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知识点题库

二次大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成为可能。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源于1944年一次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②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③对世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④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B . 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 . 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 . 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休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B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C . 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 . 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本组织)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决定在完善内部市场、加强团结和环境保护范围内,为了他们人民的目的,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决心建立他们国家国民共同的公民身份;决心实行一项包括最终构建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通过本条约引入关于司法和国内事务的规定,在保障他们人民和国家安全的同时,重新肯定促进人员自由流动的目标……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材料三 (某组织)各种活动均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各成员拥有完全的经济和管理的决策权。它是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言的形式做出承诺,推动合作。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强制性……

  1. (1) 材料一所示图片分别为两个区域化组织的标志,简要说明这两个组织在成员构成上的差异。

  2. (2) 材料二、三的内容依次对应材料一图A、图B所代表的组织,据此分别概括图A、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特点。

  3. (3) 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你更赞同上述哪一种合作模式,简要说明理由。

2012年9月17日,中国金融40人论坛指出:“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这一设想(    )
A . 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 B . 以全球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 C . 以扩大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手段 D . 对促进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更有利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二战后,英国实力大为削弱 B . 美国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 二战后,美国实力大为增强 D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履行……承诺的过程充满了预言、犹豫、质疑和勇气。全球资本都将目光瞄准中国,中国资本也开始游猎全球。与此同时,被全球化浪潮挟裹前行的中国一路狂奔之后,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步伐。”文中的“……”应指(   )

A . 开放浦东 B . 体制改革 C . 加入世贸 D . 举办奥运
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 )

A . 战乱和冲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B . 和平与发展彼此联系又相互影响 C . 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 . 第三世界国家面临严峻经济形势
1944年,《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美元地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 经济危机使货币贬值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 国际贸易体系的变化 D . 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
根据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每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森单方面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1971年12月美欧十国集1973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1973年2月,美元再次贬值,由1盎司黄金可兑换42.22美金。导致美元贬值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B . 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 C . 与苏联的长期争霸 D .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些成员国大量进口美国的廉价煤以及法德通过运输补贴影响煤炭价格等等,因此戴高乐称之为患了“营养不良”的慢性病。这说明(    )

A . 欧洲联合损害了国家利益 B . 欧洲企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C . 美国通过出口煤炭控制西欧 D . 超国家和民族利益之间的矛盾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了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材料表明(    )
A . 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 .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 . 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 .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 . 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 . 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20世纪有一种政治理论认为:当代政治世界的分裂将会被具有截然不同特征的更大行为体所代替,这与科技革命不断发展的要求一致,也与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相符。与这理论认识最相符的是( )
A .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建立 B . 西欧一体化进程 C .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 .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
A . 关贸总协定 B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 欧洲共同体
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直被视为“貌合神离”的伙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今天想对你们说说欧洲的悲剧……解决问题的万全之策是什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欧罗巴合众国……重建欧洲家庭的第一步就是与法国和德国之间建立伙伴关系。”

——选自丘吉尔在1946年9月的演讲《欧洲的悲剧》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戴高乐首先考虑的是:“英国一旦成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乐还认为,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另外,英法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1971年英国重新与欧共体谈判,并于1973年最终加入。然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英国一直是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它的边境仍处于半开放状态,它反对防务一体化,也不愿加入欧元体系,所有这些都使英国与联合的欧洲若即若离。

——摘编自娄南《民族国家与欧洲一体化;1945-197》

材料三:英国脱欧公投大事记: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

2015年5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

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为实现“欧罗巴合众国”的构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相关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2. (2) 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制约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因素。
  3. (3) 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加入欧共体(欧盟)前后政策的变化后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如图形象地反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是(   )

A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 . 使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 C . 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D .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贸之路,它沟通了旧大陆上兴起的诸种文明。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绵延不绝,与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在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发展中,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陆地与海洋、人类与自然等领域,互动几乎无处不在。如族群的迁徙、多民族的融合、各种宗教的传播、艺术的相互影响、物种与技术的交换、风俗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等,都是经过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动带来的结果。

——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等

材料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明晰和相应举措的出台,国内外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的说法也日益增多。国内媒体多从经济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产生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西方学者和媒体则多从政治与安全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国际力量中心转移背景下,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政治安全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共同发展的战略,不针对第三方,不经营势力范围。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获得干预西欧各国内部经济政策的有力手段。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沿线各国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但在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并不高。

——摘编自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特征,并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贸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 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1979 年,“东京回合”确认发达国家给予发 展中国家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乌拉圭回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 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
A . 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平、平等、合作 B .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D . 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白银的跨大陆流动大潮中,中国和欧洲的金银比价差距是一个主要动力。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早年是1:3甚至更低,明初大概是1:6~1:5,随后1:8~1:7,直到清代仍高于欧洲,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1:10,甚至更高(按照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1934年的数据,1643~1650年金银比价为1:15.45)。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根据学者德科民(De Comyn)的计算,1571~1821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银子共计4亿比索,其他中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注入中国。白银的注入,不仅使元之后历朝帝一屡次禁银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使得中国经济加速货币化,无意间进入全球化搅拌之中。

﹣﹣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倍。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虽然得不到有关全球化状况的统计数字,但据一位经济学家估计,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生活水平是欧洲宗主国生活水平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更加准确的说,我们知道,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中其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工资却略略增长了5%,从而使生活水平提高了35%以上。西欧其他国家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之间展开货币战、贸易战,使危机一发不可控制。各国货币金融缺乏一种协调机制,各国只根据本国经济决定货币政策,从来没有在国际货币制度和规则方面进行过合作和协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矛盾越来越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与贸易战有关。

﹣﹣摘编自据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白银流动的原因,并指出这种流动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