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知识点题库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 . 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市镇 B .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 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 . 纺织行业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 . 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 . 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 . 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 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A . 租佃关系 B . 雇佣关系 C . 人身依附关系 D .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关于中国古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说法错误的是        

A . 明代中后期产生 B . 是指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 . 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D . 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增多,地区更广,发展迅速
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一切中外公私成取给焉。”这一现象出现于(     )


A . 汉代 B . 唐代 C . 元朝 D . 明朝
航母副总设计师吴晓光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观念比较淡薄。”究其原因有(    )

①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制定     
④指南针的发明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 B . 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 . 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D . 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图1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5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近代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官方文书中,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却也依旧自居“天朝”,弄得英国人在《南京条约》内义正言辞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并且依旧声明“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

──曹南屏《“夷”与“洋”:偏远的“他者”──近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

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清王朝的“夷狄”观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视角分析近代国人由“自居天朝”到“醉心欧化”的主要因素。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这表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主要因素是(    )

A . 自然经济占主导 B . 封建制度的落后 C . 机户们不守信用 D . 地方官府的勒索
清代,广东地区的荔枝产业竞争激烈,强者成为“家有荔校千枝”的大户,而弱者则被排挤以至破产沦为大户的雇工。这说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
A . 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城扩展 B . 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 . 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 . 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 . 生产力的发展 B . 粮食产量增加剩余了一定的劳动力 C . 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D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B . 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C . 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 . 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日本著名的汉学家斯波义信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一文中认为:“宋代商业的性质和规模,与此前一千年时期相比,则全部悬殊天隔,已不可同日而语。”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事实不包括(    )
A . 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B . 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C .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 .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手工业中出现
《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面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    )
A . 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B . 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 C . 新型的雇佣关系出现 D . 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
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首先产生于(    )
A . 官营手工业 B . 民营手工业 C . 家庭手工业 D . 地主田庄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C .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 “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清政府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是(   )
A . 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B .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 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D .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 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
A .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 .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 .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 .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