 依据材料三,说明渠首分水闸的主要功能。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50岁时所写的作品,计25行,共230字,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史思明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侄子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祭文,缅怀兄长满门忠烈,悲慨之情泣然纸上。通过以上文字,我们了解到颜真卿( ) 

①生活在晚唐时期

②是一位大书法家

③是一位忠义的大臣

④镇压了农民起义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下图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的骆驼上四个人俑分坐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注: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泛称)乐俑。左侧前乐俑手托琵琶,后乐俑做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国胡人俑正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饱含浓郁的异域情调。从图片和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唐朝制瓷业发达

②唐朝民族交融的盛况

③唐人服饰的特点

④唐朝和日本交往频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下列表述不属于唐诗兴盛原因的是(   )
A .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 科举制的完善 C . 宗教活动的盛行 D . 民族融合的加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词是一种在宋代出现的新体诗歌        

 ②明朝时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 

 ③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等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下列对其说法准确的是(    )

①它是唐朝时期商业繁荣的重要表现之一

②它精美的造型说明当时的手工业水平很高

③它浓郁的“异域”情调印证当时开放交往的空前繁盛

④它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兼容并包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