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 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 . 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 . 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 . 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 俄方优先重视对华关系,愿同中方进一步扩大经贸、能源、科技、人文、农业、基础设施筹领域,提升合作的规模和水平,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B . 考试本身的多元化、多层次化,考题设计的科学化、人性化,考评标准的合理化和包容性,始终是高考改革的关键所在,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关键所在。 C . 以打造公信政府为目标出发,需要力推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成本公开透明,从而兼顾企业和居民双方利益。 D . 每当朝鲜半岛出现沙尘或者雾霾天气时,总喜欢将责任归为中国,中国气象专家多次表 示此说法不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4日在伊朗的纳扎巴拉德城发表演讲,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后退一步,制裁也不能迫使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 B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参众两院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再次表示,要改变处于冷淡状态的日中、日韩关系,为构筑日本与这两个国家面向未来的关系而努力。 C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还不相适应。 D . 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染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怡误    自趋正轨    根基深固    以诚相待 B . 详悉    道德沦丧    无动于衷    旁稽博采 C . 提携    细微末节    光阴虚渡    力矫颓俗 D . 卓绝    大相背弛    精旨奥义    潦草塞责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入法科者尽可肄业(肄业:就学)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 B . 二曰砥砺(砥砺:培养)德行 C . 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商榷:商讨)可也。 D .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悉:详细知道)
《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依次填入下列各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三十年的         , 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雷雨》)

②.你这么只凭         是不能交涉事情的。(《雷雨》)

③.美国没有­          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我有一个梦想》)

A . 工夫 意气 履行 B . 功夫 意气 践行 C . 工夫 义气 践行 D . 功夫 义气 履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B .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 . 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D . 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计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如果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待。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 . 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 , 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 .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彪炳千古 D . 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下列加横线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浅(fū) 竞相谤(fěi) 恨(jì) 繁丛杂(wú) B . (zhòu) 然开朗(huò) 领(yù) 得应手(yīng) C . (miè) 有成效(zhuó) 心(zhōng) 非同常(xūn) D . 素(yào) 永垂不(xiǔ) 爱(dài) 不可估(liang)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B .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卓有成效、坚忍不拔地进行斗争。 C .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多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 D . 我们与成语结下不解之缘,成语是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
读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己突然面对马克思逝世这一残酷事实而无法接受的悲痛心境。 B . 形象地表现了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评价和颂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C . 形象地总结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和战斗的一生,增强了演讲词的表现力。 D . 形象地预言了马克思的逝世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造成的损失,显示了作者对革命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凝绝不通声渐歇。,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雪域青稞

次旦多吉

①久在江南读书,一日独坐阳台,竟忽而想起家乡的青稞地来。那苍茫的图景,连带着一些许心绪,竟一股脑儿地填满胸壑,不能得解。

②也许你会觉得奇怪,青藏高原上的青稞地,不就和北方的麦子地是一模一样的吗?不就是如此平淡吗?看上去不如南国的稻田秀丽,不如西北的胡杨壮观,我只能这样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登上过巍峨的青藏高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看它们是如何坚强地生长。

③在我老家的东面,就有一块不大的土地,每到播种季节,母亲都会找人把青稞播种到地里。这块土地的土质很差,而且已经让先前的作物生长了一季,营养早已被上季的作物用光,再种青稞不是白白地浪费种子吗?有时,我会禁不住向母亲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母亲每次都是微微一笑。说:“青稞可不像你想的那样,只管种下去,不论怎么着,到了明年也能收,这样咱们就可以做青稞饼,也可以做青稞酒了!”原来如此!就像母亲对我说的,青稞真像她小时候一样,养孩子和养牲口一样,只要有能吃的东西,哪怕是糟糠窝窝头,只要有能穿的衣服,哪怕是几片破布头,他们一样可以长大成人。现在想起来,可不是吗,青稞不就是庄稼中的牲口吗!

④于是,渐渐地喜欢上了青稞,这种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闲暇时候,我仿佛是受到了某种诅咒似的,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漫步中,走进齐腿深的青稞田之中。那些青稞刀切似的整齐,看上去异常壮观,偶尔地会有几株从整齐的队伍中冒将出来,饱满的果穗倔强地想要触摸天空。也许是因为贪婪生长,所以它们才会这么突出,而我更愿意将它们看成是田中的佼佼者。

⑤严冬过后,正是青稞返青、继续生长的时候,然而这个时候却是高原多风的季节。强劲的北风一旦吹起,就连杨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植物都要断条手臂下来,可是青稞呢,它们凭借根须,紧紧地抓住脚下的土壤,在猎猎北风中集体舞蹈!我似乎正在慢慢参透这其中的玄机,飞翔并不单单那么一种,鸟儿张开翅膀,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上的,叫做飞翔;然而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飞翔。只有一个完全的自由者,才会拥有这种飞翔。怪不得,会有那么多诗人热衷于描写青稞,这其貌不扬的青稞,真倒像极了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活脱脱的一个硬汉,活脱脱的一个精神象征。

⑥犹能记起初见稻子时的情景。因为读书的缘故,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西藏。火车一路驶向江南的土地,当我还沉浸在长江的壮观时,一抹重重的绿色映着敞开的车窗扑进来。我心想,这就是稻苗吧。它们整整齐齐地拥簇在一起,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如果说家乡的青稞地是一尊富有内涵的雕像,那么初见江南的稻田,真觉得它们像极了由色彩取胜的泼墨画。雕像凝重,饱含着思想的力量,而泼墨画则精致,细腻,让人想起“草长莺飞二月天”,让人想起那争抢暖树的几只早莺。

