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发展的选择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阿尔卑斯山区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为当地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带来环境问题。例如,为了建设滑雪道,砍伐了大量的森林,致使山上的碎石和泥土被洪水冲走,造成房屋、道路毁坏,河道淤塞。

  1. (1) 阿尔卑斯山区有哪些旅游项目?其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成功经验?

  2. (2) 针对阿尔卑斯山区存在的上述问题,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甲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总是矛盾的,乙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是不矛盾的。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3. (3) 对于阿尔卑斯山区存在的上述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 (高原) B (山脉)C (山脉)D (河流)

  2. (2) 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② ③ ④ ⑤ 

  3. (3) 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

  4. (4) 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 带;从季风区看,属于 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 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 阶梯。

  5. (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防护的主要措施有: 。

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 . 东北地区      B . 长江三角洲      C . 珠江三角洲      D . 西部地区
“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很小。如果其中的一个司机由于疏忽而造成了一场恶性交通事故,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务人员、救援人员……撞坏的汽车还可能要进行修理。车祸虽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我们的GDP却增加了。”这段话告诉我们(  )

A . 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不要片面追求GDP的增长 B . GDP根本就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C . 要不惜一切发展经济,提高GDP的增长速度 D . 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漫画《因小失大》告诉我们(  )

  

A . 先要发展经济,然后再治理环境 B . 经济效益提高了,生态环境自然就得到了保护 C . 不要以污染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D .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一对不能解决的矛盾

看图表,回答问题。

(1)图表一反映出了我国怎样的大气环境状况和变化特点?

(2)我们从图表二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3)请指出图表一与图表二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两条改善大气环境的建议。

【区域生活  各具特色】

小春爱看新闻,平时喜欢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还会加点评论。下面是他整理的一张摘记卡片,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帮忙把卡片补充完整。


2016年5月底,湖州太湖溇港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过现场考评。为了解溇港文化,我市某校文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 (1) 他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 . 实地考察 B . 访问调查 C . 文献调查 D . 问卷调查
  2. (2) 通过观察图2,他们发现了资料中使用的纪年方法。这种纪年方法是

    A . 公元纪年 B . 民国纪年 C . 干支纪年 D . 年号纪年
  3. (3) 通过对图2、图3等资料的研究,他们进一步发现,溇港是太湖沿岸劳动人民依据当地地理环境创造的圩田系统,具有利用太湖水进行旱引涝排的功能。这一创举体现的理念是

    A . 因循守旧 B . 因地制宜 C . 优势互补 D . 人定胜天

2016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链接】1939年美国出台《市场推广法案》,依据法案成立了国家马铃薯委员会,进行贸易立法和纠纷的解决;各州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种植不同用途的马铃薯;专门成立研究中心,进行新品种培育、深加工处理、化肥农药使用量、节水等研究。

  1. (1) 根据右图,写出马铃薯传人欧洲所经过的大洋,并指出马铃薯走向世界最初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2.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相关链接,说说美国的做法对我国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有哪些启发。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场景。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2   图片_x0020_3   图片_x0020_4   图片_x0020_5

①                                  ②                                   ③                                    ④

  1. (1) 对以上世界典型区域生活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②以船只代步,逐水草而居

    ③以米饭为主食,喜好划船

    ④民居悬空架设,崇尚谷神、稻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图③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    )

    ①加强东西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②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业

    ③照搬照抄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模式

    ④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爱斯基摩人住在北极地区,他们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这是(    )
A . 他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B . 为了体现他们的生活特色 C . 因为爱斯基摩人特别耐寒 D . 因为他们喜欢与众不同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从“不毛之地”到“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书写了绿色传奇。下列选项与库布其沙漠治理所体现的“绿色”发展理念相一致的是(    )
A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促进美丽城乡建设 C . 大量砍伐森林,增加林业工人收入 D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018年绍兴举行首届发展大会,1000余位越商、乡贤和海内外知名人士,怀着家书的浓情邀约,汇聚故里,为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出谋划策,形成了发展黄酒、珍珠历史经典产业等多个共识,并签约16个项目,引资687.7亿元。这一盛会(   )

