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 知识点题库

下面关于小说合集或者并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言”包含《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由冯梦龙搜集、整理、创作、编辑成书的,各收四十篇小说,内容广泛,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B .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书中所叙,多是神仙、狐鬼、精魅等故事。其优点在于描写详细而委曲,用笔变幻而熟达。 C .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完全模仿六朝志怪小说,材料大多自编,多借狐鬼的话,来攻击社会。 D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包括: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其中《儒林外史》体现了讽刺小说的最高成就。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 B . 《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明代 C .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D . 《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 . 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 . 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 C . 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D . 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孟子》是孟子及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B .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贾雨村、严监生等都是其中的艺术典型。 C . 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D .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选出文句与出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①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②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内心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③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④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心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A . ①《儒林外史》 B . ②《水浒传》 C . ③《三国演义》 D . ④《红楼梦》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 萧云仙道:“小弟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前日奉读老先生怀古佳作,所以特来拜谒。”(《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B .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C . 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我们明天早晨定会驾临府上聆教。”便转身向方老先生恭维,陪着一路出车站。(《围城》) D . 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承谬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过这边书院中来。(《红楼梦》第一回)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格列佛和鲁滨逊一样,都是充满冒险精神的航海开拓者。 B .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 .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参加这次行动的共有八个人:晁盖,宋江,刘唐、阮氏三兄弟、公孙胜,白胜。 D . 《简·爱》中的简·爱出身贫寒,从小就极具反抗精神。她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金瓶梅》虽然有许多缺点,却在有明一代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奇书”。 B .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它可与意大利的薄伽丘、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C . “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主要的区别是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的描写比较夸张,对社会的态度更激愤痛恶,对人物毫不留情;后者的描写比较含蓄,对社会的态度比较客观公允,对人物有所体贴。21世纪 D . “三言”是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虽然是短篇小说,但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 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我们明天早晨定会驾临府上聆教。”便转身向方老先生恭维,陪着一路出车站。(《围城》二) B .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C . 萧云仙道:“小弟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前日奉读老先生怀古佳作,所以特来拜谒。”(《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D . 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承谬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过这边书院中来。(《红楼梦》第一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世说新语》犹如一部“沙之书”,洋溢着一种独特气息。(甲)从整体上看,它的结构是一种既以时序为经,人物为纬,又以三十六门叙事单元为纲,具体事件为目的双重的“网状结构”。(乙)这样就使文本形成了一个无论是在历史维度还是在文学维度都遥相呼应、气脉贯通的“张力场”。

每则故事基本都有一个中心人物,作者的意图,大概是想以一个具体人物为中心,组成一条相对独立的“故事链”,以此呈现人物的音容笑貌。条目与条目之间,藕断丝连 , 既留下了大量“空白”,又可独立欣赏,(丙)对此,有人不以为意 , 但后世小说如《水浒传》《儒林外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布局结构,未尝没有受其影响。

  1.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洋溢 B . 藕断丝连 C . 不以为意 D . 未尝
  2. (2)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小说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开始,再到后来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话本 , 拟话本,文言章回小说的出现,小说作为一种文学题材,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们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甚至历史事件也会在这种文学样式中得到反映与体现。到了近代,小说的社会价值逐渐被深刻挖掘,①      是作为改良派的梁启超,②       作为左翼文学家的鲁迅,③      看到了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对于当时的社会价值。④       , 可以看到,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仅是人们消闲的工具,⑤       越来越成为既能反映社会现实,又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们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甚至可以看到历史事件在这种文学样式中的反映与体现。 B .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甚至历史事件也会在这种文学样式中得到反映与体现。 C .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甚至可以看到历史事件在这种文学样式中的反映与体现。 D .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们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甚至历史事件也会在这种文学样式中得到反映与体现。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不仅②而且③仅④所以⑤反而 B . ①无论②还是③都④因此⑤而且 C . ①或者②或者③仅④而且⑤反而 D . ①既然②还有③都④于是⑤而且
  3. (3) 下列是对文中加点的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读,其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小说类别

