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知识点题库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当今我国史学界所接受的是(   )

A . 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 B . 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 C . 是美国扶植的南朝鲜傀儡李承晚发动的内战 D . 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         )
①以色列从美法等国购进大量武器
②阿拉伯的侵略行为遭到全世界人民反对
③以色列得到英法美的援助
④阿拉伯国家内部出现矛盾,缺乏统一指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两伊领土矛盾主要集中在

A . 波斯湾地区 B . 阿拉伯河主权归属问题 C . 两国的陆地边界问题 D . 库尔德族人居住区问题
两伊战争之后,中东地区的形势( )
①趋向稳定
②形成三大阵营,局势更加紧张
③有些中东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④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国家内部分裂活动加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④
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的侵略目标是( )

A . 以色列 B . 叙利亚 C . 沙特阿拉伯 D . 科威特
中东地区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汇处,包括的国家与地区有

①印度   ②越南    ③埃及    ④约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要解决好印巴冲突,实现南亚次大陆的真正和平,你认为应(  )

A . 大国插手 B . 通过战争打败对手 C . 联合国斡旋 D . 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解决
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共同边界1280公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的通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为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材料二: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 (2)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

“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
A . 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B . 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C . 《关于签订一项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 D . 《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1948年5月,在以色列建国之际,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媒体打出了“消灭以色列,把犹太人赶进地中海!”的标题,随即爆发了(   )


A . 苏伊士运河战争 B . 越南战争 C . 朝鲜战争 D . “巴勒斯坦战争”
1956年8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称:“如果让纳赛尔的阴谋得逞,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一切利益都将完蛋。”这里提到的“纳赛尔的阴谋”具体是指(   )


A . 埃及和以色列建交 B . 阿拉伯国家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 C . 埃及建立共和国 D . 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是(  )
A . 第五次中东战争 B . 两伊战争 C . 海湾战争 D . 伊拉克战争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海湾战争爆发背景的是(   )

A . 伊拉克与科威特在主权、债务方面的矛盾激化 B . 伊拉克企图掌握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20% C . 两极格局已经解体,中东地区均势失衡 D . 美国要维护其战略地位及西方的经济命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伊拉克战争是以美国军队和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国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开始的。联合部队是由12万人的美军部队、4万5千人的英军部队、2千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万人的伊拉克反叛军。

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师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乌姆盖萨尔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三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顽强抵抗。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士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遭到洗劫,上万件珍贵文物失踪。

——摘编自维基百科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伊拉克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2.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伊拉克战争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材料二 “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 (1) 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
  2. (2) 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时进行 B . “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侧重于空中打击 C . “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侧重于地面攻击 D . “沙漠军刀”和“沙漠风暴”行动分别实施于战争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的支持下,赢得了一场对北朝鲜人的战争,而输掉了另一场计对中国人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起因本质上完全不同:北朝鲜人公然发动侵略而被挫败;中国人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并获得了胜利。

——摘自(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一一我们第一次战败》

材料二:除战争亲历者外,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黑洞。停火的第二年,它就变成了一场没人愿意再去回忆和了解的战争。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中写下的最灿烂的一个乐章。

——摘自(受)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一一美国人跟中的朝鲜战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中国人认为“潜在的入侵威胁”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朝鲜战争的结局对中美双方产生的不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2月20日,英国首相艾德礼在下议院发表对印度政策声明,宣布至迟在1948年6月前把政权转到“负责的印度人”手里,并选派蒙巴顿到印度办理交接事务。

——陈庆军《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1947年7月,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主要内容为: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国家;各土邦有权选择加入哪个自治领土,抑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

材料三: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印巴分治的原则,并说明英国的重要目的。
  3. (3) 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蒙巴顿方案》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记得那是 1984年2月27日的早上,在我们听见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表面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火烫,鼻孔很疼痒。接着……不……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一样。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是疼痛不已。

——一位遭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伊朗士兵的回忆

材料二:遭袭后,石油码头燃起大火

请回答:

结合两则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往来的主要通道,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法国主导修建,此后英国购买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大量股票,苏伊士运河逐渐被英国控制,成为其工业和运输的大动脉,二战后,由于各殖民地人民的觉醒,独立运动不断,埃及人民也在争取彻底的民族独立。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为国有,英国认为这是强行抢走英国财产的行为,法国也颇为恼火。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恩怨以及领土争端,以色列一直与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存在着很深的怨恨和战争的可能性。1956年10月29日,充当英、法联军马前卒的以色列率先发动对埃及的进攻,英法联军要求埃及让出苏伊士运河区,埃及断然拒绝。1956年11月1日,美国在联合国提案要求英、法立刻停火,联合国大会通过这一提案。同年11月5日,苏联提议和美国共同出兵埃及,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联将对英实施核攻击,美国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英、法被迫在1956年 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撒出全部军队。

——摘编自丁泓宇《英国与苏伊士运河战争研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土运河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