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知识点题库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改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超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 . 废除农奴制度` B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巩固苏维埃政权
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是 (    )
A . “新和谐公社” B . 巴黎公社 C . 俄国二月革命 D . 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针对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宣布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 . 发动武装起义 C . 组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D .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依据应该包含苏维埃政权(   )
A . 颁布了《土地法令》 B . 处死了末代沙皇 C . 颁布了《和平法令》 D . 推翻了临时政府
《四月提纲》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内容中并没有直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等,而是仅土地改革、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当时(   )
A . 列宁为赢得人民支持的策略考量 B . 俄国民众和沙皇统治的矛盾激化 C . 苏俄正面临帝国主义侵略的困境 D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1918 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 . 通过暂时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B .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 .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D .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列宁领导实行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领导实行改革开放,两者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
A . 发展社会生产力 B . 允许私有制发展 C . 采用先进科技 D . 活跃市场经济
列宁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为“亚洲的觉醒”,主要是因为(   )
A . 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B . 运动的时间长、规模大 C . 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性质 D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列宁说:“我们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退到租让制、退到商业。我国经济既遭到破坏,……不作这样的退却,我们就有革命的先头部队向前跑得太远而脱离农民群众的危险,就会葬送革命。”材料中的“退却”实际上是(   )
A . 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 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C .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有益补充
1924 年 8 月,孙中山说:“现在俄国改良农业政治之后,便推翻了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田土都 分到一般农民……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 命……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这表明孙中山(   )
A . 对苏俄农业政策做了变通 B . 改变了其平均地权的思想 C . 决定以暴力方式推进革命 D . 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某学习小组依据下列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者”“《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符合其研究主题的是(   )
A . 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 .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 . 巴黎公社建立及影响 D .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 . 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 . 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D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并规定了农民自愿参加为主的原则,但“一五”计划期间,拒绝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被政府剥夺选举权并停其灌溉用水,同时中农、富农的土地被没收。苏联的上述做法(   )
A . 最终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B . 使农村产业结构严重失调 C . 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D . 使人民丧失了生产积极性
下图所示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整体趋势。与“③”对应的是(   )

A . 英国宪章运动 B . 《共.产.党宣言》问世 C . 巴黎公社运动 D .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1921年苏俄发生大规模灾荒,出现了3000余万饥民。作家高尔基以个人名义向各国发出求助,并得到了美国救济总署的回应。美国同意向苏俄提供粮食救助,并提出了包括苏俄必须释放美国在押人员等一系列条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 西方国家不再敌视苏俄 B . 灾荒源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冷战双方既对抗又合作 D . 美国援助带有一定政治目的
1922年,列宁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造措施,使商业问题成为领导整个国营经济的实际问题,即“采用商业原则”改造国营经济。具体方法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变劳动报酬形式,国民经济产品从直接分配改为商品流转。苏俄政权通过上述措施(   )
A .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束缚 B . 开始进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阶段 C . 改革了过于集中的组织管理和领导体制 D . 加快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步伐
1931年10月,哈尔科夫拖拉机制造厂建成投产,斯大林致贺说:哈尔科夫拖拉机制造厂建筑工程是乌克兰农业集体化的钢铁支柱,它的建设者是引导千百万乌克兰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先锋队。斯大林强调(    )
A .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优势 B . 通过发展机械化来支持集体化 C . 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 D . 全盘农业集体化不可操之过急
1920年,列宁指出:“没有租让,我们就不能实现我们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不借助于外国资本,我们就做不到这一点”。列宁意在(   )
A . 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 B . 在苏俄发展资本主义 C . 推动工业建设全面展开 D . 确保公有制经济发展
  1918—1928年,苏俄(联)花费近6亿卢布从国外购买用于发展机器制造业和电气化事业的机器设备;而到1937年,苏联90%的机床设备由本国的机床制造业来满足。这一变化表明(    )
A .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 B .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C . 两大阵营的对峙隔断了国家间的技术交流 D .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日益凸显
列宁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重要论断,其最主要的现实依据是(    )
A . 帝国主义统治呈现衰弱的迹象 B .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 C . 俄国长期工人运动实践的推动 D .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