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 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 知识点题库

(1)人们在对烷烃分子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发现某一系列的烷烃分子只有一种一卤代物.如:

这一系列烷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一种烃分子中的﹣H全部被﹣CH3取代后,它的一卤代物异构体数目不变.

①请写出这一系列烷烃分子式的通式

②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另一系列烷烃分子也只有一种一卤取代物,请写出它们分子式的通式 

(2)化合物A、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的元素分析数据为:碳92.3%,氢7.7%.1mol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179.2LCO2(标准状况).A是芳香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平面;B是具有两个支链的链状化合物,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为非极性分子;C是饱和烃,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①A、B和C的分子式为 

②画出A、B和C的结构简式:

A ;B :C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此反应符合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 .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 .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 .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

实验序号

1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 (1) 实验1中,在10~20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
  2. (2) 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mol•L1 , 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 (3) 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 , 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 , 则v3v1(填“>”“=”或“<”),且c31.0mol•L1(填“>”“=”或“<”).
  4. (4) 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解法精炼铜是,以粗铜作阴极,精铜作阳极 B . 加热0.1mol/L的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C . 1L 1mol/L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6.02×1023 D . 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2+、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2O5(g)⇌4NO2(g)+O2(g)△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20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mol•(L•s)2 B . 10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 20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 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通电一会儿,发现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C端变为蓝色.

  1. (1) 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左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在右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①测定实验式: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则其实验式是

②确定分子式:如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分子式为

图片_x0020_72

③结构式的确定:经测定,该有机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四个峰,其氢原子个数比为6:1:2:1;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则A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几滴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待测溶液中含有Fe2+

B

向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酸

溶液褪色

乙二酸具有还原性

C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得到澄清溶液

Ag+与NH3·H2O能大

量共存

D

向10m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入2mL0.1 mol·L-1ZnSO4溶液,再加入0.1 mol·L-1CuSO4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CuS)<Ksp(ZnS)

A . A    B . B    C . C    D . D
实验小组同学探究稀H2SO4对溶液中的I被O2 氧化的影响因素。
  1. (1) 为了探究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30

    10mL 1mol· L1 KI溶液5滴淀粉溶液

    序号

    加入试剂

    变色时间

    10mL蒸馏水

    长时间放置,未见明显变化

    10mL 0.1mol· L1H2SO4溶液

    放置3min后,溶液变蓝

    10mL 0.2mol· L1H2SO4溶液

    放置1min后,溶液变蓝

    10mL 0.1mol· L1K2SO4溶液

    长时间放置,未见明显变化

    ① 写出实验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 实验Ⅰ~Ⅲ所得结论:

    ③ 增大实验Ⅱ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④ 实验Ⅳ的作用是

  2. (2) 为探究c(H+)除了对反应速率影响外,是否还有其他影响,提出假设:

    ⅰ. 增大c(H+),增强O2的氧化性;

    ⅱ. 增大c(H+),

    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实验方案,对假设进行验证。

    图片_x0020_100031

    序号

    溶液a

    溶液b

    现象

    10mL 1mol· L1 KI溶液

    10mL H2O

    10mL 0.1mol·L1K2SO4溶液

    10mLH2O

    指针未见偏转

    10mL 1mol· L1 KI溶液

    10mL H2O

    10mL 0.1mol·L1K2SO4溶液

    1mL 0.2mol·L1H2SO4溶液

    9mL H2O

    指针

    偏转

    X

    10mL 0.1mol·L1K2SO4溶液

    10mL 0.2mol·L1H2SO4溶液

    Y

    Z

    10mL 0.1mol·L1K2SO4溶液

    10mLH2O

    指针未见偏转

    通过实验证实假设ⅰ合理,将表中空白处的试剂或现象补充完整。

    X ;Y ;Z

对于反应 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 均为0.20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2

A . 实验c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 B . 实验a条件下,用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为100 C . 该反应的 D . 比较实验a、c可判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有机物具有广泛的用途。现有下列 5 种有机物:①甲苯、②苯酚、③甲醛、④油脂、⑤纤维素。请回答:
  1. (1) 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是(填序号,下同)。
  2. (2) 用于配制福尔马林的是
  3. (3) 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纺织工业的是
  4. (4) 可用于制造酚醛树脂。
  5. (5) 能用于制造烈性炸药 TNT 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认识物质的空间结构可以借助某些实验手段来测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B . 红外光谱仪可以用来测定分子结构 C . 通过测定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可以确定物质是否含有配位键 D . 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某同学看到“利用零价铁还原NO3-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相关资料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粉与KNO3溶液的反应。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打开弹簧夹,缓慢通入N2