    代表作品

    作者

    书中人物

    A

    志怪小说

    《搜神记》

    刘义庆

    宋定伯

    B

    唐传奇

    《莺莺传》

    元稹

    杜丽娘

    C

    话本

    《警世通言》

    凌濛初

    杜十娘

    D

    文言章回小说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范进

    A . A B . B C . C D .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电子游戏进行经典文学作品二度开发,将合适的文学元素嫁接到游戏中本无不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改编必须是在尊重原著形象的基础上完成的,不能对原著形象进行颠覆。以中国的几部古典名著而论,《三国演义》《西游记》比较适合改编成游戏产品,(   ),而《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就不大适合改编成游戏产品,因为这两部名著所表现的儿女情长和社会风俗与游戏所要达到的效果有很大距离。

鲁迅作品是艺术创造进行二度开发的一座富矿。但是,鲁迅作品的特质决定了它们不适宜改编成以娱乐为追求的游戏产品。通过将鲁迅作品改编成游戏盈利是商家基于自身利益而制造的一个商业噱头。“鲁迅群侠传”在开篇就号召“不愿辗转麻木生活”的玩家,做“勇敢的战士”,这种将鲁迅的话套用到一款游戏产品中的做法,实际上瓦解了鲁迅作品的深刻意义,所体现的只是目前弥漫在电子游戏产业中的一种恶劣趣味。

  1. (1) 下列填入括号中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们的历史战争和神仙魔怪题材与电子游戏所要达到的竞技、魔怪效果比较切合 B . 电子游戏所有达到的魔怪、竞技效果与它们的历史战争和神仙魔怪题材比较切合 C . 它们的神仙魔怪和历史战争题材与电子游戏所要达到的竞技、魔怪效果比较切合 D . 电子游戏所要达到的竞技、魔怪效果与它们的历史战争和神仙魔怪题材比较切合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将鲁迅作品改编成游戏盈利是商家基于自身利益而制造的一个商业噱头。 B . 通过将鲁迅作品改编成游戏是商家基于自身利益而制造的一个商业噱头。 C . 将鲁迅作品改编成游戏是商家基于自身利益而制造的一个商业噱头。 D . 商家通过将鲁迅作品改编成游戏盈利是基于自身利益而制造的一个商业噱头。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不愿辗转麻木生活”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人的菜肴。 B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C . 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D .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但人们仍记忆犹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我的大爷爷

莫言

我大爷爷是八路军的医生。他先是学中医的,参军后,跟着诺尔曼·白求恩,学会了西医。白求恩牺牲后,大爷爷心中难过,生了一场大病,眼见着不行了,说想家想娘了。组织上批准他回家养病。姑姑说大爷爷一进家门就坐在门槛上;脸色蜡黄,头发长长,虱子在脖子上爬。穿着一件破棉袄,棉絮都露了出来。姑姑说大爷爷双手哆嗦,急不可耐地喝了绿豆汤,又添了一碗。喝完第二碗后他就不哆嗦了。汗水沿着他的鬓角流下来,眼珠渐渐地活泛了,脸上有了血色。姑姑她听到大爷爷肚子里呼噜呼噜响,好像推磨一样。一个时辰后,姑姑说大爷爷到厕所里去,拉了个稀里哗啦,似乎连肠子都拉了出来。然后就慢慢地好起来,两个月后就精神健旺生龙活虎了。

我说《儒林外史》上有类似的故事。姑姑问我:《儒林外史》是什么?我说是古典文学名著。姑姑瞪我一眼,说:“连古典文学名著上都有,你还怀疑什么?”

