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思想基础。
  2. (2) 据材料二,概括“工人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3. (3) 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这一主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全部成熟著作的纲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4年马克思发表两篇论文,由争取“政治自由”的斗士变成了追求“人类解放”的哲学家。1845年他流亡到布鲁塞尔,用清晰无误的语言向恩格斯说明了新的历史观的基本要点。为了使它成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他们到英国实地考察这个资本主义“世界工厂”,并同英国工人运动建立联系。马克思的活动一如他的思想,也是异常活跃的。1847年11月他和恩格斯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848年1月底,《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一个小印刷所里刊印。

——摘自张光明、罗传芳《马克思传》

材料二  马克思的全部著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人类如何获得解放,如何建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为轴心展开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向全世界公布了共.产.党人关于资本主义向何处去和人类历史发展前景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宣言》的基本原理正确,同时也承认《宣言》的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为我们树立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典范。

——摘自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马克思的品格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部内容丰富的巨著中,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他们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部“巨著”是(  )
A . 《德意志意识形态》 B . 《神圣家族》 C . 《共.产.党宣言》 D . 《资本论》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 . 建立国民自卫军 C . 没收资本家的工厂 D . 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1895年,恩格斯在《〈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一文中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段话反映了恩格斯(  )
A . 坚定不移的品格 B . 与时俱进的精神 C . 革命理想的动摇 D . 和衷谦逊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战斗的学说,自其成立之初便预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那么下列哪一理论深入揭示了原因(   )
A . 矛盾论 B . 剩余价值 C . 人民大众的作用 D . 历史唯物主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3 年,马克思来到巴黎。在巴黎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在这里, 他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参加了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并同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列宁的思想虽然深深植根于卡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但在创建共产主义的方式上至少有一处重要的不同。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后阶段,资   本主义经济秩序最后将因阶级对立而引起自发的人民起义。相比之下,列宁并不想等待   这一自发的革命时刻。因为它要基于一个先进的工业社会,以及一种在产业工人中同样   发达的阶级意识,这两样在俄国都不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深了欧洲工人  运动的裂痕。
——罗伯特格瓦特《战败者: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1917-1923》
材料三: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00 年 12 月 31 日,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之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摘自人教版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马克思在巴黎的生活是其一生的转折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列宁“在创建共产主义的方式上至少有一处重要的不同”的客观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爆发后至十月革命期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理由。
巴黎公社革命期间,革命领导人认为“法兰西银行是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公社无权过问”;并强调“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工人夺取政权,政治斗争是主要的,要达到共产主义,重在普及教育”。这些主张(   )
A . 深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影响 B . 有利于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 C . 重视提高全体国民教育水平 D . 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图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次革命。

此著作(   )

A . 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 .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 C . 以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家剥削 D . 为“国际工人协会”的临时章程
《共.产.党宣言》指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迅速发展的革命因素是指(   )
A . 农民阶级力量壮大 B .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C .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D .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眸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更具有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后来者。大约到1843年下半年,马克思在对自由主义和黑格尔哲学进行漫长而深刻的清算之后才宣布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到19世纪40年代早期,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运动,不论是理论运动还是实践运动,早已在法国、英国存在一段时间了。

——摘自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故事》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面世一两周后,恰逢1848年革命爆发,革命像森林大火一样从巴黎蔓延到整个欧洲。巴黎成立的共和国政府被视作对比利时的威胁,马克思这个活跃在政治领域的外国人,已经进入当局的视线。他的母亲这时决定让他提前继承遗产,这笔钱在2月底寄到布鲁塞尔,比利时警察认为这是为暴动购买武器的资金。马克思立即被告知离开这个国家。4月,马克思和伙伴们到了德国科隆,成为了他渴望的角色——开办一家激进派的报纸。

——摘编自乔纳森•斯珀伯《卡尔•马克思:一个19世纪的人》

材料三

“1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的重要主题之一”。当然,人们无法漠视,20世纪9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似乎陷入低谷。几乎在转瞬之际,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得到了复兴,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苏联官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解放了马克思;二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在一些基本点上恰好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见的情形相契合。正如马克思在1843年表明的:“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据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故事》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马克思在1843年前后的两个伟大转变,列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运动”在英国的表现。
  2. (2) 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根据这一提示,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述马克思在1848年作出的贡献。
  3. (3)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初“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经济危机期间……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这一问题(   )
A . 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政策原因 B . 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需调整 C . 表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D . 被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应该指(   )
A . 美与英法在分赃问题上矛盾尖锐 B . 德国强烈抗议英法美的制裁措施 C . 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给英法美施压 D . 意大利懊恼之余退出了巴黎和会
早期的欧洲工人们不能把机器同使用机器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区分开来,他们的斗争往往表现为焚烧工厂,捣毁机器,殴打工厂主,要求更多的经济待遇。但是在1832年之后,部分工人逐渐认识到只要有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统治,是绝对不可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待遇的,必须采用有效的斗争推翻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变化(    )
A . 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 . 深受英国议会改革的影响 C . 表明工人主体意识觉醒 D . 使欧洲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马克思说:“现在,(巴黎公社)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材料中的“真正目的”是指(   )
A . 使人民成为巴黎公社的主人 B .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 . 使工人阶级取得民主权利 D . 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支持革命
19世纪30年代,英国医学检查委员会描述“5岁的孩子被派去一天工作13小时,通常9岁、10岁和11岁的孩子被指派工作14和15小时”。这种现象(    )
A . 推动空想社会主义理念的萌发 B . 是近代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必然 C . 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事实依据 D . 表明英国出现了资本主义危机
工业革命引发社会阶级关系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社会面貌变化之大,可谓天翻地覆,令人眼花缭乱。……当然,工业文明实现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它还带来人类在民族、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精神和思想领域的全方位巨变。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在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统治下的“恶性循环”的社会。利己主义支配着所有的人,以致整个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都把自私自利作为一切打算的基础,因而在文明制度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的,每个人都以损人利己为能事,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文明社会的一切罪行和灾难的直接渊源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的商业制度。……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制度,这一制度是以情欲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为其要素的。

——摘自徐觉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观》

材料三

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这种不平衡加强了,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往往以跳跃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与帝国主义各国实际力量的这种新变化情况相反,各帝国主义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市场和势力范围,却是按照旧的力量划分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关系上的分化、改组和重新组合,结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摘自刘明翰 海恩忠《世界史简编》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棉纺织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机器”,从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角度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2.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傅立叶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设想之所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因。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不平衡”的含义,简要分析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革命原则     ②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他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他的死刑了。该事件指(    )
A .   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 B . 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C . 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 D . 列宁领导下俄国发生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当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是(    )
A . 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天才设想 B .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 C . 批判继承了19世纪优秀的思想成果 D . 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