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械波 知识点题库

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

A . 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频率由波源决定 C . 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D . 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
如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虚线处),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

A . 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λ B . P点始终不振动 C . 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 D . 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实线表示t=0s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8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其周期为0.15s B . 在t=0s时刻,波上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 C . 从t=0s时刻起,在0.075s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0cm D . 若观察者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波的个数大于波源的实际频率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列波的波长是8.0m,周期是0.2s,振幅是10cm B . 在t=0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C . 从t=0到t=0.1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 D . 从t=0到t=0.1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E . 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10πt(国际单位)
图甲为一列间歇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列波的波长是8m,周期是0.2s,振幅是10cm B . 在t=0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C . 从t=0.1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 D . 从t=0.1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E . 指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10πt(国际单位)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前后间隔1s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是(   )

A . 0.60m/s B . 0.75m/s C . 1.05m/s D . 1.15m/s
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在0~5 s内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振动周期为5 s,振幅为8 cm B . 第2 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C . 从第1 s末到第2 s末振子在做加速运动 D . 第3 s末振子的速度为负向的最大值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1)是t=2s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象(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线(   )

A . x=0处的质点 B . x=2m处的质点 C . x=4m处的质点 D . x=6m处的质点
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0.2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T大于0.2s,求:

图片_x0020_1834062434

  1. (1) 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
  2. (2) 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3. (3) 如果波向左传播,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经半个周期后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列波传播波速为1m/s B .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 . 在这一时刻以后的0.25s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大于0.25m D . 该波遇到宽为0.8m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t=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 A 和 B 相距 0.5m,质点 A 速度沿 y 轴正方向;t=0.03s 时,质点 A 第一次到达负向最大位移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B .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25m/s C . 从 t=0 时起,经过 0.04s,质点 A 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 1m D . 在 t=0.04s 时,质点 B 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 y 轴负方向 E . 某频率为 25Hz 的简谐横波与该波一定能发生干涉
图甲为一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P、Q、M、N是平衡位置分别在 m、 m、 m、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N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在0.15s时间内,质点P沿x轴负方向移动了3m B .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 .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 . 从此时刻开始,质点M比质点Q早0.1s到达正最大位移处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两个相邻峰值间距离所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如图所示,静止的雷达测速仪a发射频率为 的超声波,该超声波被迎面驶来的汽车b反射后,又被a接收到。则(  )

A . a接收到b的反射波频率等于 B . a的发射波与b的反射波相遇会发生干涉 C . 反射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b运动速度有关 D . a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频率可确定b的速度
甲、乙二人分乘两艘船(视为质点)在湖中钓鱼,两船相距30m,有一列水波在湖面上传播,使每艘船每分钟上下浮动15次,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位于波谷,这时两船之间还有两个波峰。求:
  1. (1) 此水波的频率;
  2. (2) 此水波的波速。
如图甲,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 时刻波源开始振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产生的两列横波分别沿x轴正、负半轴传播,P、Q分别为x轴上横坐标为 的两质点, 时Q点刚好起振,求:

  1. (1) 波的波长并写出质点Q的振动方程(以波源起振时刻为计时起点);
  2. (2) 质点P第1次到达波谷时,质点Q已通过的路程s。
把一根长而软的螺旋弹簧竖直提起来,手有规律地上下振动,则 (  )
A . 在弹簧上形成一列机械波 B . 在弹簧上形成波峰和波谷 C . 弹簧上的质点自上而下振动 D . 弹簧上的机械波自上而下传播
男女二重唱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分别为f1、λ1、v1和f2、λ2、v2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
A . f1>f2 , λ12 , v1>v2 B . f1<f2 , λ12 , v1<v2 C . f1>f2 , λ12 , v1=v2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如图所示,湖面中央O处有一振源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振动,某同学测得该振源的振动周期为T=0.1 s。以图示时刻为计时的零时刻,且波向右传播,由此可求得该列水波的传播速度为v=m/s,此时图中质点C的振动方向是(选填“向上”或“向下”),距离振源40 m处的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刻为t=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消失 B . 分别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干涉条纹更宽的单色光的频率更低 C . 一列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这列波的波长和波速均会发生变化,但波的频率保持不变 D . 由多谱勒效应可知,当波源与接收器靠近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越来越大 E .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而变化的磁场也会产生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