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诗三首 知识点题库

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陶渊明,一名,著名诗人,世称“”,自号“”。

对《归园田居》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对误入“尘网”的懊悔之情。 B . 诗的五、六句概括了对旧林、故渊的恋和思。 C . 七至十八句撷取隐居田园的典型情境,通过对比突出自然风光之美。 D . 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作者归隐田园后恬然自得的心情。
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同心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同心而离居(指感情深厚) B . 为君故(但是) C . 桃李堂前(罗列) D . 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
下列词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 月明星稀  误落尘网中  鸡鸣桑树巅 B . 我有嘉宾  长路漫浩浩  池鱼思故渊 C . 僻如朝露  兰泽多芳草  桃李罗堂前 D . 契阔谈  复得反自然  少无适俗韵
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B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C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暧暧(昏暗) B . 枉用相(问候,怀念)   越(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东西向的小路) C . 山不高(满足)   俗韵(本性,气质) D . 浩浩(形容无边无际)   本爱丘山(天性、本性)
假设《涉江采芙蓉》中“采芙蓉”的是一女子,请展开合理的联想,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下面的句子,描述要有文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误落尘网中 B . 开荒南野际 C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 . 狗吠深巷中
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B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 (1) 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 . 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 . 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 . 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2. (2) 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B .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C . 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 . 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 (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B . 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 . 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D . 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pì)   慷(kǎi)    青(jīn) B . 箫(shēng) 阡(mò)   合(qiè) C . (zā)  育(pǔ)    鼓(sè) D . (yín)   拾(duō)    呦(āo)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1) 月明星稀,乌鹊
  2. (2) 周公吐哺,天下
  3. (3) 榆柳后檐,桃李罗堂前
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 B . 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 C . 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D . 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
阅读《短歌行》,完成问题。
  1. (1)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表达好在哪里?
  2. (2) 在此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 (3) 结合曹操的生平事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苦寒行》,完成问题。

苦寒行

曹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 , 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 , 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注释】①《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诘(jí)屈:盘旋曲折。③怫(fú)郁:忧虑不安。④《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1. (1) 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具有怎样的作用?
  2. (2) 诗歌描写了行军沿途中哪些景物或景象,来表现行军之难的?
  3. (3)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 .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诗相对应的诗句是:
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顛”,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发挥想象,试复述出此部分写景的前后发展线索。
  2. (2) 诗句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试加以说明。
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两句诗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塑造了琵琶女技艺高超,美貌出众的形象。 B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自问自答,以水喻愁,写出了内心愁绪的连绵不断无穷无尽。 C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是点题之笔。 D . 《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作者借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