⑦如今,久在南国,我已切身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典雅和细腻,然而不论它是多么迷人,即便是每天都在看那一片片的稻田,我却总也忘却不掉西藏的青裸。虽然没有那么精致、典雅,却也别有一番率性而为的美。

⑧某一个暑假,我专程赶回老家,想去看看久违的青稞。这个时期青稞和油菜花一样长得茂盛而碧绿。回到家后,母亲先为我打点好餐饭,我心里就一直默默念叨: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吃上青稞。我一口气吃了四个热乎乎的青稞饼。紧接着就独自一人跑向青稞田。当我爬上一座山头,一边啃着母亲做的青稞饼,一边放眼辽阔的青稞田时,我的情绪变得有些难以控制,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

⑨到这里,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但孝顺生我养我教诲我的母亲,而且更加孝顺生我母亲养我母亲教诲我母亲的青藏高原。

  1. (1) 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青稞是“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

  2. (2) 结合文本,说说“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飞翔”的含意。

  3. (3) 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技巧和作用。

  4. (4) 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抒情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太阳岛上

包利民

     父亲那时每喝完酒,都会感叹着说:“在哈尔滨,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阳岛了,全国都出名啊!”

     那年我八岁,父亲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工程队干活,走过很多地方。当时正流行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歌中唱道:“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渔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我们来到了\小伙子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向往之心。

     于是在一次父亲酒后,我问他:“你去过太阳岛吗?你咋知道那是哈尔滨最好的地方?”父亲便略低下头说:“没去过,不过肯定是能去的!”那年父亲所在的工程队要去哈尔滨修江桥,他兴奋得无以复加,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这回你爹可真要去太阳岛喽!”

     夏天的时候父亲写信回来,说过几天他们要放两天假,正好可以去太阳岛瞅瞅,还说远远地看那里,全是绿色,里边肯定要比歌中唱得还好。于是那以后我日日盼着父亲的信,想听他讲讲太阳岛上的事。可是竟是一直没有信来,也不知他去太阳岛没有。

     秋天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我和姐姐就都问:“你去太阳岛了吗?那上面好吗?”父亲就说:“当然去了,嘿,真是太好了!”我们就不依不饶地问:  “那到底好在哪儿呢?”父亲也说不清楚,问他上面可有歌中说的弹琴的小伙子和穿泳装的姑娘,他说:“反正人挺多,干啥的都有!”我们就说:“你是不是没去啊,回来骗我们!”父亲急了,说:“咋没去?那门票要五块钱一张呢!”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就是门票!”我们看了一眼,上面果然写着“5元”的字样,还有一个红红的印章,没等细看,他就收回去了,说:“别让你们弄坏了,这可要留做纪念呢!”

     自那以后,父亲每次喝酒之后,更是慨叹太阳岛的美,说得我们心中痒痒的,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亲自去看看。父亲也是常说:“等有机会我还要再去看看,这次要看得仔细些!”可是父亲最终没有再等到机会,工程队那几年转而向大小兴安岭施工,再也不去省城了。后来父亲的一条腿被砸伤, 不能再出去干活了,而我们的小村子离哈尔滨又极远,他再去太阳岛的梦想就一直没有实现。

     后来,我去哈尔滨上学,到了那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太阳岛。也许是期望过高,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丽迷人,心中便有了失望。可是在给父亲的信中,我还是把太阳岛的风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姐姐来省城看我,我们又去了一次太阳岛,并照了许多相片,姐姐说:“回去我一定给爸好好讲讲,他现在喝完酒还总念叨呢!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没忘!”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却涌起一种异样的情绪。

     那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一见我就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爸没骗你吧?那太阳岛是不是很好?”我使劲儿点头。那天我陪父亲喝酒,话题总是不离太阳岛。父亲喝醉了,躺在炕上口中还不住地说着:“太阳岛,就是最好的地方!”

     我和姐姐默默地看着酣睡的父亲,眼睛都有些发湿。当年我们就曾偷偷地翻出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那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

(《中外读点》 2009年第1期)

  1. (1) 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述。

  2. (2) 小说以“太阳岛上”为题目,从全文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进行叙述,有何具体作用?

  4. (4) 小说最后说“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 念/船  业/污  估/体裁衣 B . 杂/然  咒/击  予/自自足 C . 谤/闻  坚/发  闲/填补 D . 谣/偏  临/繁  赘/果实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 B . 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 . 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D . 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liàng)      诽(bàng)    恨(jì)      有成效(zhuó) B . 咒(jǔ)         念(dào)     逐(qū)      然开朗(huò) C . 常(xún)        予(geǐ)     令(lè)      繁丛杂(wú) D . 浅(fū)         诬(miè)     素(yào)     得心手(yìng)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独创“谭腔”的谭鑫培,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如果与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作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         。他就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朝末年的化身,           , 所以追随者众多。                                    。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论中最受重视的“风骨”,也正是谭鑫培所具有的风骨。

①不但在精神与美学上与之相通,还为后人打开了艺术表现上的极大空间

②仅有苍劲,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③只有融悲凉与苍劲为一体,把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入跌宕起伏的音韵旋律中

④含蓄蕴藉,沉郁顿挫,风气端翔,光英朗练

⑤才是杜甫,才是谭鑫培

⑥仅有悲凉,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A . ④①⑥②③⑤ B . ①⑥④②⑤③ C . ④③②⑥①⑤ D . ①④③⑤⑥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