①发扬了基层民主的自治精神              ②见证了中华文化凝心聚力的力量

③彰显了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④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近几年中国先后出台了60余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具备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这一列做法体现了( )

①我国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②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峻

③我国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④对环境的保护要纳入法制的轨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读“我国W市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小题。

  1. (1)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   )

    ①土地资源构成中林地、宜牧地比重大

    ②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是耕地

    ③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未利用土地比重较大

    ④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容易引起土地沙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该区域土地开发利用中必须(   )

    ①退耕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②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

    ③退耕还林,科学利用资源

    ④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建设海绵城市,共享美好生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下图为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

 

材料二:

宁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可供借鉴的经验

市政府制定通过了《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宁波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慈城——姚江片作为试点区域,政府为其量身定制方案并投入资金60.42亿元。

通过专家讲座、媒体等方式加强“海绵城市”宣传。

企业自主研发透水混凝土村料推助“海绵城市”建设。

  1. (1)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针对哪一资源问题?体现哪些国策和战略?
  2. (2) 结合示意图分析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3. (3)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宁波有哪些可供其它城市借鉴的经验?
武义县物宝天华,萤石蕴藏量约4000万吨,居全国各县之首。以前萤石仅作为价值不高的工业原料使用,现在这些晶莹剔透、色泽鲜艳的晶体被匠人们巧手雕刻,制成了精美的珠宝、工艺品,大大提高了萤石的附加值,从按吨计算走向“克拉时代”,武义也从“萤石之乡”迈向“中国萤石文化之都”。如今,武义萤石工艺品已热销韩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 (1) 武义要打造“中国萤石文化之都”,要求我们(   )
    A . 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 B . 加强资源立法的力度 C . 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 D . 加大获取资源的速度
  2. (2) 武义萤石工艺品热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了(   )

    ①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②资源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③当今世界具有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④发展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环境问题世人瞩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资料①:从安吉的竹到秦岭的树,再到汾河的水,习.平总书记的考察行程和重要指示不仅都提到了同一个主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而且一再宣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资料②: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信守承诺,积极履行与自身国力相适应的国际生态义务,签署并全面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碳减排任务,将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自身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在建设全人类共同家园过程中,中国做到了言而有信、知行合一,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材料三:

倡议书

2020年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使全体社会成员更加自觉地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倡议1 建设美丽中国。做法:自觉做生态环境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

倡议2 参与监督举报。做法:通过“12369”平台举报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倡议3 节约能源资源。做法:①      ;②    

  1. (1) 从我国环境现状的角度和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角度,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的必要性。
  2. (2) 材料二两则资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坚持哪一基本国策?体现了怎样的理念?
  3. (3) 材料二中资料②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环境建设中怎样的作为?从当今环境问题的特点的角度说明中国这样做的理由。
  4. (4) 请将材料三内容填写完整。
由下表可知(  ) 

时间

人物

治水活动

距今4100多年

大禹

采用疏导的方式,堵疏结合,将洪水引入大海

公元前500年左右

蜀王杜宇

在岷江出山处开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

公元前256年

李冰

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

A . 治水人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 B . 治水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C . 治水需要强大的经济做后盾 D . 治水都会加重人民徭役负担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天,小宁一家三口边散步边聊天……

子:爸,你经常忘记切断计算机的电源,水龙头的水流又开得很大,真浪费。

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国,一点点水电,何足挂齿!

母子:反对!……

材料二:

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宁波市区已投入大量公共自行车,不少拥有轿车的市民也骑着公共自行车上街。

材料三:

 

图1                       图2                       图3

  1. (1) 请你针对我国的资源现状说说材料一中母子俩反对的理由。
  2. (2) 材料二反映了市民的什么意识在提高?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低碳生活方式,请你任写两种。
  3. (3) 材料三回答了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