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知识点题库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 . 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C . 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 . 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诗词是历史信息的反映。如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④百万旌旗大展开,蒋匪到处成飞灰。其中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③①②④ D . ①③④②
读下图,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陈独秀在①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B . 汪精卫在②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C . 中共在③召开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D . 人民解放军攻占④,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
1945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委员会认为过去的乡参议员只管议事,不管执行,是议行分立,因此决定改乡议会制为乡人民代表会制。这一改革(    )
A . 旨在解放区推广直接民主制 B . 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C . 成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先声 D .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或动摇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一致的是(    )

①革命对象

②革命结果

③指导思想

④革命性质

⑤革命任务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③ D . ④⑤
某电视台曾经采访了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在他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从以上路线可知,老人家参加的是(   )
A . B . C . D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汉娜·阿伦特

“革命这一现代概念与这样一种观念是息息相关的,这种观念认为,历史进程突然重新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之前从不为人所知、为人所道的故事将要展开

(意)萨托利

“只有人们在革命之前就明白命之后做些什么,革命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政体。革命的创造性有赖于对一个合理或至少是有利的替代世界的展望”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

“革命是一种快速的、剧烈的系统变革。变革在这里意味着将旧体系与它的精英一起抛弃”

——摘编自陈家刚《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逻辑及其后果》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就“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逻辑”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要从材料中提炼,“阐述”须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百团大战 C . 挺进大别山 D . 渡江战役
以下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史实的是(   )

①美国商品排挤国货   
②官僚资本挤压民族工业

③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④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材料中,毛.泽东重点论述了(    )
A . 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B . 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 C . 中国革合两步走战咯 D . 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
A . 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B .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北平谈判破裂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的实现是在 (    )
A . 国民革命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善于通过大众化的标语口号来发动人民。下列口号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打过长江,解放全国 C . 打土豪,分田地 D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下图中的“光荣证”见证了一件伟大的历史事件,由此可以推测出较合理的历史信息是(     )

A . 此证关联的历史事件是淮海战役 B . 此关联事件开启了解放战争反攻序幕 C . 此事件使中国全境都获得了解放 D . 侧面反映人民解放战争能获胜的原因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太行山附近某地办公,指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随后,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该地位于示意图中的(   )

A . B . C . D .
中国政治近代化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与政党政治的状况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虽然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一党专政体制,但它本质上是一个脆弱的政治体系。从以党治国体制看,中央和地方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中央,国民党中央对国民政府的控制过严,国民政府难以发挥自主性。在地方,国民党缺乏社会基础,地方党部只能在部分地区建立,组织涣散,组织活动不健全,缺乏工作效能,缺乏实际权威,无法对政府进行有效指导。由于其闭塞性和垄断性,国民党无法提供吸纳各种政治力量进入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渠道,从而促进现有政治体制的稳定,相反却因其对权力的垄断造成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对,加剧了社会的矛盾与动荡。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缔造者,具有鲜明的现代品格和高度的整合能力,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党的领导方式。整体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性与先进性保证了党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权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政权的有力领导,又保证了党的政权建设理论、方案与措施能够充分得以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兆刚《近代中国与思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统治存在的问题。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并结合史实予以阐释。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报刊《人文历史》在某期中载有一文,其标题为“□□□□——以战促和,古都新生”。据此判断,该文章的主标题应该是(   )
A . 淮海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渡江战役 D . 辽沈战役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会时期,曾于通过大众化的标语口号来发动人民。下列口号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打过长江,解放全国 C . 打土豪,分田地 D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历史地图

图1                                    图2

图3                                     图4

  1. (1) 观察以上四幅地图,提取地图信息 , 指出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 (2) 结合四幅地图和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