 

②加入0.01 mol·L-1的酸性KNO3溶液100 mL

铁粉部分溶解,溶液呈浅绿色;铁粉不再溶解后,剩余铁粉表面附着少量白色物质

③反应停止后,拔掉橡胶塞,将圆底烧瓶取下

烧瓶内气体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④将剩余固体过滤

表面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褐色

  1. (1) 通入N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N2氛围中进行的实验目的是
  2. (2) 白色物质是(写化学式)。
  3. (3) 为了探究滤液的成分,该同学进一步设计了下述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无变化

    ②将上述溶液分为两份,一份中滴入氯水,另一份中滴加稀硫酸

    两份溶液均变为红色

    ③另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有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ⅰ)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滤液中存在 (填离子符号)。

    (ⅱ)步骤②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会由浅绿色变成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写第一步反应)。

    (ⅲ)步骤③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过滤、洗涤、干燥

B

探究温度对Fe3+水解程度的影响

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比较溶液颜色

C

证明甲苯中的甲基能够活化苯环

分别取甲苯和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观察酸性KMnO4溶液的褪色情况

D

证明非金属性:Cl>S

向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数字化实验装置,研究常温下,向1L0.1mol/L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时的pH变化情况,并绘制出溶液中含A元素的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 pH=4.0时,图中n(HA-)约为0.0091mol B . 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 C . 该实验应将左边的酸式滴定管换成右边碱式滴定管并加酚酞作指示剂 D . 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3.0
完成下列各题:
  1. (1) A的结构简式为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A:
  2. (2) 某烃的分子式为 ,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显示一个峰,则该烃的一氯代物有种,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3. (3) 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具有镇疼解热功效,合成反应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有关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B.是一种二元弱酸

    C.1mol水杨酸最多能与 反应

    D.遇 溶液显紫色

    ②乙酰水杨酸的核磁共振氢谱有组吸收峰,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③乙酰水杨酸与足量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研究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检验浓硫酸与某铁、碳合金丝的反应(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夹持装置已省略):

请回答:

  1. (1) I中不加热时无明显现象是因为
  2. (2) 加热I试管后说明有SO2气体生成的实验现象是
  3. (3) V中出现少量浑浊是因为I中发生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 反应前,检查装置I的气密性,需在II中加水至浸没导管,微热I中试管,若II中导管口有气泡溢出,就可以说明装置I气密性良好 B . 装置I的优点是可通过抽动铁、碳合金丝控制反应的进行 C . 取下试管III并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 D . 试管IV中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难溶性杂岗石 (K2SO4·MgSO4·2CaSO4·2H2O) 在水中在如下平衡: K2SO4·MgSO4·2CaSO4·2H2O(s) =2Ca2++ 2K++ Mg2++4SO +2H2O采用饱和Ca(OH)2溶液浸杂卤石制备 K2SO4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滤渣的主要成分有以及未溶杂卤石。
  2. (2)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岗石浸出K+的原因
  3. (3) “溶浸”中,K+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K+的浸出率为70%时。可以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4. (4) “除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5. (5) 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CaSO4(s)+CO (ag)⇌CaCO3(s)+ SO (ag)

    已知298K时,Ksp(CaCO3)=2.80×10-9 , Ksp(CaSO4)=4.90×10-5.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的微观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过程中,催化剂在吸附反应物分子时,破坏了分子中的非极性键 B . ②→③是形成N原子和H原子的过程,同时释放能量 C . ③→④形成了新的化学键,且是一个放热过程 D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城市污水循环用作城市稳定的第二水源,对缓解城市水危机有重要意义。高铁酸盐[Fe(VI)]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水处理剂,兼具极强的氧化性和良好的絮凝效果,图为电解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示意图(电解液为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 . 阳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C . 生成1mol高铁酸盐,II室溶液质量理论上增大56g D . 工作时,I室和II室溶液的pH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