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知识点题库

中国的小说发展史大体说来,经历来了这样的沿革(      )

A . 志怪──传奇──话本──长篇 B . 传奇──志怪──话本──长篇 C . 话本──志怪──传奇──长篇 D . 志怪──话本──长篇──传奇
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 . 白话文开始兴起 B .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 .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 . 思想控制已经放松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图一《洛神赋图》局部 图二《天王送子图》 图三《窦娥冤》  图四京剧《杨门女将》

A . 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B . 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 . 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 . 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山河古迹无联则不能言胜,千古人物有联方彰显功过。有联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请问这是对何人的评价

A . 屈原 B . 李白 C . 杜甫 D . 蒲松龄
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 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 . 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 D . 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关于宋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词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 B . 其中婉约派重要代表有苏轼、辛弃疾 C . 词起源于唐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 D . 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代表作之一
下列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楚辞 ②赋 ③词 ④散曲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③④②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今然诸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造成这首唐诗所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人际关系的淡漠 B .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 . 社会风气的败坏 D . 价值观念的更新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下面能再现安史之乱历史情景的诗句是

A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C .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D .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市民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迷离的诗情,而是醉心于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艺术样式,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

A . 汉赋 B . 唐诗 C . 元杂剧 D . 理学
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B . 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C . 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D . 提供了研究公元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
A .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C .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  )

A .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 . 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C . 蕴涵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 . 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 . 《诗经》 B . 《春秋》 C . 《论语》 D . 《离骚》
材料一:汉人驱逐蒙古人之后,又受到另外两个王朝即汉人的明朝和满人的清朝的统治。满人与蒙古人一样,成功地统治了中国,因为他们在维持对政府机关控制时,给汉人士大夫以显赫地位和参政机会。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受人尊敬的统治——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明清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明清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能够长期统治中国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并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 . 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 . 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 . 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作为论据的是(   )

A . 《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 . 《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 . 《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 . 《三言二拍》:“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属于(  )

A . 汉赋 B . 唐诗 C . 宋词 D . 元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中期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总而言之,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白居易、元稹诗歌理论,基本上来自汉儒。《诗大序》(两汉时期诗学的重要文献,是对儒家“诗言志”学说的较为系统的阐发和总结)中说,所谓诗,可以观盛衰,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关教化,移风易俗”,这是白居易、元稹诗歌的主要思想渊源。立足于儒家诗教理论,白居易全面否定以往突破儒家诗歌理论的诗歌创作,他把《诗经》以下一千多年的诗歌发展史描绘为一部“诗道崩坏”、每况愈下的历史,屈原、陶渊明、李白等人光照千古的诗作均因未直接描写时事、进行美刺劝惩而被加以贬抑……新乐府诗的创作不免会触动到权贵人士,因此在推展上并不顺利。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遭谤被贬,远谪江州,新乐府运动也因之受挫。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下)》

  1. (1) 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唐中期新乐府运动对诗歌的改革方向。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乐府运动进行评价。

苏轼的诗“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的是下列哪类画的特点(    )

A . 山水画 B . 文人画 C . 花鸟画 D . 宗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