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 . 设置特务机构  B . 设立军机处 C . 实行八股取士       D . 制造文字狱
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

A . 《水浒传》    B . 《三国演义》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人编著的是(    )

①《齐民要术》   ②《农政全书》   ③《梦溪笔谈》   ④《天工开物》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 . 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 C . 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 .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

A . 主张工商皆本 B . 倡导为学应务实 C . 批判君主专制 D . 主张重农抑商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下列对我国古代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②是清朝民族政策的重要载体

③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④是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进攻而修建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吴承恩塑造的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是(    )
A . 唐三藏 B . 孙悟空 C . 猪八戒 D . 沙和尚
清代扬州学派在历史转折时期开启了近代学术的先河,其代表人物是(    )
A . 刘细君 B . 崔致远 C . 张若虚 D . 阮元
下列哪部著作,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类西天取经的故事(    )
A . 《水浒传》 B . 《西游记》 C . 《三国志通俗演义》 D . 《红楼梦》
2011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你认为《本草纲目》入选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 . 该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是珍贵的医学参考书目 B . 该书当时没有受到朝廷重视,刊发后广为流传 C . 它的作者是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D . 这部书约190万字
对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吧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本书中(   )

A . 李时珍《本草纲目》 B . 吴承恩《西游记》 C .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D . 宋应星《天工开物》
黄宗羲曾言:“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他的主张是( )
A . 批判君主专制 B . 工商皆本 C . 重农抑商 D . 强调发展工业
当代著名学者刘述先认为,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 . 结束了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 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 . 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

材料二:“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发展论》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明朝晚期出现的“西学东渐”的原因。在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为何没有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请结合时代背景予以分析。
  2. (2)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态度。
它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以一重或多重关堡和烽燧为支撑点,构成了一个从(明朝)中央政权到基层单位以及守城戍卒的完整的、纵深的防御体系。“它”是指( )           
A . 大运河 B . 长城 C . 紫禁城 D . 都江堰
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面貌。下列明清时期的小说,描写了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历史命运的是(    )
A . 《水浒传》 B . 《三国演义》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
A . 明朝时期 B . 清朝前期 C . 清朝后期 D . 19世纪中期
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 . 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C . 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 .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艺术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    )
A . 蕴含更高的艺术价值 B . 得到西方人的认可 C . 符合晚清政治需要 D .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南起永定门,北止鼓楼、钟楼,并将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间布局。材料表明(    )  
A . 北京城宫城以南为尊位 B . 鼓楼、钟楼是核心建筑 C . 地域特点影响建筑风格 D . 建筑群呈现政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