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知识点题库

1984年冬天,南非的图图主教在纽约的一次演讲时说:“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这主要表明

A . 种族观念是种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B . 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C . 宗教曾充当殖民扩张的工具 D . 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显著标志
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无论沦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此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 . 拓展海外殖民地 B . 拓展海外市场 C . 打击荷兰海上势力 D . 加紧与荷兰争夺投资场所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亲本等人微言轻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的是

A . 美国经济的崛起 B .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 .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他的中央了,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西班牙人成为世界生产贸易中心 B .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夺巨额财富 C .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 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马克思曾说,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地是

A . 殖民活动给殖民地带去严重灾难 B . 工业革命加速殖民体系的崩溃 C . 煤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 . 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生产方式
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ilippines)。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       )

A . 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B . 充分尊重了当地文化 C . 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 . 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 .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 .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 .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

A . 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出外打工 B . 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 . 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 . 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近几年的重要外交战略。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宋朝海上贸易和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海上贸易图

材料二  奥巴马上任之初对中国推行以接触为主的G2战略,无效后改而奉行“接触加防范”的战略,而且防范的力度明显加大。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需要为下一步的发展营造国际经济空间,改善外交环境……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外交拓展方向有两个:陆地上,主要向西扩展,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动中亚、外高加索,从而贯通欧洲;海洋上,主要向南拓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带动东盟,进而链接南亚与中东,以非洲,拉美和欧洲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终点。其中,通往海上丝绸之路的用于弥补亚欧路上大通道的不足。

——摘编自《世界知识》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世界影响两个角度分析宋朝海上贸易与英国海上贸易的不同。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快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要性。

1663年英国颁布《主要产物法令》,其中规定:凡在欧洲各地出产或制造的物品,都必须先输送到英国,再用英国船从英国海港启程,才可以转运到美洲殖民地。此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

A . 加强与欧洲各国的联系 B . 打破西班牙贸易垄断 C . 获取垄断性的贸易利润 D . 遏制荷兰商业的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685年,康熙皇帝宣布取消海禁,实行“开海贸易”,并设立粵、闽、浙、江四大海关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此后,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但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成型的外贸体制,无力接待外来商船。于是,粤海关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俗称“十三行”。……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行制度,乃是清廷实施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杜民夷之争论,立中外之大防”。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18世纪8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英国对华贸易垄断权后,十三行的贸易对象主要是英国。1842年“十三行”在战火中走向消亡。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特许状只会在公司连续三年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被取消。1670年,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挥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力。东印度公司的敌人包括商业竞争者、敌对国家和国内的敌对势力,因此它需要更多的保护权利。1680年,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百度百科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的广州十三行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对中英两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3. (3) 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这两个外贸公司都在19世纪中期消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有何不同?

19世纪中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   )

①殖民活动的拓展

②工业革命的进行

③国际贸易的扩展

④交通运输的进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

A . 美国金融的崛起 B . 荷兰商业的繁华 C . 殖民霸权的更替 D . 英国科技的先进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
A . “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 . 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 . “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 . “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荷兰著名诗人冯德尔曾写到:“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越海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港口。”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15世纪 B . 16世纪 C . 17世纪 D . 18世纪
蒙克莱斯钦在《贸易的经济政策》中写道:“第一个说金钱是战争之本的人说到了点子上,因为尽管金钱不是唯一的因素,优秀的战士也是绝对必需,然而几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金钱总是主要的。很多时候,黄金比钢铁更有力量。”据此判断,蒙氏所说的贸易的经济政策是指(    )
A . 重商主义 B . 重农抑商 C . 自由主义 D . 凯恩斯主义
“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人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他们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他们却保持着——经纪人的理想。”材料认为荷兰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 B . 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C . 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 D . 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国家
从贸易保护到贸易自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运送”。

1815年,英国人艰难地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对于这一轮的英法较量,有人这样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利用自身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1849年,贸易垄断的标志、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了。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制、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政府颁布这一“歧视性法令”的目的,并分析1849年“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的史实依据。
有学者统计,新大陆发现后,16世纪美洲有17000吨白银输入欧洲,17世纪为31000吨,18世纪为520000吨。这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    )

①加速西欧社会分化

②封建地主购买力提高

③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④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
A . 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 . 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 . 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 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