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知识点题库

请欣赏《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

看看上元节至,东京年例,大张灯火,庆赏元宵……燕青脱不开,只得和李逵入城看灯,不敢从陈桥门入去,大宽转却从封丘门入城。两个手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听的勾栏内锣响,李逵定要入去,燕青只得和他挨在人丛里,听的上面说平话,正说《三国志》,说到关云长刮骨疗毒……正说到这里,李逵在人丛中高叫道:“这个正是好男子!”众人失惊,都看李逵,燕青慌忙拦道:“李大哥,你怎地好村!勾栏瓦舍,如何使得大惊小怪这等口!”李逵道:“说到这里,不由人喝彩!”

  1. (1) 古典小说能反映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水浒传》反映的是北宋年间的社会现状,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那时元宵节民间有什么样的活动?

  2. (2) 文中提到的“瓦子”和“勾栏”是什么样的地方?

  3. (3) 瓦子的出现有何意义?

宋代时,在城市的设置中(    )


A . 坊市严格隔绝  B . 严格实行宵禁  C . 坊市相互交错    D . 有早市无夜市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一幅长卷画。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描绘出流经北宋都城东京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街景市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领略这幅历史画卷所描绘出的风景及人文景观吧。看,挂着“正店”招牌的一座酒楼里,里面有很多人正在吃饭饮洒,有的凭栏外望。酒楼前有很多摊贩。街上有坐轿的妇女,有骑马的官员,还有背着和挑着东西的老百姓。在十字街口,装载货物的骡车正在卸货,挑担的人在街旁站着休息,推车的人正在赶路,另外一些人正在交谈,一辆接一辆的骡车在街上经过,真是一派繁忙而热闹的景象啊!


  1. (1) 这幅画面主要反映的是北宋社会风貌中的哪个方面?

  2. (2) 从这幅画面中,你还能感受到宋代社会的一些什么信息?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

①交子②在报纸上看新闻③瓦子④发电报问候亲人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④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可容数千人。”《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大量熙熙攘攘街头热闹的景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B . 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 C .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 .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进步发展
宋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词,最杰出的词人有(    )

①白居易

②苏轼

③李白

④李清照

⑤辛弃疾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③ D . ②④⑤
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
A . 唐朝 B . 五代 C . 宋朝 D . 隋朝
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结果,而集约化经营又与政府的劝农政策密切相关。偏安于江南的南宋朝廷,为了抗衡北方的金朝,增强国力,致力于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及农业技术的提高。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和图1,指出南宋时期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 (2) 阅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水运发展的表现。
  3. (3) 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元朝政府发展水运的意义。
诗词大会是大家喜欢的一档节目,宋朝有一位女词人的词常在节目中出现。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同时也抒写了深沉的忧患情怀,这位女词人是( )           
A . 李清照 B . 苏轼 C . 辛弃疾 D . 白居易
下面对宋代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宋代的科举考试非常发达 B . 宋诗是宋朝文学的典型代表 C . 词是宋代文人用来抒发情感的新式诗歌体裁 D . 梅、兰、竹、菊成为画家最爱描绘的景物
某校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宋朝休闲生活”的征文比赛,下列可选为写作素材的是( )           
A . 勾栏观杂技 B . 杯酒释兵权 C . 看京剧表演 D . 学唱《牡丹亭》
宋代市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发达,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能做到的是( ) 

①与李白饮酒作诗 ②逛“夜市”、“晓市”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 . 秦都咸阳 B . 唐都长安 C . 陪都长安 D . 宋都东京
”汴京梁家瓦子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常常营业到三更。”材料中的“瓦子”相当于现在的( )           
A . 娱乐场所 B . 政府部门 C . 贸易场所 D . 运动场所
阅读图1“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图2“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完成小题。

  1. (1) 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图1和图2在建筑风格上的相互关系(     )
    A . 图1建筑风格是向图2学习的 B . 图2建筑风格是向图1学习的 C . 两者之间毫无关系 D . 两者完全相同
  2. (2) 图1唐朝长安城“前为朝,后为市”和严格设置管理“东市、西市”的建筑格局,随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被打破,出现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界限消失、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等新气象的城市建筑格局。这种城市新格局大约出现在(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两宋时期 D . 三国两晋时期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①宋朝时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

②武则天翻阅史书《资治通鉴》

③临安城有许多回族商人用交子做买卖

④清朝百姓喜爱吃马铃薯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体裁

作者作品

反映的历史现象

唐诗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

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岳飞《满江红》

反映了宋金之间的战和关系

元曲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

愚枉做天!       ——关汉卿《窦娥冤》

反映了元朝的政治腐败和民间疾

明清小说

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

——③            

反映从皇帝到各级贪官的丑恶嘴

【相关链接 1】

图一   图二   图三

【相关链接 2】

图四   水罗盘(模型)   图五   泥活字版

  1. (1) 文学创新反映社会变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2. (2) 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的前提。相关链接 1 中,图二所示制度出现于哪一朝代?从三幅图片中可概括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呈现怎样的趋势?
  3. (3) 科技创新影响了中外历史的进程。分别简述相关链接 2 中图四、图五所示科技成就对世界历史进程的作用。
2020 年 4 月 ,苏州相城区成为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试点地区。 我国的货币形态曾有金属货币、 纸币等。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北宋时期在成都地区出现的(    )
A . 交子 B . 会子 C . 瓦子 D . 银票
古代妇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关于古代女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②文成公主入藏使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③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   

④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交融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