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知识点题库

高考制度的恢复说明了我国在哪一方面的拨乱反正取得了一定成绩(     )


A . 政治制度    B . 经济建设    C . 科学教育文化事业    D . 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忆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2. (2)   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 (3) 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 (5) 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2013年9月3日至13日,习.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首次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首次参加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一次充满希望和面向未来的历史性访问。访问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全面战略升级,推动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安全合作与务实合作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多边舞台传递出中国经济鲜明的政策信号,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再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信心与智慧。

材料二: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这是美联社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观察结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 (2) 从当今世界的主题角度谈谈习.平主席的出访有何历史意义?   

  3. (3)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一种什么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本世纪初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什么?   

  4. (4) “中国力量”的发展离不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中国力量”足以显示我国的实力,但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请分析其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认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完成:

  1. (1) 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 (2) 材料二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 (3) 材料三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填空题

①一届政协制定并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 。

②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我们要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是 。

③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形式是 ,政策是 。

④文化大革.命最大的冤案是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 。

⑤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开展的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人们得出的结论是 。

⑥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后来增设的经济特区是 。

⑦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 ,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 。

⑧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 ,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 的理论。

 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地方政府的谈判代表是 。

⑩两弹元勋是 ,县委书记的楷模是 。   

“特区是窗口,就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 .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为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某校正在举行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乘上“时空穿梭机”,你就可以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有关史实。
  1. (1)

    你来到1954年的中国,可以参与以发展 为主的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若被选为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你还可以见证《 》的审议和通过。它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4)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广东省,可以看到这里的 市、 市  和 市开始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2)你来到1964年的中国,可以通过10月16日的广播收听到我国研制的第一颗 试验爆炸成功的消息。

    (5)你来到2003年的中国,通过电视可以看到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的新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3)你来到1978年的中国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可以看到这里开始实行以“ ”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2016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先辈的旗帜”,围绕“长征精神”,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带领大家一起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

第一课:信念不移,红军通信兵艰苦条件下提炼猪油发电

第二课:勇往直前,聆听“独臂将军”的故事,体验“飞夺泸定桥”的惊险

第三课:百折不挠,红军过草地最极端时一天口粮仅一颗黄豆

材料二: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长征组歌》之《遵义会议放光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二歌词的理解?

  3. (3) 有人把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它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指的是什么时期?

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 .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7年7月3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平对俄罗斯、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德国汉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6天时间时里,习.平主席密集开展40余场双多边活动,同多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各界人士沟通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习主席的德国之行,为中欧合作夯实基础,为全球治理指明方向。这说明了(    )

    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汉堡峰会上,习主席再次倡议“不断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    )

    ①放弃国际竞争,谋求国际经济合作

    ②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

    ③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④强化平等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为了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901班学习小组绘制了如下年代尺。


  1. (1) 说说与“新面貌”、“ 新道路”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影响。
  2. (2) 分别说明“新纪元”和“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并说说你对新纪元的理解。
  3. (3)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到本世纪中叶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
图片见证着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照片,回答问题。

  1. (1) 请按图片所反映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用序号即可)
  2. (2) 如果要请你把图片分成两组,你会怎样分,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 (3)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共和国60年的风雨历程,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我们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你认为我们最需要吸取的经验或教训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上述图片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开放。
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 )           
A . 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B . 完全否定计划经济是推行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C . 计划经济体制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唯一标准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建国初期,农民在分地之前,丈量地主的土地。 图二:“农民积极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

料二:农民的“忧”和“喜”,见证了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变迁。

“忧”:“一进食堂门儿,稀粥两大盆儿;远看起浪头,近看照进人儿。”——1960 年顺口溜 “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1. (1) 材料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图一到图二的做法在所有制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

  2. (2) 农民的“忧”与当时哪一政策的实施有关?你认为“忧”出现有哪些原因?
  3. (3) 农民的“喜”与当时哪一政策的实施有关?这一政策为什么能解 “忧”?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台州某中学特此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历史真谛“的征集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邮票里的历史】

【口述中的历史】

口述一:江西凤山县中亭乡(革命老区)村民牙国华采访时说:“1930年,我的家乡终于盼得红军来。他们带着我们打土豪,分田地。马等牲口也都是按人口摊的,有的分的马,有的分的牛。东西也抓阄,你抓着牛就是牛。这能不高兴吗,可算有马了有地了!”

—— “记者再走革命路”活动采访录

口述二:豫西山区农民孙炳新回忆说道:“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文件传达到我们村。乡亲们开始了大包干,个人自负盈亏,除交公粮外,剩下余粮归自己所有。我们开始吃饱饭,有余钱花,村里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访谈录

【评价中的历史】

百年奋斗,成就瞩目。外国媒体对中国独特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使其有理由为世界提供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中国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维诺格拉多夫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中共将继续沿着自己开创的特色之路前行。

——希腊外长科恰斯

  1. (1) 探究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2. (2) 请根据两则口述资料,分别概括其史实,并分析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的真谛所在。
  3. (3) 综合上述资料,你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有何历史感悟?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根据下面“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记”分析,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特点(    )

1984年,把青岛、烟台开放为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把山东半岛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3年,把济南、淄博,潍坊等地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A . 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B . 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C . 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 D . 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选定“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主要内容。如朵要为他们拟一学习主题,恰当的是(    )
A . 革命道路开辟 B . 人民政权创建 C . 奋斗目标确定 D . 关键时刻抉抒
学习党史,坚定信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系列活动中,王志在采访爷爷时记录如下信息:新中国成立时答爷15岁,1952年家里分得了土地,1956 年入社,1979年又开始大包干……

材料二: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1978年

2001年

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45

95933

1143670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87

4213

35128

材料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 (1) 材料中爷爷经历的三件大事分别与当时国家的哪些政策或事件有关?
  2. (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把数据变化的起始时间定位于1978年的原因。
  3. (3) 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试着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