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历史与历史“重现” 知识点题库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

年代

商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家)

资本

(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家)

资本

(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1872~1894

53

4 687

9.6%

103

28 000

57.3%

1895~1913

463

90 810

41%

136

103 153

46%

A . 问题形成 B . 史料收集 C . 史料整理 D . 历史解释
钱穆:“拿历史大趋势来看,可说中国人一向意见,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下列符合钱穆观点的是(   )

A . 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 B . 中国传统政治是宰相专制 C . 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 D . 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专制制度
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宋会要辑稿》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这反映出(    )
A .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 .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 D .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口述史是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西方出现的历史研究方式,它是个人和社会对事件表述,表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时空,表述的是被采访人的亲身经历。在美国,而且在英、法、德诸国出现了大量口述史研究机构,出现了大批口述史研究成果。中国谚语说的“路上行人口似碑”,也证实说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这说明(    )
A . 口述历史资料可用于历史研究 B . 路上行人的语言是真实的历史 C . 历史是语言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D . 只有口述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 . 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 . 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 . 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 . 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段祺瑞,北洋时期皖系首领。段祺瑞一生中曾经“三造共和”。1911年,段祺瑞率前线北洋将领46人联名致电清政府吁请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蓄意称帝时,反对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使复辟破产。这并没有改变段祺瑞的本质,1916年至1920年他成为北洋政府的实际独裁者,是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1920年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进攻皖系,双方混战,皖系败退,段祺瑞下台。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世于上海宏思医院。段祺瑞还是中国近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近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摘编自季字《段祺瑞传》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段祺瑞“三造共和”的背景。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一生。
历史研究中存在“假设”的研究现象,如现代西方史学研究中颇有影响力的美国新经济史学派,运用“假设一演绎”模式对“美国铁路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铁路在美国经济增长中并未起到决定作用”的结论,而中国著名历史学者龚书铎撰写《“假设”的历史》一文批判历史研究中存在主观的臆想和假设现象。这说明(  )
A . 历史研究不需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出发点 B . 历史研究完全不能用“假设”研究方法 C . 历史研究不应该把假设与臆想混为一谈 D . 历史研究应该以自身的价值判断为核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许慎《说文解字》

材料四:(甲骨文)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单字已达四千五百多个,已经辨认的也有一千两百多个。其内容与《史记·殷本纪》所载世系大致一致。

——新华网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
  2. (2) 材料二中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3. (3) 材料三、四都涉及汉字的起源问题,你认为哪则材料比较可信?请说明理由。
近年来,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胡绳说:“从所代表生产关系来说,资产阶级是比农民阶级先进的阶级,但从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上说,农民阶级远远超过资产阶级。”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
A . 革命史观 B . 社会史观 C . 全球史观 D . 现代化史观
八国联军侵华时,以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南方数省督府拒绝参战,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东南互保。对这件事的评论,传统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后来有研究者认为,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又有学者认为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朝廷,使得清廷威信扫地,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据此可知,关于“东南互保”的认识(   )
A . 研究者都持否定与批判的态度 B . 缺少从世界视角的观察与分析 C .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 . 后来学者研究比先前观点可信
【加试题】《后汉书·献帝纪》中记载:曹操“自为丞相”;曹操“自立为献公,加九锡”;“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而《三国志·魏记》中记载:“汉罢三公,置丞相,以公(指曹操)为丞相”;“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使张音奉玺绶禅位”。这说明(   )
A . 两则都属于一手史料,因此都可以作为论据加以引用 B . 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 C . 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 D . 受作者立场的局限,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间存在一定背离关系
理论界对五四运动有着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五四”精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表现最充分、最强烈的是“科学与民主精神”。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的启蒙是五四运动的精髓和真谛。这说明(   )
A . 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 B . 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解释 C . 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 D . 时代变迁影响历史结论
关于武王克商的具体年份,史籍中没有记载,历代学者都试图解开这一谜团。自西汉末刘歆开始至今,学术界已给出四十余种答案。其中最早的认为克商之年是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认为是公元前1018年,早晚相差一百余年。据此可知(   )
A . 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 . 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C .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D . 历史学家解释历史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官渡之战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持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本纪》“(曹操)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的记载。长期以来,许多历史教材也往往表述为“袁绍兵多粮足,有大军十万,战马万匹;曹操则粮少兵寡,可用来作战的,大约只有一两万人”。但近年来,学术界有人通过研究认为官渡之战实际上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拉锯战,曹操军队也在十万左右,并非是曹操以弱胜强。这说明(   )
A . 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B . 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C . 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 . 历史事实的考辨,只有通过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才有效
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
A . 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 . 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 . 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 . 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为传统的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跟蒋先生两个冲突,没有旁的冲突,就是他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我跟蒋先生是痛陈呐,蒋先生也骂我,骂得很厉害的!……他一句话把我激怒了,我真怒了,就因为学生运动时候他说用机关枪打,我说机关枪不去打日本人,怎么能打学生?我火了,我真火了,所以这句话把我激怒了,所以我才会有西安事变。