大爷爷病愈之后,就要回太行山找部队。这时,八路军胶东军区的人找上门来,动员大爷爷加入。大爷爷说,我是晋察冀军区的人。胶东军区的人说,都是共.产.党的人,我们这里正缺您这样的人,老万,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把您留下。许司令说了,用八人大轿抬不来,就用绳子给老子捆来,先兵后礼,摆大宴请他!就这样,大爷爷留在了胶东,成了八路军西海地下医院的创始人。大爷爷的高超医术很快在胶东传开。许司令肩胛缝里那块弹片就是他取出来的,黎政委爱人难产,也是大爷爷手术。连平度城里的日军司令杉谷也知道大爷爷的大名,他率兵下来扫荡,坐骑大洋马被地雷炸翻。他弃马逃走。大爷爷为这匹马动了手术,治愈后,成了夏团长的坐骑。后来此马恋旧,咬断缰绳逃回平度城。杉谷见宝马复归,惊喜万分,让汉奸秘密探访,得知八路军在他眼皮底下建了一座医院,医院院长就是把死马医活的神医万六府。杉谷司令是学医出身,惺惺相惜,总想把大爷爷招降过去。为此杉谷从《三国演义》里学了诡计,派人秘密潜入吾乡,把我老奶奶、我大奶奶、我姑姑绑架到平度城中,扣作人质,然后派人送信给我大爷爷。

我大爷爷是意志坚定的共.产.党人,看完杉谷的信,揉巴揉巴就扔了。医院门政委将这信捡起来送到军区。许司令和黎政委联名写信给杉谷,怒斥他是个小人。信中说如果他敢伤万六府三位亲人一根毫毛,胶东军区将集合全部兵力攻打平度城。

姑姑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在平度城里住了三个月,有吃有喝,没受罪。姑姑说那杉谷司令是个白脸青年,戴一副白边眼镜,留着小八字胡,文质彬彬,讲一口流利中文。他称老奶奶为伯母,称大奶奶为嫂夫人,称姑姑为贤侄。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当然这是姑姑私下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我大爷爷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大爷爷牺牲的事必须说说。姑姑说大爷爷是在地道里为伤员做手术时,被敌人的毒瓦斯熏死的。县政协编的文史资料上也是这样说的。但也有人私下里说大爷爷腰里缠着八颗手榴弹、骑着骡子,独闯平度城,想以孤胆英雄的方式去营救家人,但不幸误踩了赵家沟民兵的连环雷。传播这消息的人姓肖名上唇,曾在西海医院当过担架员。此人阴阳怪气,解放后曾因发明了一种特效灭鼠药而名噪一时。后来被揭露,他的特效鼠药主要成分是国家已经严禁使用的剧毒农药。此人与姑姑有仇,因此他的话不可信。他对我说,你大爷爷不听组织命令,撇下医院的伤病员,耍个人英雄主义,行前为了壮胆,喝了两斤地瓜烧酒,喝得醉三麻四,结果糊里糊涂踩了自己人的地雷。肖上唇龇着焦黄的大牙,简直是幸灾乐祸地对我说:你大爷爷和那匹骡子都被炸碎了,是用两只筐子抬回来的。筐子里有人胳膊,也有骡蹄子,后来就那么烂七八糟地倒进了一个棺材。我把他的话向姑姑转述后,姑姑杏眼圆睁,银牙顿挫地说:总有一天,我要亲手劁了这个杂种!

姑姑坚定地对我说:孩子,你什么都可以不相信,但一定要相信,你大爷爷是抗日英雄、革命烈士!英灵山上,有他的陵墓;烈士纪念馆里,展览着他用过的手术刀和他穿过的皮鞋。那是双英国皮鞋,是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临死前赠送给他的。

