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知识点题库

英国《卫报》1979年9月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当时中国影响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

A . 人口基数过大 B . 经济模式单一 C . 社会思想保守 D . 阶级斗争尚存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

A . 结束“两个凡是” B .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 提出“一国两制” D .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依据所学判断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 B . 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 C . 中美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D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 .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 .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 .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 .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对应这种变化的事件顺序是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 B .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世纪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单一,家具陈设简单,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服装的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百姓的餐桌也日益丰富起来。以上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 社会生活的变化与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B . 中国人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 C . 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外来因素影响明显 D . 中国人的生活品味不断提高

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 .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 . 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 . 农民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
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浦东开发开放决策的主要意义是(    )

A .   兑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 B . 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C . 宣示中国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提供一个成功样本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材料二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覆盖的范围中,农村是计划较薄弱的环节,在“大集体”下存在着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当我国开始启动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时,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必定成为改革的先导。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自由市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陈云指出,“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个事实”,要求中央对地方、地方对工商企业的权力“集中不能过分”,“中央不可能包揽全国的事情,所以应当有适当的分权”,“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下放,财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的肯定,委托他主持制定改进经营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他亲自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在全国实施。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行,对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人民网《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卓越贡献》

材料四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人为构建起来的一种体制。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一方面,政府必然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者,政府为了确保自身意志得以实现,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政府必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者,只有政府的自觉革命,才可能推动这一体制的改革。

——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

  2. (2) 有人提出以下观点:“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运用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 . 土地的使用权 B . 土地的所有权 C . 劳动者的积极性 D . 劳动成果的分配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下列史实中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 . 建国初期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 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
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有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 B . 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 . 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中央批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
A .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而展开 C .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 .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己被突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材料二: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1. (1) 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一些人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 .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 .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广告曾一度在全国各种新闻媒体上绝迹。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史上条商业广告,同年4月,财政部颁发文件,明确提出报社是宣传事业单位,但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企业管理的办法。这些变化说明(    )
A . 新闻立法成为新闻媒体改革的助推器 B . 思想解放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体制改革 C . 经济特区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 D . 城市体制改革助力新闻媒体的大发展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条款:“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表明(    )
A . 党对私营经济认识上升到新阶段 B . 传统所有制模式开始被打破 C . 私营经济和公有经济的地位平等 D . 私营经济仍未获得合法地位
1980年10月,《湖北日报》刊文道:“以往由商业部门统一经营鲜鱼,从收购到供应,往往把活鱼盘成死鱼”,“现在群众不仅能吃到活鲜鱼,而且在农民出售水产品的摊位上,有活鯽鱼桂鱼等40多个品种任你挑选。”由此可知,当时(    )
A .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 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开始扩大 C . 农产品市场出现活跃局面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
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A .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 .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的扶贫开发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1978年开始了农村经营制度的改革,并采取了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发展乡镇企业等多项措施,……这为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打开了出路。

第二阶段:(1986﹣1993年)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中国政府自1986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此,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三阶段:(1994﹣200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进一步呈现出明显的地缘性特征,集中分布在西南大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秦巴贫困山区以及青藏高寒区等几类地区。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基本实现了到20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

﹣﹣摘编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2000年农村扶贫开发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2000年农村扶贫开发的意义。