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知识点题库

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步履之艰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人自建铁路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

②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兴建权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④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一平马路真如邸,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净,从今不见破骡车。”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

A . 传统交通工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B . 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 C .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 D .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二是奇,三是妙。当时有人是这样描写上海的奇与妙的:“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居人不信金吾禁,路上徘徊听五更。”“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材料中的“奇”与“妙”所指的事物反映了(     )

A . 高架铁路的建立 B . 水运事业的发展 C . 电力与通讯事业的发展 D . 化学工业的进步
学者熊月之在《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一文中指出:自上海开埠以后,人们时常会说到上海在传递西学、文明输入方面的作用,称上海为“新文明之出张所”“陶冶人才之文明渊薮”。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近代上海这一独特地位的有(      )

①李鸿章主持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②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③梁启超主笔《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强 ④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原创)上海有“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之称,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 .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 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C . 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立 D . 《南京条约》中最早开埠通商口岸
下列关于中国轮船运输业发展进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垄断中国轮船运输业 B . 洋务派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C . 各大口岸相继涌现一批轮船公司 D . 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趋于萎缩
在近代中国,广大内陆地区依然长期使用竹排或牛皮筏、羊皮筏等原始工具渡运客人,而没有使用轮船等先进交通工具。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影响小 B . 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 C . 地理环境的制约 D . 经济发展不均衡
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 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 . 组建了近代海军 C . 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 . 禁绝外来事物
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创立       ②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诞生

③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           ④中国第一条民航线路开通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②④③
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A . 台湾 B . 天津 C . 广东 D . 湖北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 . 铁路运输业 B . 水运业 C . 航空运输业 D . 电报、电信事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邑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船,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  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

——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

材料二 “黄包车”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他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图一)

材料三 到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车轮声声,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图二)。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发生变革的原因。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如何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

A .   近代民族工业渐趋兴起 B . 收回利权运动蓬勃开展 C .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 .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919年,身居北京的张某有紧急情况需告知在上海的一位亲戚,他可以选择的方式是(   )

①用飞机传送信件

②通过发电报的方式

③打电话

④依靠驿站和通信局传送信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右图是2009-2013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规模及年增长率情况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  )

A . 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B . 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年增长率逐年提升 C . 我国互联网市场的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D . 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伴随“铁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活动空间得到极大拓展。铁路在中国开始出现于(    )

A . 明朝末年 B . 晚清时期 C . 中华民国时期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下列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上海的是(    )

①有轨电车

②公共汽车

③地铁

④磁悬浮列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这说明(    )
A .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B . 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 . 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D . 帝国主义侵华深入内地
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
A . 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B . 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C . 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D . 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
A . 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 . 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 .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 .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