(节选自《蛙》,有删减)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胶东军区的许司令说,先用八人大轿之礼邀请大爷爷去,否则就用绳子给捆了去,这一情节反映出八路军内部也存在互相争斗的现实。 B . 姑姑她们三人被绑架到平度城三个月而没有受到严刑拷打,只是因为杉谷一心一意想好好把大爷爷招降过去。 C . 肖上唇曾在西海医院当过担架员,他目睹了大爷爷骑着骡子,腰缠八颗手榴弹,独闯平度城而被炸死的经过。 D . 小说采用了较多侧面描写手法,借别人之口或别人之眼去讲述“大爷爷”,使这一有着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十分丰满。
  2. (2) 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大爷爷的形象特点。
  3. (3) 你如何看待肖上唇传播爷爷之死消息的行为,请从文本和现实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典型人物,作为文艺场域的核心叙事载体,往往是作品是否能切中人心,成为经典的重要“法门”。

典型人物未必一定要积极正派,很多性格复杂甚至形象负面的典型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迹。鲁迅笔下的阿Q,《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这些典型人物常常是我们自身性格缺陷或精神缺失的浓缩展示,震撼与可笑之余,也为我们的人生敲响了鞭策的警钟。但典型的意义,不只在惩恶,更在扬善。为世道人心注入温暖的正能量,指出积极的方向,这更是塑造典型人物的价值和使命。

典型人物也不一定要“高大上”,很多平凡的小人物往往有着更为典型的价值光辉。来自身边的感动,常会引发更深的敬意。每年中国的“感动人物”评选都不乏平凡人的身影,我们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感受到爱的温情和奉献的可贵。

典型人物的塑造,切忌千篇一律,许多作家苦恼于没有生动的事例和创新的写法。事实上,要写好典型人物的故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简单。最重要的,还是要真正深入生活,要有认真观察生活的慧眼和发自心底的感动。只有动过真情,才可能融情于笔端,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触动;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找到生动鲜活的人物素材,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故事细节。

(节选自《典型诚可贵》,有删改)

  1. (1)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典型人物的特点。
  2. (2) 作者举阿Q和范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 (3) 在塑造典型人物时,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学的形成可以说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历史特征之一,然而到了近现代,理学竟然成为最为人诟病的文化传统。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首创的。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延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做出了更明确的表述。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有学者把明代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典范是由倡导所致的,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

与这种制度政策相伴而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这样,明政府所推崇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父亲眼看着女儿自尽殉夫并大赞“死得好”的故事,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并不罕见。在朱熹悟道、传道的福建地区,清代竟有胁迫寡妇殉节的风气。

“孝道”本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但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制度化推进之后,也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泛政治化的极端道路。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孝道的体现就是臣下的“死忠”,所谓“以孝治天下”,实际上就是令天下服从一尊。就一般士庶之家而言,争取“孝行”的褒奖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正因如此,为博得孝名而导致明清时期惨无人道的“割股疗亲”行为盛行,显然也是政府对于“节孝”制度化与教化灌输的后果。

宋代理学所倡导的“节孝”,更多的是强调士人自身的道德气节与行为准则,而到了明清时期,经过专制政府的制度化、规范化之后,传统的“节孝”观被引入激烈化的歧途。特别是随着明清时期皇权专制体制的强化和官僚阶层奴庸化的加剧,朱子及理学家们所提倡的勇于坚持士人气节的义理观,基本上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摆设”。而某些部分被强调而形成制度化的诸如“贞节”“孝道”等观念,则根据统治者的需求而经过了新的改造和诠释。正因如此,对宋代朱子及其他理学家们所倡导的“义理”“气节”等命题所蕴含的道德价值,我们应重视并加以继承。