——摘编自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史》

特务机关长松井说:“本日有日军一中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走失士兵一名,并见该士兵被迫进入宛平县城。日本军官要求率队进城检查”。我答:“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可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 答复后夜晚二点,外交委员会又来电话,谓日方对我答复不满,强要派队进城检查。我即将此经过,以电话告知冯治安师长,及驻卢沟桥之吉星文团长,要严密戒备,准备应战。日方武力威胁之伎俩已穷,即开始向城内炮轰,并掩护其步兵前进。

——摘编自秦德纯《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一个月后南京陷落。日军进城后无恶不作,至1938年2月,光我一个人就率队从南京雨花台清理了八千具百姓尸体……。

——胡成周《宣城抗战老兵自述》

1943年8月,我作为军医中尉,在华北方面军从事细菌制造业务。这11个人被拘留在房子入口处的土地上,……给他们注射我们培养的伤寒菌,不久,症状便出现了,我看到他们痛苦的样子,心中暗自庆幸,“这个菌种的感染力相当强,用于细菌战是毫无问题的!”

——摘编自竹内丰《在济南日军用八路军战俘培殖细菌武器》

提取材料信息,分别说明上述口述史料对研究抗战有哪些史料价值,并谈谈你对“口述历史”的看法。

有关“焚书坑儒”一事,唐人司空图在《铭秦坑》中认为:“秦术戾儒,厥民斯酷。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数百年后的明人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由此可见,关于历史评论(  )
A . 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 B . 越接近事件发生的评价越符合事件的本来面目 C . 须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 D . 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
史载,秦始皇驾崩入葬之后,为防泄密,参与设计、建造的工匠全部被活埋在墓中。但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却对陵墓的规模、设计、物料给出了详细描述,“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从理论上看,所有知情的工匠都被活埋了,司马迁自己也没有机会下到墓室去看,那又是如何得知如此详尽的信息呢?进入21世纪,在对秦始皇陵做遥感和物探考古中,人们在秦陵封土堆探测到下面有个规模庞大的、强异常的水银高密度区。有学者认为:“富集量如此大的水银存在,如果不是人为的,是不可能的。”这说明(   )
A . 治史的关键在于问题的发现 B . 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 C . 文献记载中的疑点须通过考古发掘来证实 D . 历史研究需要合理的想象以及材料的支撑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沈约(公元441年~公元513年),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沈约在兼采众家关于《宋书》编纂成就的基础上,制成新史。他删改因本朝人写本朝事而造成的曲笔讳饰;在史料的取舍上趋于客观,力求对于刘宋历史的撰写达于“实录”;同时补撰了自永光以来14年间的史事,从而使得刘宋一代之史臻于完备。他开创了“因事附见”的编纂方法。此外,沈约还在《宋书》之中,灌注了他对门阀士族与寒门庶族地位升降、佛教在南朝的传播与儒家伦理之间的张力、南北民族矛盾与融合等现实问题的深沉思考。

——摘自张峰:《“名亚迁董”:沈约历史著述的境界》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约在史学领域的成就。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沈约的人生经历,分析其所处时代的特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国之大者”。鲁成公十三年(公元前 578 年),刘康公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 178 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 年)敕曰:“漕运通流,国之大计。”明洪武十年(1377 年)太祖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

——据《左传》《汉书》《唐会要》《明实录》

 材料二:光绪二十七年(190 年),张之洞连上《通遵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及《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认为:“盖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

——据《张之洞全集》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康公,汉文帝、唐德宗,明太祖,张之洞提出“国   之大者”主题的时代背景。
  2. (2)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今天的“国之大者”,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今确立“国   之大者”主题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