(摘编自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

  1. (1) 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节孝”观并非始于宋代,只是宋代延续了历代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并对其做了更明确的表述。 B . “由典范到规范”中的“典范”是指明代之前的倡导个案“典型”,“规范”指明代的制度化设计。 C . 节孝行为成为明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政策之后朱子理学就变成了政府认可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 D . 对节孝行为进行制度化设计并使之成为道德的教化行为,是“节孝”观在明清发生演变的原因。
  2. (2)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受宋理学影响违反人性的一项是(  )
    A . 清朝中期缠足之风盛行朝野 B . 《祝福》中鲁镇的人认为寡妇祥林嫂是不干净的 C . 《儒林外史》中王秀才支持女儿自杀殉夫 D .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迫改嫁
  3. (3) 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 . 明朝士大夫们从理学角度诠释和欣赏旌表节孝行为,助推了旌表节孝制度的形成。 B . 本是优秀文化传统的“孝道”一旦走上泛政治化道路,就很有可能会改变其原本意义。 C . 没有良好的国家体制和社会风气,朱子的“气节”“义理”就没有被实践的可能。 D . 宋代理学所倡导的“节孝”,我们既要重视和继承其道德价值,又不能忽视其反人性的特点。
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说虽系叙述里巷杂事、民间琐闻,而且往往杂以神怪    , 但它所叙述的杂事琐闻,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之真实的形象,它是最真实的一种史料,只有我们去掉其中所含的滑稽、歪曲的成分。剧本的性质与小说亦同。因为任何文艺作家不论他驰骋其冥想至如何

     的程度,他总不能飞到未来世界中去,当其    , 总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环境,因而不知不觉遂将当时的社会状况描写出来。梁启超说:“《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固非事实也,然元明间犯罪之人,得一度牒,即可以借佛门作逋逃薮,此却为一事实。《儒林外史》中胡屠户之奉承新举人女婿,固非事实也,(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小说剧本里____,只要我们有工夫去搜求,则在任何小说、剧本中都可以找到最好的史料。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经之谈    虚妄    涉笔成趣    俯拾皆是 B . 无稽之谈    虚幻    涉笔成趣    触目皆是 C . 无稽之谈    虚妄    构思涉笔    俯拾皆是 D . 不经之谈    虚幻    构思涉笔    触目皆是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然明清间乡曲之人,一登科第,便成社会特别阶级,此却为一事实。 B . 然一登科第,明清间社会特别阶级,便成乡曲之人,此却为一事实。 C . 然一登科第,明清间乡曲之人,便成社会特别阶级,此却为一事实。 D . 然明清间社会特别阶级,一登科第,便成乡曲之人,此却为一事实。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有我们去掉其中所含的滑稽、歪曲的成分,它才是一种最真实的史料 B . 只要我们去掉一种所含的滑稽、歪曲的成分,它便是其中最真实的史料 C . 只要我们去掉其中所含的滑稽、歪曲的成分,它便是一种最真实的史料 D . 只有我们去掉一种所含的滑稽、歪曲的成分,它才是其中最真实的史料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代表作有被人们誉为新《儒林外史》的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B .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蔡文姬》等。 C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收录在小说集《彷徨》中。 D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名著阅读。

(阅·有知)

  1. (1) 根据下面两段文字,填出相应的人名。

    (甲)…….生成美貌端庄,天姿聪俊。到了四五岁,就喜读书,凡有书籍,一经过目,即能不忘。且喜家中书籍最富,又得父亲、叔叔指点,不上几年,文义早已清通。兼之胆量极大,见识过人,不但喜文,并且好武,时常舞枪弄棒,父母也禁他不住。

    (乙)这是州委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发。祝贺成功。

    …..的心怦怦直跳,他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又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甲)    (乙)

  2. (2) 《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题目。

    作品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思考

    主要形象

    杜少卿

    虞育德

    严监生

    次要形象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形象

    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形象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热衷科考的形象

    范进

    周进

    匡超人

    不屑科考的形象

    杜少卿

    庄绍光

  3. (3) 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孙悟空(《西游记》)  林冲(《水浒传》)  简·爱(《简·爱》)

    我选(

填空。
  1. (1) 《》是钱钟书的代表作,它被称为“现代的儒林外史”,表达了人生种种矛盾的窘境。
  2. (2) 中篇小说《边城》是作家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描写了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
  3. (3)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4) ,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5) 老当益壮,?(王勃《滕王阁序》)
  6.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